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语文现代汉语知识词语与句子

01

词语知识

词语的分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叹词、拟声词。

虚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介词。

1.名词:人名、地名,如鲁迅、北京、天津、河北,时间也是,如秋天、冬天。

2.动词:发出的某一个动作,也是比较好理解。

3.形容词:(1)性质:好、坏、高、低、大、小。

(2)状态:雪白、笔直,火热,都是形容词。

4.数词:第一、第二、第三。

5.量词:计量的。如个、一个苹果、一只猫、一杯水。

6.代词:(1)人称代词:你、我、他。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3)指示代词:这、那。

7.副词:(1)表示程度:很、非常、最,如我很喜欢你。我非常喜欢你。我最喜欢你。

(2)表示范围:都、全、通通,如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

(3)表示时间:已经、刚刚。

8.叹词:如啊、哼、哦。

9.拟声词:哗啦哗啦,叽叽喳喳、噼里啪啦、叽里咕噜。

虚词

1.连词:(1)并列:和、同、及。

(2)顺承: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如先打开门再走进去。

(3)递进:程度上的加深,不但……而且……

(4)因果:因为……所以……。

(5)转折:虽然……但是……。

(6)假设:如果……就……

2.助词:着、了、过,表示的状态不一样。

(1)的:放在名词的前面。如美丽的你。

(2)地:放动词或者形容词前面,如飞快地跑。

(3)得:放在动词的后面,如吃得饱。

3.语气词:一般放在句尾。如吗、呢、吧、啊。你吃饭了吗?

4.介词:

(1).表示时间、处所: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如自从有了你,世界变得好美丽。

(2).表示方式:按照、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

(3).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由于、为、为了、为着。

(4).表示施事、受事:被、让、使、把。

(5).表示对象、内容:对、对于、把、向、跟、给、关于。

(6).表示排除:除、除了、除去、除非。

词语的感情色彩

1.褒义词:忠诚、慷慨、真诚、善良、雄伟、浩然正气、坚强、谦虚、德高望重

2.贬义词:肮脏虚伪、巴结走狗、三心二意、小肚鸡肠。

3.中性词:环境书桌、理由左中右、念念不忘、方向。

词语的语体色彩

1.蹬腿儿了:口语是死了,书面语去逝了。

2.猫儿腻:口语是有问题,书面语蹊跷。

3.法子:口语是想个办法。书面语是想个措施。

成语

1.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山海经》、开天辟地《太平御览》夸父逐日。

2.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吕氏春秋》、愚公移山《列子》、杞人忧天、邯郸学步。

3.历史故事:完璧归赵《史记》、闻鸡起舞《晋书》。

4.诗文语句:学而不厌《论语》、舍生取义《孟子》。

5.口头俗语:三长两短、狼子野心

真题回顾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B.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C.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D.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A项“空谷足音”在安静的山谷里听到了脚步声,极难得到的音信或者是言论。老师的教导在我看来是空谷足音,正确。B项“光怪陆离”指的是奇形怪状的,五颜六色的社会生活。C项“奉为圭臬”圭是准则。把一些言论、事情,当作做事的准则。D项“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互冲突。此用法是错误的。可以使用相提并论、不相上下。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一遍。

C.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D.李琪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A项“味同嚼蜡”指像吃蜡一样,没有味道,形容语言或者文章枯燥无味,不符合题意。B项“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老师教的新思路不能是重蹈覆辙。C项“不二法门”两个极端,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好方法。D项“罄竹难书”罄指尽的意思,指罪行多到竹子都写不完,是一个贬义词,而为孤寡老人做好事是褒义词,故不正确。选C。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蛇年春晚上,国际巨星席琳·迪翁与中国民歌天后宋祖英合唱了《茉莉花》,真可谓鸾凤和鸣,让所有观众大呼过瘾。

B.近日,湖南省凤凰古城突发大火,及时赶到的消防员们忘乎所以,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直到把大火扑灭。

C.著名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出版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这也给他带来许多没料到的不虞之誉。

D.3月28日,美国NBA迈阿密热火队取得了在常规赛中连赢27场的佳绩,其内线的雄厚实力令其他球队难以望其项背。

A项”鸾凤和鸣”指夫妻之间相亲相爱,对象用错了。B项“忘乎所以”指太过兴奋了,忘记了应有的举动。

C项“不虞之誉”中“虞”指料想的意思,前面“没料到的”,重复了。D项“望其项背”中“项”指后背。指能够看得到后背的,指赶得上,前面有否定,就是难以赶上/没有办法赶上。经常用在否定句当中。如果不加否定,可以用望尘莫及。选D。

02

句子知识

句子的成分

1.定语:名词前的修饰成分。(1)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主语是“历史”,谓语动词是“有”,宾语是“特点”,

定语是“中国的”(修饰“历史”)“自己的”(修饰“特点”)。

(2)他有一个中国朋友。主语是“他”,谓语动词是“有”,宾语是“朋友”,定语“一个中国”(修饰“朋友”)。

(3)“的”:定语的小标志,不是所有定语都会出现“的”,是大概的标志。

2.状语: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或限制成分。

(1)他已经走了。主语是“他”,谓语动词是“走”,状语是“已经”(修饰、限制动词“走”)。

(2)她热情地拥抱我。主语是“她”,谓语动词是“拥抱”,状语“热情地”(修饰、限制“拥抱”)。

(3)我今天太美了。主语是“我”,谓语动词是“美”,状语是“今天太”,“今天”是时间状语,“太”表示程度。

(4)“地”:状语的小标志,可以作为参考。

3.补语:动词、形容词后的补充说明成分。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主语是“广大人民”,谓语动词是“干”,补语是“热火朝天”。

(2)那阵雨来得猛,去得快。主语是“雨”,谓语动词是“来、去”,补语是“猛、快”。

病句辨析

六大病因:

一.成分残余或赘余:句子多了或少了什么。

1.主语残缺:/通过/经过/关于/对于/随着/根据……,为/使/令/让……,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2.谓语残缺:找不到谓语动词。

3.宾语残缺:谓语后面没有宾语,谓语后面出现很长的定语,注意是否缺少宾语,如“疫情期间养成勤洗手、戴口罩、锻炼身体”,缺少宾语“的习惯”。

4.成分赘余:大约、超过、将近……左右、均价……每个、年均……每年,注意重复。看到反复的成语要注意。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5.虚词位置不当

6.分句顺序不当

三.语序不当

1.定语、状语、修饰语语序不当

2.并列词语、短语、句子语序不当

3.关联词使用

四.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的标志:

对于……问题上

大约……左右

超过……以上

借口……为名

本着……为原则

大多以……为主

原因是……造成

之所以……的原因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2.词的多义导致表意不明

3.停顿不同导致表意不明

4.修饰语两可导致表意不明

六.不合逻辑

1.一面对两面

2.自相矛盾

3.主客倒置

4.否定失当

5.并列不当

复句

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分句,句子结构很完整,但是意义是组合的,表达意思更丰富。

并列复句:顺序可互换。

关联词:也、同时、同样、另外、既……也/又、又……又、也……也、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方面……一方面。

顺承复句:顺序有先后,顺序不能换。

关联词:就、便、才、又、于是、后来、然后、接着、继而、终于、刚……就、首先……然后。

递进复句:程度有加深。

关联词: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不但……而且、不仅……而且。

选择复句:不同的选择。

关联词:宁可……也不、还不如、倒不如、与其……不如、或者、或是、或、还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

因果复句:原因与结果。

关联词: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从而、既、既然、可见、因为……所以。

条件复句:条件与结果。

关联词:便、就、只要……就、才、要不然、只有……才、无论……都。

转折复句:相反与相对。

关联词: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可、可是、却、只是。

目的复句:行为与目的。

关联词:以、以便、用以、借以、好让、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真题回顾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使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目前,各个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主管理、自我成长”的主题活动。

C.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各种“抢红包”活动吸引万千公众疯狂参与的原因是由于其玩法快速、新鲜、刺激。

A项主语残缺,“通过”和“使”是两个介词,去掉一个即可。B项没问题。C项“能否”是两面,后面是一面,是两面对一面。改成一面即可,如“就要培养他们这种能力”。D项错在“原因……是由于”,应该改为“疯狂参与的原因是……”,去掉“由于”。选B。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周汝昌先生的新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D.将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给弘扬天津精神和天津形象带来良机。

A项看到好几个否定词,“不能缺乏”的“不能是”“信心不足”,应该是“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信心……”

B项排序问题,应该先观察,再分析,再解决。C项没问题。D项弘扬精神没问题,但不能弘扬形象,应该是“塑造形象”。当看到一个动词后跟了两个事物的时候,要看是否能够引领好。选C。

3.下面语段中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5月18日,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总决赛按既定时间如期举行。

②经过精心的准备,选手们对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③经过紧张而激烈的选拔,11位同学最终荣获年“校园形象大使”。

1.第一句应该是按既定时间举行,去掉“既定”或者“如期”。2.第二句“能否”和“充满信心”是两面对一面,应该是“经过精心的准备,选手们对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3.第三句应该是“荣获……的称号”,这里缺少宾语,应该改为:11为同学最终荣获了“校园形象大使的称号”。

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公斤重。

B.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C.到目前为止,全国有百分之八十的锅炉使用了有效的消烟除尘装置和其他简易措施。

D.正在研究课程改革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梅其春教授认为,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学作为大学必修课是一种趋势。

A项“六百公斤重”不知道修饰的是谁,应该是竹简和木片,缺少东西,要补充完整。B项是前后关联问题,没有因果关系,是强加的因果关系。C项“使用”是动词,“使用装置”没问题,但是应该是“采取其他措施”,前面一个动词不能引领“措施”。D项没问题。选D。

5.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育才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我们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

A项出现了“是否”,是两面对一面的标志,去掉一个即可。应该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B项应该是看到彩旗,但是不能看到“歌声”,应该是听到“歌声”。D项应该是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或者“素养”,后面缺少宾语。“没有不”是双重否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育才中学的全体团员都参加了绿化校园的活动,C项没问题。选C。

6.学习复句的基本类型,教师从不同材料中任选语句,向学生讲解递进复句的具体特点,下列句子适合的是()。

A.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店铺门前的铜牌也要晒化了

B.天空中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变成了绯红,绯红变成了紫红

C.虽然我一见就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

D.倘若没有解放军战士战斗在一线,老百姓损失更大

A项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店铺门前的铜牌也要晒化了,属于递进关系,程度加深了,A项正确。B项属于顺承关系,有时间上的先后变化。C项关联词“虽然……但”表示转折关系。D项关联词“倘若”是“假设”的意思,表示条件。选A。

明日预告

在文言文总结课上,教师举例讲解通假字的特点和作用,下列不合适的是()。

A.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D.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A项知通智,就是谁说你特别聪明。B项帖通贴,这句的修辞手法是互文,翻译的时候要结合起来翻译。C项中没有通假字。D项还通旋,转身的意思。句子意思是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到蔡桓公转身掉头就跑。选C。

点击下方名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bx/10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