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患者对于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非常熟悉,这个是临床广泛应用预防血栓斑块生成的基础类药物,呵护心脑血管,可有效降低患冠心病,脑中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作为慢性病患者需要常年服药,为了保证长期服药安全性,一定要尽量避免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
很多患者疑惑,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能一块吃吗?当然可以。
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降脂药,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发作。
阿司匹林主要是抗凝、止痛镇痛,预防血栓生成,避免斑块凝结。属于中风二级预防药物。
在心脑血管科室,他汀与阿司匹林绝对是黄金搭档,非常经典,一个能延缓病情发展,一个能预防病情发作。
长期吃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出现3情况及时停药,别拖着
第一:横纹肌溶解
临床经常是他钉,有可能会造成横纹肌溶解。横纹肌溶解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乏力,肌肉酸痛,容易抽筋。
一旦肌肉溶解,大分子肌红蛋白到达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进入肾脏,肾脏无法过滤这些分子蛋白,导致肾功能受损,出现尿血,酱油尿。
所以服用阿托伐他汀过程中若伴随四肢酸痛,一定要立刻停药上报医生。
第二:转氨酶升高
正常人的转氨酶水平应保持在0~40以内,超过40先慢慢观察一段时间,如果频繁高于40且没有下降趋势,一定要立刻停药。
症状轻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肝药物,一个月检查1~2次肝功。若转氨酶水平迅速升高,意味着肝功严重受损。
一旦停药,肝功会慢慢恢复正常,别太担心。
第三:过敏
药物所发挥的药效因人而异。大家需要对症治疗,如果服用阿托伐他汀后浑身过敏,可能是患者对药物中个别成分不耐受。有些人觉得过敏是小问题,吃些抗敏药就好。
其实严重过敏会导致心慌心悸,呼吸衰竭,过敏性休克,心肌缺血。为了避免不该发生的结果发生,一定要留意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不耐药性立刻停药。
如何在生活中保证用药安全呢?建议记住以下4点
--遵循医生用药指导对症治疗,不要盲目滥用药,更不要私自换药。病情好转,上报给医生不要随意停药。
--用药过程中清淡饮食,多吃绿色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重口味食物,不影响药物发挥。
--阿司匹林肠溶片一定要在空腹状态下吃,尤其是早上七到八点钟;阿托伐他汀任意时间服用,建议晚上吃可达到药效峰值。
--医院都有相对应的储存条件。是普通温度还是冷冻,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
--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一定要常备硝酸甘油,用来应急,存放时间别超过三个月,避免过期。
--不要用茶水入药,茶叶所含的鞣酸与药物共同挥发,不利于病情恢复。
--服药期间一定要稳定心态,不要大喜大悲,情绪波动。
温馨提示
是药三分毒,尤其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但随着时代发展,药物副作用也在可控范围内,患者一定要在服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明确不良反应禁忌,再进行服药。
生活中摒弃恶习,加强运动锻炼,提高免疫力,呵护心脑血管健康。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留言,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