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天空放晴,空地上围坐着设计师和工匠人。数月后这里将盖起一座房子,他们前来踩点讨论方案。乐其走到中间说,这儿做门,两边窗户这样开,透气通光。他比划着,大家被带进了他描绘的空间,于是空地上有了房子。
有人反驳说窗户放这儿不行,会有西晒。也有人说门朝向不好,要逆水开。还有人说过道要宽,方便进出……
大家热烈的说了起来,甚至开始争论。
这时孙惟中教授按下暂停键,问说:他们争的是房子的观念还是观念的房子?
在座学生们一下被问住了,全都盯着大屏幕,努力的思考着。
孙惟中教授是红明市公安局请来为本期司晋督学员讲课的老师。他说这儿原来就是那片空地,现在变成警校的课堂了。接着他按了遥控器,画面再回到空地上,此时他们已探讨完毕,一致通过了最佳方案。
突然,乐其喊道,你们走吧!我要住下来!说着他推门走进房子,打开窗户,坐上椅子……这一系列动作像是无实物表演,但看神情又那么真实,完全沉浸在虚空的体检之中。由于发生的太过突然,有人怀疑是精神病人,有人猜测是快闪表演,都难看究竟。
乐其,你没事吧?有几个人走过来关心询问。但不论怎么劝,他都是铁了心的待在房子里不出来,众人束手无策。
看来只有请他救你了,屏幕里有人突然手指向了镜头。但从观众的角度看,他指的正是在座的警察们。这时,孙教授又按下了暂停键。
怎么回事?大家感到疑惑。
他是在说你们可以救乐其,怎么救?孙教授问。
学生们面面相觑,其实是没看懂,孙惟中教授的课历来如此,这是出了名的。据说听懂他课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自己,一个还未出生。但市局能请他来肯定是有原因的,在座的都是老警察了,这点儿分析能力还是有的。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有学生回答,课堂一阵笑声。
不错,有点沾边儿了,问题乐其不是装睡。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这是为了讲课而虚构的故事,现实中没有这么荒谬的人。孙教授眼睛发亮起来,可真是这样吗?
他又按下遥控器,画面切换到了一间诊室里,医生看着报告单,沉默一阵后说,是癌。声音虽小,但患者还是一下被怔住了,如晴天霹雳!患者还需要时间接受,尽管这是难以接受的。
接着他无神的走过大街,推门走进房子,打开窗户,坐上椅子……这一系列动作像是无实物表演,但看神情又那么真实,他完全沉浸在虚空的体检之中,这一连串的镜头都在说明:他想到的全是死亡。
此时孙教授再一次按下了暂停键,问:患癌后的他是不是和房子观念中的乐其一样,走不出来?
有学生点头。原来是这个意思,单从表现来说,他俩是没什么不同。
这个人,就是我,孙教授突然说。
所有人一时惊到不知所措!
我理解你们的惊讶,我得癌的时候,表现比他更糟糕,害怕死亡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孙教授缓缓道来,像是在说着一个朋友。
人容易困在观念里,癌症也是观念,无论工作、生活、赚钱等等,都是观念二字,绑住了你。有多少人困在观念的房子里一生走不出来。
刚才那个人为什么说我们可以救他?有学生问。
因为你们是警察。何为警察?警察更多要面对的是心战,攻心最难。救人最高境界是救心!
每个人心里都应该住着一个警察,他可以揭穿观念的陷阱,守护平安的心境,我们要把他唤醒,才能里应外合。
大家都给自己的心装个高清探头吧,把每时每刻的思想、情绪和欲望都给它照下来,看谁还敢做贼?办案不是要讲证据吗,把心贼的作案过程都拍下来。
心里装监控?真是越听越迷糊了。所以您也是被警察救的吗?有人问。
要不然我就不是站在这里了,而是在绝望的楼顶上……那之后我就一直不停的思考,好像要把所有的思考都思考完,才能得救似的,是欠了太多反思账,所以借病悟到。
这节课到底在讲什么呢?这一系列讲述像是无实物表演,但看孙教授神情又那么真实。大家完全沉浸在虚空的体检之中,又都在努力的思考着,是太久没有这样思考了吧,难道这才是晋升?
其实,我也是警察,盖这房子时我是基建办的民警,我就是当年的乐其。
孙惟中教授话音刚落,微电影大赛的评委龚萍就按下了暂停键,画面被定住,全场的灯光也亮起来。
这作品叫什么名字来着?她回头,问。
——心警!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马云: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3、为什么一代代母亲都没有进化?
4、季羡林:走运与倒霉
栏目主编:仲毅
特邀编辑:吴啸宇
作者简介文/孙强,吉林延边人,文学爱好者,喜爱散文、随笔、小说,作品在各报刊发表余篇。
每周一期周五发布(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本期目录泰州/吴晓路
散文/遗忘的角落
无锡/周晓燕
散文/蜕变
淮安/汤成伟
散文/城里的月光
三明/孙强
小说/心警
常州/黄佳平
小说/曾经追风少年
上期回顾(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泰州/严安
散文/“面子”和“里子”
盐城/陈志伟
散文/藏蓝坚守的笔端力量
淮安/王晓迪
散文/为警营挥洒青春
常州/黄佳平
散文/别样童趣
三明/孙强
小说/是谁惹的事
投稿须知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