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阳虚证是心肾两脏阳气虚衰,阴寒之邪内盛所致的病证。多由外感寒邪,或素体阳虚.久病体虚,劳倦内伤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征忡,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或小便不利。面目肢体浮肿,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
病机分析;本证以阴寒内盛、功能减弱为特征。心主血脉神明,心阳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神疲乏力;肾阳虚,温煦作用减弱,则畏寒肢冷;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心肾阳虚,气血运行无力,血脉瘀阻,则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寒内盛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心阳虚证与肾阳虚证辨别,单纯的心阳虚证与肾阳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一般无另一脏的临床表现。本证除有一般阳虚症状外,还有心肾阳虚的定位见症。
辨证注意点∶有心肾两脏的定位症状,又有阳虚阴寒内盛的临床表现。
心肺气虚证是心肺两脏气虚、功能减弱所致的病证。多由肺有宿疾,肺气虚弱,影响心脏而致心气虚弱;或高年脏腑亏损,或思虑过度,暗耗心气,进而影响肺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证忡,咳喘气短,动则加剧,神疲乏力,面色胱白,自汗,声音低怯,胸闷,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病机分析∶本证以心肺气虚见心悸咳喘等为特征。心主血脉,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证仲;肺主呼吸,肺气虚弱,肃降失职,则咳喘气短,动则加剧;心肺气虚,则神疲乏力,面色恍白,自汗,声音低怯;肺气虚,呼吸功能减弱,则胸闷;肺气虚,津液输布障碍,则水湿聚而为痰,故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为心肺两虚,气血运行无力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辨别。单纯的心气虚证与肺气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如心气虚证以心悸怔仲为主症;肺气虚证以咳喘乏力等为主症,一般无他脏病证的临床表现。本证除见·一般气虚证外.还同时存在心肺两虚的定位症状。
辨证注意点;有心肺两虚、功能减退的定位症状,以及伴有一般气虚的见症。
本证是肺脾两脏气虚,功能减弱所致的病证。多由久病肺气虚弱,影响及脾,导致牌气亦虚;或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肺失所养,而致肺气虚;或其他慢性病影响肺脾两脏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咳喘不止,短气乏力.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声低懒言,面色晓白,或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肺脾两虚所致的咳喘、纳差、便溏为特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气虚,健运失职,则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脾虚生湿,湿聚生痰,则痰多稀白,上贮于肺,肺气不利,则咳喘不止;肺脾气虚,则短气乏力,声低懒言,面色恍白;肺脾气虚,运化无力,水气泛滥,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单纯的肺气虚证、脾气虚证相辨别。单纯的肺气虚证以咳喘不止,短气乏力等肺的定位症状为主;脾气虚证以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脾的定位症状为主。本证除了见一般气虚症状外。还同时见肺脾两虚的定位症状。
辨证注意点;除一般气虚表现外,还有肺脾两虚的见症。
1.心肾不交证有哪些临床表现?其辨证注意点是什么?
2.心脾两虚证与心肝血虚证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3.心肾阳虚证有哪些临床表现?其辨证注意点是什么?
4.心肺气虚证与肺脾气虚证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链接回顾
《百日学中医诊断》4.1.1.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1.2.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1.2.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1.3.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1.4.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1.4.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1.5.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2.1.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2.2.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2.3.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2.4.辩证①水肿《百日学中医诊断》4.2.4.辩证②痰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2.4.辩证③饮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3.1.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1.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2.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3.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5.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4.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6.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6.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7.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7.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7.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8.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9.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9.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9.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9.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9.脏腑辩证《百日学中医诊断》4.4.10.脏腑辩证宏五学堂舍+得=爱心+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