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汉语大词典》的特点和学术价值(二)???????????????????????????????????????????????????????????????????????????????????????????????????????????????????????????????
略论《汉语大词典》的特点和学术价值(一)从《汉语大词典》的性质、资料工作、编写方针、收词立目、释义和例证诸方面简单说明了这部词典的特点。研究者利用它可以从历时角度观察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期里发生的变化,也可以从共时角度观察一组词在某一时期的语义结构。不仅如此,大型历时性语文词典从浩繁的文献中收集数以几十万计的古今语词,按一定次序编列并详加解释,其本身就形成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库,不仅对语文研究,而且对文史探考和观察不同民族或国家间的文化接触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我们想举一个例子略加说明。???????????????????????????????????????????????《汉语大词典》23册年1月7日,日本天皇裕仁去世。同一天,皇太子明仁继位,改年号为“平成”。在决定新年号的过程中,据说一些著名学者如宇野精一、目加田诚等做了大量调查,翻阅了记载日本、中国、朝鲜等国历代王朝所用年号的资料,最后取了出自《史记?五帝本纪》“内平外成”和《书?大禹谟》“地平天成”二语的“平成”。当时的日本首相在解释其含义时说:“平成”的意思是“在国内外和天地间实现和平”。这条消息见报的次日,笔者翻查了《汉语大词典》第一、二卷的有关部分,查出了与此有关的六条条目,即“平成”“内平”“地平天成”“天平地成”“天成地平”“地平”,就释义而言,大致妥切,特别是书证资料比较丰富,除去重复,共有引例14条(《辞源》只收“地平天成”一条,引用书证二条)。“地平天成”“内平外成”二语均出自《左传?文公十八年》。僖二十四年《传》谓“地平天成”四字为逸书《夏书》之文,后来《伪古文尚书》即窃此四字入《书?大禹谟》。因此,从词典编纂角度言之,引《左传》的例证能“正本清源”,较为恰当,《汉语大词典》也正是如此做的。从“平成”等词的收列情况看,《汉语大词典》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上述信息库的作用,这是令人高兴的,也是体现这部词典的学术价值的一个方面。我国语言学家历来重视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考证语词的来源和演变时,同时考察语词所反映的文化变迁,罗常培先生的《语言与文化》①就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开创之作。世界各国的大型历时性语文词典也可以为这样的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如英语中的revolution(革命)一词,据《牛津英语词典》考证,作为“天地运转”解,首见于年;作为“推翻政府”解,首见于年;作为与“背叛”相对解,首见于年;作为“抽象的革命”解,即不指具体的革命事件,首见于年。上述四次“首见”,都各有一定的社会背景。《汉语大词典》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与社会生活、古今习俗、文学艺术、典章制度、民族关系、天文历法、中外文化交流、各种宗教教义及信仰等等,都发生纵向或横向的联系,考镜源流,殊非易事。《汉语大词典》在这方面作了较大努力,这里且以“浑脱”一词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汉语大词典》最新版“浑脱”这个词,《辞源》和《辞海》都收了,这两部词典的释文分别是:一舞曲名。(引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等为证)二渡水的皮筏。(引《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四《济水具》等为证)三皮囊。(引明叶子奇《草木子》四下《杂俎》为证)。②(1)犹言“活脱”,灵活。(引方以智《通雅?释诂》“浑脱……言其灵通活脱也”为证)(2)舞曲名。(引李白《草书歌行》、《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及胡注为证)(3)渡水的皮筏。(引李心衡《金川琐记?皮船》为证)③除《辞海》据方以智《通雅》所立的第一个义项不能成立外,其他都是这个词的常用义,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两部词典都没有考证这个词的语源,未能说明词义变化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列义项也不全。我们在审定这个词的释文稿时,根据大量资料,着重参考张永言先生的专文,对这个词的源流有了新的认识。自明代以来,不少中外学者都以为“浑脱”是从北方民族语言吸收的外来词。当代日本和西方学者通过蒙古语*hughutaughutahuta来解释这个词,其说也为我国学者所接受。直到年,美国学者塞瑞斯(H.Serruys)发表文章,否定旧说,主张“浑脱”是一个纯粹的汉语词。张先生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浑”有“完整,整个儿”的意思(至今仍保存在方言词语里),浑脱的原意就是“整个儿地剥脱”,所以用它来指以整张剥下的动物皮制的渡水浮囊、容器或帽子等等,并由此引申出其他意义。《汉语大词典》缩印版因此,《汉语大词典》对这个词条的释文是:①原指北方民族中流行的用整张剥下的动物的皮制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作渡河的浮囊,亦可作为盛放水浆饮料的容器。(引宋苏辙《请户部复三司诸案札子》等六条例证)②指制法和形状类似这种皮囊的东西,如“人浑脱”等。(引元刘祁《归潜志》为证)③指用小动物的整张皮革制成的囊形帽子,或形状类似的仿制品。(引唐张營《朝野佥载》卷一一为证)④戴浑脱帽的人所表演的一种舞蹈或其组成的舞队。(引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和新旧《唐书》例为证)⑤谓浑然天成,无人工痕迹。(引宋叶適《答刘子至书》等三例为证)此条列出五个义项,引用书证14条,并用“参阅”形式举出参考文献二种,脉络、条理都比较清楚。虽非尽善尽美(如张先生在其论文“补记”中指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用作状语的“浑”屡见,如“浑蒸”“浑炙”“浑用”“浑下”等,“浑脱”一语亦已出现,如卷九《炙法》:“既熟,浑脱,去两头。”我们未及将这条例证采入),但这样的处理办法,相信对语言、民俗、历史等学科的研究者都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按历史原则编写的语文词典,代表作是《牛津英语词典》(OED),第二版已于年4月问世。其他如格林兄弟[JacobGrimm(—),WilhelmGrimm(—)开始编纂的32卷本的《德语词典》,出版周期长达多年(年5月一年1月),目前正在修订。《荷兰语大词典》(WoordenboekDerNederlandscheTaal)的第一部分出版于年,估计到本世纪末才能出齐。语言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别是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因而处在经常变动、发展的状态中。大型历时语文词典的编纂、修订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动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就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和词汇变化,甚至可能使词典在编写过程中就已陈旧过时,影响其学术和使用价值。《牛津英语词典》我个人设想,为了做好《汉语大词典》的增补和修订工作,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一个计算机化的“《汉语大词典》语料数据库”,把全部《汉大》正文输入计算机,并为每一个词目立一份“档案”,内容包括相关词目、语源、释义、说明、例证、参考文献等,这样就使封闭式、书本式的词典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可以随时把搜集到的书证、必须修改补充的义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等等源源不断地输入。同时,辅之以一个“汉语新词新义词库”,使社会上产生的各种新词新义都一一通过计算机详尽地记录下来(至于这些新词新义能否站住脚,是另一个问题),并使其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种有关信息库、术语数据库联网,这样,词典编纂或者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是否可行,当然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缜密的研究,也需要物质基础的积累。但我以为,这并非遥远的幻想,而是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的。??????????????????????最近有一位学者对《汉语大词典》作了这样的评价:"《汉语大词典》不愧为后来居上的较好的词典,编者在收集词条和释义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增加了许多过去的辞书没有收录的新词新义,它与时下那些靠拼凑而成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词典,实在是不可同年而语的。如果编者在审定新词新义方面,能更加审慎严谨一些,那就更好了。”这里说的“新词新义”,主要指过去的词典没有收录的词语和义项。笔者以为这是符合实际的说法,也是对我们的鼓励。作为这部词典的编纂者和编辑人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以期不辜负读者的厚望。①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年语文出版社重印。②《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年。③《辞海》(第四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年。《语言与文化(注释本)》《词源》第三版《辞海》是我国唯一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等功能于一体,以百科知识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辞书。近日,经0多名专业人员5年多的不懈努力编纂修订而成的《辞海》(第七版)彩图本,已面向全国各地发行。上海辞书出版社
(《汉语大词典》APP)
《汉语大词典》(APP)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开发的手机检索软件,将超大型权威汉语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第一版)的37.5万个词条、共计余万字的内容内置其中,您可以通过多种查检方式,轻松查得古今文献作品中的字词详解。厚重化为轻巧,内容更加丰富,检索更加便捷,《汉语大词典》APP愿成为您手机中的良师益友。如何下载汉语大词典APP?
扫描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