面色苍白、嘴唇发白、指(趾)甲没有血色、疲倦乏力、眩晕头痛、心慌气短、舌质淡、脉象细数,这些都是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见到的、比较典型的血虚症状,而这些临床表现往往也容易出现在贫血患者的身上。
其实、血虚是中医名词,贫血是西医的名词,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也就是说:绝对不能把血虚和贫血这两个名词等同看待,必须要区别对待,那么二者之间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中医所说的血虚,是指体内阴血亏虚,不能濡养脏腑、肌肉、经脉所出现的一类病理现象。
中医的血虚,包含了心血虚、肝血虚和心脾血虚等几种情况。
心血虚的症状大多为心悸、怔忡、健忘、不寐、脉涩。像这类患者,一般都采用补血养心的方法进行治疗。
肝血虚的症状大多为头晕眼花、眼睛干涩、手足发麻、四肢拘挛、皮肤干燥、月经不调、闭经或者月经量少等等,中医一般采用养血柔肝的方法进行调理治疗。
心脾血虚的明显症状为心悸、食欲减退、疲倦乏力,以及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等,中医的治疗方法大多为健脾养血。
西医所说的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或者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
贫血病人在中医辨证中除有血虚的症状外,可能还有呼吸短促、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肢体浮肿、甚至皮肤瘀斑、咳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症状,舌淡脉虚等气阳不足的现象。
也可以这样说,血虚是因为阴血的亏耗,贫血是因为有气阳的不足。
对于血虚的治疗,中医重点在于滋阴养血,比如四物汤、归脾汤、柏子养心丸等等。而对于贫血的治疗,中医不仅要注重补气生血,更要重视阴阳双补、扶阳固脱,以增强气血固摄之力,防止出血性疾病的发生。比如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丸、人参养营丸等等。
由此可见,血虚是属于单纯的阴血不足,而贫血是属于气血阴阳都有虚损的情况。贫血患者可以出现血虚的症状,而血虚却不一定就是贫血,千万不能把二者同等看待。
往期精彩回顾
1、糖尿病养生粥
2、补肾养肾食疗方
3、肝不好会写在脸上
4、肩颈不舒服,就找肩井穴
5、不吃晚餐,小心摊上脂肪肝
6、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中医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