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医诊断技能

数字化伍德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90328/7004403.html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中医诊断技能---耳穴望诊及耳穴望诊注意事项

耳穴望诊 

是对耳廓表面各区域特定部位(耳穴)的色泽、形态等进行全面系统观察的望诊方法。耳穴望诊以脏腑经络与耳穴相应为理论基础,属经络诊法范畴。耳穴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变色。相应耳穴皮肤呈红晕、暗红、暗灰、苍白,或中央白色而边缘为红晕的色泽变化,以点状或片状形式出现,可见于胃痛、吐血、便血、泄泻、胁痛、肠痈、淋证、水肿、咳嗽、痹证、眩晕及妇科病。红晕者多为实证、热证,苍白者多为虚证、寒证。暗红、暗灰者常为气滞血瘀之象,有寒证或热证两种可能。

②变形。相应耳穴有结节、点状或圆圈状凹陷、条索状隆起或纵横交错的线条等。可见于胁痛、癥瘕、虚劳、肿瘤、心悸、怔忡等病。

③丘疹。相应耳穴处出现高于皮肤的点状隆起,以水疱样丘疹为多,可呈红色或白色,多见于妇科病、泄泻、肠痈、便秘、水肿、淋证、咳嗽、心悸等。

④脱屑。相应耳穴皮肤有白色糠皮样脱屑,擦之不易除去,常见于皮肤病、郁证、失眠、心悸、便秘等。

⑤血管充盈。血管明显充盈,或血管局部充盈而呈圆圈、条索状,可见于胸痹、真心痛、眩晕、咳血等。

耳穴望诊注意事项:

①望诊前不要擦洗耳廓;

②光线不充足处辅以手电透光,即用手电筒从耳廓背面照射;

③望三角窝、耳甲艇部位时,用手指或探棒扩开耳轮脚、对耳轮下脚;望耳甲腔时用拇、食指捏住耳垂部向下拉,使之充分暴露,以便观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py/903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