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讲望诊,望诊讲完讲闻诊,也就是听声音。所以课进度会拉得比较快。
一、看面色吉凶
如果面色(病色)深沉表示病在里在内。再加上浊滞晦暗,就表示久病重病。
若病色浮浅在表,就表示病在表在外,如光泽明显就表示新病轻病。
若病色像云雾一样散开就表示易治,若抟聚成团就表示难医。
如病人天庭(额头)出现拇指样块状条状黑色,两颧出现块状条状赤色,这表示水火相射之候,即使病者有小愈,也必然卒然而死。也就是暴亡的意思,这种容易突然就死了。
若嘴唇和面突然出现青黑、白色,即使没有啥不适的病症,也容易暴亡。
善色不病,也就是正常的颜色代表健康。
但不正常的颜色有,但人也不病,这种必主凶殃。
如果出现病的恶色但人又没病,这种人也会有灾祸:如面红主口舌,白色主刑罚带孝,黑色有灾凶或死,青色主有忧事或官司。
如果五官陷弱,如天庭不饱满,阙中不丰隆,两耳面颊不饱满,这是不长寿的象征,若加恶色,那更加不吉利。
即使这样也不病的人就表示神足,也就是精气神的神,所以精气神多重要!
二、看五藏病色
1)肝病善怒,面色当青,左有动气
容易转筋肋痛,容易筋骨舒展不开,容易抽搐目眩。如有的人手抖动,高热惊厥,眼睛昏黑看不清等都是肝的问题。肝病还容易疝气下阴疾病,还容易耳聋耳鸣。如果肝虚还容易眼睛视力减退,肝胆相表里,肝虚就会胆薄,就会出现胆小,怕惊,会经常感觉有人要抓捕自己一样。
2)心赤善喜,舌红口干,脐上动气,心胸痛烦,健忘惊悸,怔忡不安
如果实证还容易发狂昏冒(一下倒地那种)。如果心虚证就容易出现悲哀凄然的症状。
3)脾黄善忧,当脐动气,善思食少,倦怠乏力,腹满肠鸣,腹痛下利
四肢不举,就是四肢无力困倦的意思。如果实证就会出现一身困重酸楚,腹胀满,便秘等症候。
4)肺白善悲,脐右动气
由于肺主表,容易出现洒淅寒热,咳唾喷嚏,喘呼气促,由于肺主皮毛,还容易皮肤痛。由于胸是肺之府,所以也容易胸痹胸痛。肺虚就容易气短不能续息。
5)肾黑善恐,脐下动气,腹胀肿喘,肿主要先从下肢开始,出现那种水肿现象
小便不利或清长无力,或便频,或不禁,由于肾和膀胱经相表里,所以还容易引起腰背疼痛,由于肾主骨,所以容易出现骨痛。肾病还容易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如果肾邪气上乘于心,还容易出现心空落落的像饿得慌的感觉,肾寒就容易出现足寒厥逆,怕冷等症候。
以上就是五藏病色一般代表哪些病症。
如果五色无病反应的颜色还要看它的相克,来判断凶吉:
正病正色,为病多顺。病色交错,为病多逆。
如肝病色青就是正色正病,为顺,好医。
如肝病出现黑色,这叫母乘子,也相对好医。
如肝病见赤色,叫子乘母,相对就不太好医,但难度不大。
如肝病见黄色,为病克色,其病不得加重,为凶中带顺。
如肝病见白色,为色克病,这种病会自然加重,是凶中逆像,不好医。
三、看神色
色就是我们讲的五色在面部的表现。神是藏于心,外候在目,所以神是看目,如果看病人目光晦暗,这就表示神短病死之候;若目睛清澈莹亮炯炯有神,这种就是神足不病或不凶之候,即使病了也没大碍。
神和色如果单失了,也就是有神无色或有色无神的情况,表示病得太久,如果双失了,也就是神色都不好了,那基本表示离死不远了。
面目之色,各有相当。也就是面有五色,但眼睛也分五色。
睛瞳主黑
乌珠主青
白珠主白
两眥主红
眼睑主黄
也就是说眼睛分五色也代表五藏,相对的位置颜色要对应相应的病就是正色正病,也要相应对应面色。如肝病乌珠青面色青,这就叫正病正色,为顺,如果交替错杂出现就表示病情复杂,也表示凶,表示不好医。如果面色黄,眼睑黄都代表土未败,五行有救,病不致死。如果两眼睛通黄就表示黄疸了,看一个病人如果闭目就表示阴病:
如眼睛开目就表示阳病;
如阳虚阴病的人就不喜欢睁开眼睛;
如阴虚阳病的人就不喜欢闭眼睛;
如果眼睛朦胧或眼屎多就表示热盛;
如果睁眼都能睡着的人就表示经常失血;
如果眼睛向上翻直视表示阳绝之候。
视不见物就叫阴脱之候,目眶突然陷下去了则为气脱之候,如睛定不转,则为神亡之候。
四、闻诊(听声音)
五藏也对五音,角徵宫商羽,角木徵火宫土商金羽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声之变,变则病生。
肝病呼而急,这种人经常容易大呼小叫惊炸炸的;
心病笑而雄,这种人容易笑,笑声浑厚雄壮,如果虚的话那只能苦笑凄凉地笑;
脾病歌以漫,这种人不管唱歌还是说话都会比较散漫无力,无精打采;
肺病哭促声,这种人爱哭(爱悲凉的哭,不是小孩调皮那种随性哭哈),不管哭还是讲话都荣富悲腔促声(促声就是像小孩哭一抽一抽的样子);
肾病呻低微,这种人容易声音低微地呻吟。
和颜色配合来看,如声音很惊炸,肝病,但颜色白,那就悲剧了,如果病人爱说话,就表示热,如果病人懒得言语,就表示寒。
语言壮实为实证,语言轻微为虚证。
言微难复,表示气脱,为凶险。就是话说出去气收不回来,很难再讲下一句,如果胡言乱语表示神明已失,为凶,临终的人都容易这样。
经常容易失音,也就是失声了。如果失音后声音粗重,就表示内火被外寒所遏制了,也就是外寒内热了。
如中风不语,这叫哑风,这种就很难医好了。
因为金不克木了,中风属木,声音属金,无声了,就表示金不克木。
如果话说多了导致失声,这种自然会好。
好,先讲到这里,诊断的学问太多,我们讲的都是些基础,以后有时间继续深讲,但要循序渐进才行。
我们下节课开始讲中药学,谢谢大家!
执古堂医道传承书院编辑团队主讲:陈恒宇整理:福星校核:翟向东编辑:蔡槟行、礼健---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