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市社科联主席戴菊华、宜兴旅游产业集团运营总监缪文俊参加了FM96.1宜兴交通台《天下任我行》栏目的专访,就宜兴国有景区导游词范本更新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宜兴市社科联主席戴菊华
△宜兴旅游产业集团
运营总监缪文俊
缘
起
宜兴市是传统旅游强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提升,文化旅游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年初,宜兴市社科联走访调研了部分社科类学会、研究会和特邀研究员。在与特邀研究员宗伟方老师的交流探讨中,分析宜兴的旅游概况和实际,原来打算对我市的旅游资源进行整理汇编作为一个课题,考虑到内容多体量大决定还是要分步实施。经过讨论,决定从编写更新景区导游词入手,为宜兴旅游资源的整理打开一个小切口。
景区是当地对外形象的窗口,景区导游词是景区宣传推介的基础资料。各景区导游词、解说词总体水平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有待提升。有的景区导游词十多年没变过,有的景区导游词缺乏体系介绍,还有一些则存在明显误差或常识性错误。景区与景区之间,导游词还存在相互交叉,说法不一。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我市旅游服务水平,也与我市文化旅游强市的要求不相匹配。
通过导游词解说词,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彰显宜兴城市人文内涵,让游客在饱览风景中了解宜兴爱上宜兴。各国有景区是宜兴城市形象的窗口,也是社科普及的重要阵地,将宜兴的人文历史融入到导游词中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宜兴市社科联将整理编写国有景区讲解词范本这一课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项目,通过导游词的重新编写让宜兴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彰显城市人文魅力。通过与市城建文旅集团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取得工作上的支持最终确定了这个课题。
推
进
导服高质量发展
5月27日,由宜兴市社科联牵头,联合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城建文旅集团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城建文旅集团分管领导、特邀研究员宗伟方以及相关景区负责人、导游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各景区负责人交流了各自导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也对今后的发展对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特邀研究员宗伟方对如何规范编写导游词进行了专家解读,并请各景区提供目前在用的导游词给课题组。
第一次课题推进会
6月10日召开的第一次课题推进会,明确课题组成员各自分工和任务,讨论修改方式和方法,落实景区现场调研联络人,明确相关时间节点。
第二次课题推进会
7月29日召开第二次推进会,了解各自负责景区导游词编写修改的情况和进度,由课题负责人进行点评,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初稿完成时间为8月底。
展
望
创新VS规范
本课题是一项社会科学服务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是一次新的尝试,对宜兴市社科联、市文旅企业和所有参与者都是一个学习过程,也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课题成果能实现落地转化服务文旅事业发展。
??一是尊重史实增加人文内涵。由于这次编写组成员来自档案、文旅、新闻、教育、图书、相关学会等部门单位,集结不同专家、学者和实操人员,将从文学、历史、地理、宗教、生物(动植学)、风土人情、美食等各方面对导游词进行整理和编写,力求历史性、生动性相结合,能充分彰显宜兴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特质,进一步擦亮宜兴旅游城市名片。
??二是脉络体系清晰整体性强。这次导游词包括善卷、竹海、云湖、龙背山、东西氿、林场等景区,有百年老景区,也有新开发景区。通过整理修改汇编,实现导游词体系的规范统一,各景区在个性化内容的基础上,对涉及宜兴整体介绍,从地理位置、范围、地位、基本历史、人文精神等方面实现统一。
??三是贴近游客需求富有时代感。针对各景区的特色,景区导游词融合时代特点,让历史和现实相互映照,实现导游词的故事化和趣味化,让游客想听爱听,留下宜兴印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