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
宋人诗词中的“扬休山立”是什么意思?
闻陈正学理琴[宋]刘黻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素麻髣髴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于聋。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春温亷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水龙吟·寿游参政
[宋]李曾伯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〇国步时当如许。赖明堂、倚空一柱。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
明道先生画像赞[宋]朱熹扬休山立,玉色金声。元气之会,浑然天成。瑞日祥云,和风甘雨。龙德正中,厥施斯普。诗友晖哥问:老师,刘黻的《闻陈正学理琴》中有“扬休山立崆峒东”。李曾伯的《水龙吟》(岷峨寿佛东来)也有“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朱熹的《明道先生画像赞》里也有“扬休山立,玉色金声”。请问“扬休山立”应如何解读?
钟振振答:“扬休山立”,见《礼记·玉藻》曰:“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
汉·郑玄《注》曰:“‘山立’,不摇动也。‘时行’,时而后行也。《诗》云:‘威仪孔时。’‘盛气颠实扬休’,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其息若阳气之休物也。‘玉色’,色不变也。”
唐·孔颖达《正义》曰:“此一节明戎容之体。……‘山立’者,若住立,则嶷如山之固,不摇动也。《乐记》云:‘总干而山立,不动摇也。’‘时行’者,观时而行也。‘盛气颠实扬休’者,‘颠’,塞也。‘实’,满也。‘扬’,阳也。‘休’,养也。言军士宜怒其气,塞满身中,使气息出外咆勃,如盛阳之气,生养万物也。‘玉色’者,军尚严肃,故色不变动,常使如玉也。”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所编。其内容主要是记述先秦的礼制,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汉武帝时起,为“五经”之一。(其余四经为《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宋以后,位居“三礼”之首。(其余二礼为《周礼》《仪礼》。)
《礼记·玉藻》里的这一段文字,是说军容军貌军风纪的规范。“扬休”“山立”二语合在一起,本义大抵是说军队要有阳刚之气,在严阵待敌时应屹立如山。
后世文人亦转用以形容刚正严肃,不可干犯。
刘黻《闻陈正学理琴》诗里的“扬休山立”,是形容陈正学开始弹琴前的姿态与表情庄重严肃。
李曾伯《水龙吟》词,是为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游似祝寿之作。词里的“扬休山立”,是赞美游似立朝刚毅严肃,正气凛然,有真宰相之风骨。
朱熹所赞之“明道先生”,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他死后,文彦博博采众议,表其墓曰“明道先生”。赞里的“扬休山立”。也是形容程颢立朝刚毅严肃,正气凛然。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