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岗学习的第三天,伴随着沙沙的秋雨,首师朝小与其领航校——兴庆区第十七小学,会员校——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集团校迎来了又一次语文教研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一直引领老师们不断前行的康静涵老师,坚持九年习作教育的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李福平校长、李芳副校长及语文教研组成员,北京青湖科技有限公司夏总,兴庆区十七小和二十三小的书记、校长、语文研究组的老师们,以及山西省忻州市七一路小学的书记、校长和语文骨干教师们。
金句分享是首师朝小语文大教研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活动之初,首师朝小的语文老师们给我们分享了很多教育金句:“好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喜悦、课后有一种满足。”“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感,情感打通了,语感就提升了。情感的契合度愈高,语感的提升度就越大。”“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每一个金句,无不流露出首师朝小的老师们对学生殷切的期望和关爱。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节课教研:课外阅读导读课、课内阅读课、主题习作课。
第一节课外阅读导读课《佐贺的超级阿麽》由彭艾青老师带领四(2)班的孩子们共同展示。课上彭老师以历史导入本次阅读课的主人公,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大胆猜测主人公外婆家的情景。紧接着围绕这本书的重点,彭老师为学生们创设了十分自主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并根据情景揣摩角色的心理。经过小组讨论、角色揣摩一系列教学过程,学生们能够预测接下来的故事。在课堂最后,老师留下一个“昭广是否离开了佐贺?”这一悬念,并介绍作者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激发了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彭老师的整节课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她的心里装着每一个孩子,她爱着每一个孩子。
第二节课内阅读课《爬山虎的脚》是由胡豫洁老师带领四(4)班的学生们进行展示。在上课之前,老师以开火车朗读词语和看拼音写词语的方式来检验学生上节课学习词语的效果,落实识字教学,十分扎实。接着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划分到对应的自然段,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课上大胆质疑,合作解疑,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教学内容随着学生的一问一答和胡老师的适时引领逐步感悟。胡老师在课堂中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展示了一堂轻松快乐、自由对话、师生共同成长的高效课堂。
第三节习作课《不一样的我》是由胡燕春老师带领六(2)班的学生们一起呈现。上课伊始,老师播放图片展示学生们在老师眼中的样子。然后让学生分组推荐组内学生们认为优秀的预作,并选出几篇预作与大家一起赏析,充分将课堂还给孩子。在习作分享中,学生被老师和同伴们的爱所包围着,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胡老师在每一处细节上用心呵护着学生的情感,学生在阅读同伴习作后共情共振,这种真情的流露令人感动落泪。这不仅是一节习作课,更是一次美好的心灵之旅。
三节课后,山西省忻州市七一路小学的校长说:“她感受到爱在首师朝小课堂教学中流淌着。虽然来到首师朝小只有两天,但是获益匪浅。”
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七小学张瑞娟主任说:“现场的观摩比在线上能感受到更深刻的东西,‘真实常态感动’,通过今天的习作课,我们应该穿过课堂看到更本质的东西——首师朝小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并提出:“整本书导读该如何去设计?课上如何处理教学单元重点?针对学生心理与情感的体验,如何引导孩子完成更好的习作?”三个问题。
康静涵老师首先对三位老师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了提出了几条可行性建议。从习作内容方面指出:一节优秀的习作课应该体现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于习作原始的表达。从习作指导方面提出:课前不指导,保留孩子最原始纯真的想法,课中无痕指导让孩子从习作中感受生活。
康老师针对张主任的问题指出:要提升孩子的习作能力,先要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对于落实单元重点,老师要将单元重点放置于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后面,要将单元重点要素穿插于课堂。
最后,李福平校长对此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语言的魅力是在实践当中感受的,而不是单纯的背下来就可以。语文老师对于语言的敏感度、使用要十分讲究。
人,相互扶持才感到温暖;路,有人同行才不觉漫长。交流研讨中,有老师的自我剖析,有专家的答疑解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对于兴庆区第十七小学的几位骨干教师而言,这三天跟岗学习也让他们对首师朝小的习作教育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兴庆区第十七小学跟岗学习小洁: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年中秋刚过,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七小学四位教师来到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进行跟岗学习。
首都师范大学朝阳小学原名楼梓庄小学,始建于年,近年来,学校在注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同时,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