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积累美如诗句的七字成语

该怎么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55.html

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

今天轮到了七字成语。

1.近水楼台先得月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2.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代许浑《咸阳城东楼》诗句,现多用来比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3.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4.得饶人处且饶人

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唾玉集·常谈出处》:“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5.人生何处不相逢

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若见雷州寇司户,人生何处不相逢。”

6.身在曹营心在汉

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7.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宝”是佛教名词,指佛教徒尊敬供养佛宝、法宝、僧宝等三宝,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一般的佛殿,除了祈祷、礼拜等有关的信仰活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嬉戏,所以产生“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

8.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9.君子之交淡如水

 交:交情。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0.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11.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12.置之死地而后生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孙子·九地》:“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13.有过之而无不及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14.解铃还须系铃人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宋·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15.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16.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7.尽信书不如无书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18.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19.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20.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zy/979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