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川陈立栋暖阳之下
阳光从树隙射向我的眼睛。道旁的小树上铺满了彩色的被子,像给它们穿上了一件件美丽的花衣。依稀记得上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阳台上,在阳光下……
爸爸又开始晒被子了,棉被从橱柜中被找出来,从床上给抱出来,整齐地舒展在铁杆上。棉絮和尘埃一起被拍起,飘在空中,像春日里点点杨花、丝丝柳絮。我用手指捕捉到一根羽毛,一根白色的稀松的羽毛。这是从小鸟身上掉下来的吧,是从羽绒被中钻出来的吧。眯起眼,这一切仿佛都是虚幻的,都是模糊。捧一本书坐下,时而看书,时而抬头看天。衣架上的袜子在风中旋转,旋转,像是倒置的旋转木马,久违的蓝天也对我微笑,云彩是他脸上的晕,风儿是他的话语,整个世界在这一刻都松散了,一种慵懒的幸福浮漾在人们心中。
小金鱼卧在水底,动也不动,只是咕噜咕噜地向外吐泡泡。忽然,“哗”地一声跃出水面,又“啪”地沉入水底,尾巴击打在水面上,溅起几朵水花。水面上立刻荡起一圈圈涟漪,扩散开去,扩散开去……触碰到鱼缸壁,又反射回一圈波纹。在中心相遇,从缸壁回返,波纹是那么规则,又是那么不规则。波纹们挤在一起,多么像人——在家中团聚,又四散奔走,过年才能相遇一次。无论你心在何方,志向多高远,总会回到那个大门永远对你敞开的家。
阳光把鱼缸里的水波折射到墙上,水波把墙上的阳光逗引得潋滟生姿。阳光又跳到书架上,落到书眉上,趴在书脊上,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此刻,我不想看表——既使我知道时候不早。
多么希望时光能凝固在这一刻啊!阳光暖人心,催人睡;初春难常在,且珍惜……
重点借鉴:动词运用的准确轻灵;所有元素特征的整体统一。慵懒缱绻的日照阳台,心情和氛围都是温暖而充满情趣。
海外七年级SYZ
窗外雨下大了。雨打芭蕉,发出沉闷的钝响,仿佛敲在他的心上。雨,是天上的泪。屋里的挂钟“嗒嗒嗒”地响着,与雨声遥相呼应。远处,传来“喵呜”的猫叫。
天色伸手不见五指。一道光掠过,紧接着是花盆破碎的声音。哪家人的灯光亮了起来,照亮了一小片。他这才看清一只精瘦的湿淋淋的猫在远处蹲伏着。窗户大开着一股冷风倒灌进来,树都摇摆不定。什么时候,风竟然这样大了呢?他记得傍晚的时候,雨还是小的,地只是潮湿的,几只虫子从旮旯里钻出来,探头探脑的瞅着他……
他打开柜子,想找本书,却只闻到一股霉味。他吸了口气,坐在一把老椅子上,望着窗外的天,目光怔忡。远处,有人家亮着灯。那点点灯光在雨中明灭不定,忽而一闪忽而一闪,像是有东西被风卷在空中忽地吹过窗前,使他想起了童年坟地上的鬼火。他忙扭头去找之前那摔碎了花盆的一家。灯却早已灭了。只有树影里的一只猫,一对在黑暗中圆睁的眸子如绿幽灵般对着他。他吓了一跳,站起来把窗户拉上,回到椅子上合眼,想小憩一会儿。
待他睁开眼,已是晚上十二点钟了。看到桌上电脑闪着光,顿时想起明天是交稿的日子,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叹了口气,想在屋子里踱一圈,可是关节像长了锈般僵硬。
重点鉴赏:无论是多角度描摹还是动词有效化运用,都非常出色。夜雨袭来,寂寞中带着一丝恐怖,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宁外七年级SYX一蓑烟雨
天空宁谧而安静地酝酿着每一颗即将洒落人间的雨滴,灰暗的云层如层层晕染的水墨,写意地泼洒了大半个穹宇,像天际的山峦流去。
她静静地坐在窗边,心中感慨万千。
那时的天空还要晴朗些,那时的自己眼神清澈,蓄着年少时一往无前的渴望。不管是选择顺应命运的安排,还是自以为人定胜天地安排着命运。在若干个事实堆积而成的人生上,自己与那些曾一同指点江山的朋友,突的就被风吹散,各自挣扎着向茫然却又似乎注定的未来奔去。一如这身不由己的雨滴,不分前后地从云里坠落,几经风摇雾挡,落向不同地方。它们义无反顾地前仆后继着,向着冥冥之中的结局一路兼程一路飘摇地赶赴。这些雨滴,阅尽人世浮华也好,历经世态炎凉也罢,最终都轰轰烈烈地摔碎在花石草木中。由同一起点,坠向不同的终点。只是途中的风景不同而已。或许在它们心中,有在短暂的一生中感悟了生命的真谛,有见证了人世间成长的含义。
她猛然间提笔写下自己的想法。有的结果不必我们去急于求成,活着也就是个过程而已。只是在最后破碎的时候,所到达的结局是我们义无反顾的初衷吗?
先漂泊而来的雨水很快变成水雾弥漫开来,烟雨朦胧的诗意随渐浓的雾气一并被时间酿的越发浓郁了。
有些文章可以欣赏难以模仿。此文既是。没有对终极意义的哲学思考,是无法写出这样具有思辨色彩的短文。第四段与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领悟何其神似。
宁外七年级XSH
刚晾起洗过的衣物的阳光明媚的院子。
阳光正好,天空很蓝,云,很美。
“吧嗒,吧嗒”
晾衣架上挂着刚洗过衣服,湿漉漉的,不停地往下滴着水,在地上积起了一片小水洼。
春日的暖阳静静地拥抱着这个小院子。风,静静地拂动那五彩的衣衫。白色的蝴蝶绕着衣衫飞着,飞着。
“吧嗒,吧嗒”
母亲的背影渐渐远去,耳边传来孩子们嬉笑的声音。淡雅的蓝天,飘浮着几只闲然自得的风筝,那些孩子都是放风筝的能手,收线放线之间,风筝与云的影子纠缠在一起。
不知从什么地方,飘出一串串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吹面不寒杨枊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笔下的风吹动着那些五彩的衣服,和五彩的泡泡。
“吧嗒,吧嗒”
一只肥肥的蝴蝶被衣服上滴下的水珠打湿了,差点儿掉进小水注里。好在它“膘肥体壮”,立刻翻了个身,振动翅膀飞走了。我想它一定不满地嘟囔着:“怎么突然下雨了呢?我出门都没带伞!”
春天来了。
重点赏析:片段作文也可以有这样精巧的构思啊。其文胜在拟声词串文的结构,以及充满童趣的观赏角度。
蛟川七年级MKY
转过街角,便是常去的那家“陈记汤包铺”。
不必说那儿的米粥,盛在青花瓷的小碟子里,兑上少许咸菜,温润里头带着丝丝咸、辣、津津有味儿,好是诱人,也不必多说那一口一个的云吞面,滑溜溜的,一咕噜就下去了,一咂嘴,竟还没吃出什么味儿呢,就着紫菜、虾皮再到些许醋,连吃十几个,也不会腻。
单是那铺口一侧的袅袅白烟就怪吸引人的,那烟儿忽而浓郁,忽而又淡薄了些,偶尔可见白烟里头露出来的几蒸笼包子、馒头什么的。那蒸笼却也是做工极其精细的,共是三五十五笼,两笼之间用一个镂出些个长条状的竹板子相隔。笼外头是用银漆镀的,泛着银白的靓丽光泽,煞有唐宋时期皇家御厨的风范。底下还有个小孔,用来出气。
蒸笼里有包子、馒头、粽子一类的传统早点,单说包子一类吧,就不下十种。像玫瑰豆沙包、津肉包、芝麻酱包这等的都算作平常了,什么萝卜粉丝包、白油豆腐包、咸菜豉酱包的才算上档次。这么多的种类,任你选取所爱,不但包子的种类多,那味道也是一绝。
一个个包子都精致小巧无比,上头必是绣花似的一圈花边,在嵌上一点点的馅儿在其中的圆心上-这,只是让你先尝尝味道,大餐还在后头,在一口口地咬下去,穿过口感醇厚的面皮,便可直达馅肉,这时,你的五脏六腑真正感受到了来自美食的快乐,白油豆腐是柔滑+麻辣的,咸菜豉酱是微咸+甘美的……
想象着,倚着铺栏,沐浴着阳光,享受着美食,开始新的一天。
重点鉴赏:得老舍神韵,语言质朴而生动形象。胜在观察细腻,娓娓道来,以幽默而审美的心观照世界。
七年级朱子欣宁外咖啡屋
图书馆的楼下,是一家雅致的咖啡屋,里面的布置简单却精致。
推开透明的玻璃大门,左边是一个欧式的木质柜台,上面摆放着一个收银机和一个木质镂刻小橱,里面分来摆放着白糖、奶精、纸巾盒搅拌棒等物。雪白的墙上挂着一块特别的小牌,印着可爱的彩色手绘几俏皮的WELCOME,地下还有一串掰手腕小字“PleaseSmile……”。旁边还挂着一个价目表,手绘小黑板上用娟秀的白字清晰罗列着各种咖啡甜品的价目。
右边是玻璃幕墙,可见风姿绰约的灌缨湖。墙外几组木质桌椅大致呈五角星状围绕一棵高大的芭蕉树露天摆放。
相隔一条短小的走廊的利剑更为静谧。咖啡色漆皮沙发有序摆放着,低矮的几案上散落着几本书,来自于旁边高大的九宫格书柜,上面还陈列着雕花铜质古风杯具和一些为咖啡屋增添几分色彩与生机的盆栽。对面墙上贴着棕红的砖砌墙纸,挂着一只古老的铜边大钟,和几幅铜框风景画。
七年级佚名衰败的院落
走进这间院子,跨过一格青石台阶,里面的景象与外面的车水马龙大相径庭。在院子的东南方有一棵饱经风霜的老树,粗壮的树干上有几道深深的划痕,上面的树枝上至挂着几片暗灰色的残缺的树叶,仿佛一个老人在倾诉着自己的悲惨史。在青石板地上留着坑坑洼洼的小洞,里面还残留这一些雨水。在砖瓦墙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为整个单调的院增加了一抹生机。两根柱子撑起了一间房子,一根柱子上残存着半块黄梨对联,走进屋里,里面一片狼藉,到处是杂物,里面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辆上海牌的自行车,斜斜地倚靠在墙边。整间屋子散发着一股发霉的味道,让人不堪忍受,真难以想象当年那个富有的家族会败落到这个田地!
宁外黄湜春末夏初雨初霁雨的濯瀴
雨,渐停。
蝴蝶抖去身上的水珠,慵懒地扑腾着鲜艳的翅膀,远处,隐隐现出那蜜甜夏日的垂枊,已不再纷飞着柳絮,鸟鸣声忽高忽低,从四面八方传来,圆润而动听。空气中带着温润的味道。
濯瀴湖的美引来了“宁外鸭“的守候。两只小鸭纷纷探出了头,卷起微小的水珠,荡漾成一朵巨大美丽的“水中花”,河面微皱起唇,吻着它心中的珍宝。小鸭们扭着臃肿的身躯,从湖的这边缓缓到了那边。湖面映着它们棕黄色的身影,风略起了,小鸭一下子钻入水中,不见了身影,只留下小小一圈水纹,散尽。
湖面平静下来,清澈地让人仿佛能看透,阳光斜射,水中映出了这镇于巍山之中学校美景。山,深绿,层林尽见,满坡的小黄花,摇曳在清风中;湖边古亭,黑色古朴,木制的柱与雕着花的现代桌椅相映成趣。一湖,一山,一校景,尽现濯瀴。
宁外邱瑜裳街角的小早餐铺
招牌上是四个红色的塑料大字:“放心早点”。鲜红的大字颇为醒目,不过上面已经积起了油腻腻的黑色污垢。店内的白墙壁黯淡地显出陈年店铺的意味,有汤汁留下的污渍,有模糊的涂鸦和刮痕,天花板和墙的接角霉迹斑斑。墙上张贴的价目表边角卷曲,泛着微黄,标价处被老板贴了好几层手写数字的纸条,记录着物价逐年抬升的历史。店堂中央撑着一张白色塑料方桌,用旧了,蹭粗糙了,油污顽固地嵌在刮痕缝里,都不好意思说它是白色了。一双双塑料筷草草地插在筷筒中。地只是深灰的水泥地,没有瓷砖,没有地板,黏黏糊糊的,被一双双脚踩踏出清晰凌乱的鞋印,很快又被新的脚印覆盖。
蛟川陈姿羽春末夏初雨后初霁的校园
初夏,新雨初霁。空中多了一份清新和湿润。午后的阳光显得格外耀眼,金晃晃的,被教学楼前那排笔直葱郁的水杉筛滤过,射进窗户,落在课桌上、椅子上、地上,引诱着人向外张望。灌木绿得诱人,草地青得明快,连那刚结出来的果实都饱满得精神。那些花儿,做了水疗一般,潋滟生姿,泛着朦胧的光晕,越发娇滴滴了。甜腻、温馨、飘逸的淡粉色,直勾着教室里人的眼珠子。微风拂过,几片调皮的花瓣在空中悠悠地打了几个圈,躺到草丛里去了。有了雨的垂青,林间小道上空青雾蒙蒙,白色大理石小路显得悠远绵长、光滑平整。偶尔有学生说笑着走过或赶急似的跑过,在洁白的道路上印下一串由大到小、由浓转淡的污渍,像五线谱上渐弱的旋律,载着少年年轻的梦想,通往更为广阔的一片天地。
宁外朱冰儿闺蜜的公主房
那是第一次去朋友房间,从门外便感到与众不同。门把手上挂着一个晴天娃娃风铃,白亮亮的,煞是好看。门上镶着半透明的玻璃,闪着隐约的粉色微光。打开门,迎面是一个大扇落地窗,挂着印有KITY猫图案的粉色薄纱窗帘,窗边静静摆放着一架乌黑锃亮的大钢琴。琴盖开着,黑白相间的琴键互相印衬,整齐雅致。透明的玻璃写字台靠在墙角,上头摆放着一盏喇叭形珍珠白台灯。几本花花绿绿的青春杂志随意地摊着,一本复古羊皮纸日记本靠在一角。写字台旁的书架,整整齐齐排满了书,还陈列了几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球。房间的中央是一张粉白色单人公主床,柔软蓬松的被子铺得很平整,床头躺着几个浅棕色的泰迪熊玩偶。
宁外周涵宁宁外阅览室
灰绿碎花厚毯从门口蔓延进去,五层铁柜架伫立在进门处的左墙边,上面琳琅满目地卧着滚动的水杯、揉成团的运动服和横七竖八的书包。绕过铁柜架,是一张简易黑木工作台,摆着一台联想电脑、一本翻了没几页的《读者》和一杯星巴克咖啡,桌子后面靠窗摆着一把旋转绒毛靠背软椅。工作台左边是一间小书室,三面书柜环墙。柜台右边才是真正的书库,靠窗摆着四列四人实木桌,隔着一个挂了陈年旧报的报架,又是十五列四人实木桌。一排矮书架将这靠窗一纵列隔成专门的阅读空间,矮书架上摆满《巴黎圣母院》《罪与罚》等世界名著。架子另一侧是一排排柚绿色四层报刊架,摆着《读者》、《意林》或《宁波晚报》等报刊,一直延伸到另一边的落地玻璃幕墙,与濯缨湖的丰姿无缝衔接。
七年级ZYR待投入使用的新教室
新校区的教室很是宽敞亮堂。实木门表层打着光可鉴人的蜡。教室里弥漫着油漆味。前壁黑板上还覆着一层透明塑料膜。教室中央是整整齐齐的六排课桌椅。三合板的面,金属的脚,泛着铮亮的金属光泽。最后面的一排柜子,与桌椅一样色彩、一样材质。其上放着两只陶瓷花盆。前后门之间的三扇玻璃窗一尘不染,整间教室都焕然崭新,仿佛也和我们一样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了期待。
蛟川陈姿羽
傍晚时分,在万里长空奔波了一天的太阳接近了地平线。放射出轧眼的光芒,使人睁不开眼。原来暗淡无光的海面披上了一层橙相间的晚霞。这时,天空中的云也好似着了一件橙黄色的衣衫,悠然漂浮。随着云彩的慢慢加浓,在太阳触到海平面的一瞬间,天水之间好似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边天上层层云朵红得更加鲜艳、蓬松,悠然地漂浮着。沙雕作品本来就那样楚楚动人,而现又批上一层柔色,更加打动人心,西下的夕阳将云染成各种颜色,深红、浅红、桔黄、淡黄……染成了各种颜色。白天那瓦蓝的天空,这时被夕阳装点得富丽堂皇,随着太阳的西下,天空的颜色也逐渐深沉起来。
宁外XYY
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校,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在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宁外舒欣
走进这样一个整洁的客厅,杂乱的心情一定会舒畅起来。略有些狭窄的客厅里,并不显拥挤。雪白的墙壁上嵌了一扇方正大窗,阳光从拉了一半的条纹缕花帘下斜斜照在驼色皮沙发上。锃亮的茶几玻璃上,一盆水栽铜钱草绿意盎然,木纹板加上叠着一摞宁波晚报。两架黑色的立式音箱竖在32寸的液晶电视两边。亮洁的地砖着实能映出人影。在太妃椅上靠一会儿,仿佛整个午后都被惬意充实。
蛟川王亦成
姥爷坐在屋里的一把藤摇椅上,眼睛盯着那年代久远而层层剥落的天花板,拗过来,拗过去,回忆起年轻时的岁月。那只插在他手上的乌木烟斗,被磨得锃亮。带着杏仁味儿的青烟,一丝一缕地从烟嘴中悠悠升起,又缓缓地向空中悄悄散去,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从窗中飘进屋来,仿佛是一首舒缓的小诗。让姥爷的回忆多了一分浪漫。几上的白瓷盘里盛着一只古朴的樟木茶杯,甘甜的香气从杯中慢慢四溢……
兴宁丁韵涵
聚集在树上的水珠儿落下来,如一位位舞女在树下的草叶蹦一下,打个滚,一滴又一滴的汇成浅浅一汪,从被雨水滋润得油光闪亮的绿叶上重重地坠下。那一瞬间,整片叶子都像是被流水拉长了似的。一绺阳光透过云朵、拨开枝叶,落在草叶子上,把每一丝筋脉都映照分明。雨水渗入草丛下的泥土,在逐渐升温中挥发着草木潮湿的清香。
蛟川七年级QQH
她握着那把双立人镀银黑柄菜刀,刀刃锋利锃亮如闪电一样将辣椒划成丝缕。锅中那厚实的鱼肉,在妈妈抡了一下锅后在空中翻滚出一个优美的弧线,鱼汤“哗哗”地翻滚着油花,火红的油辣椒,鲜美的肥鱼,鲜白的鱼肉被辣椒染得有些微红,明艳得赏心悦目。空气中弥漫开鲜浓微辣的汤味,令人垂涎三尺。
宁外胡秋妤
火舌平静地舔着锅底。她架着锅,拗着油瓶往锅里倒油。捞起一把刚洗净的水渍滴答的青菜放在砧板上切碎。右手握着刀,左手摁住菜,刀伴着“咚咚咚咚”的鼓点般的声响快速逼近左手,左手却不紧不慢地及时后退----像极弹下滑音时抹两手抹琴键的模样。顷刻间,菜已切完,她将刀背上沾着的菜丝抹到砧板面上,拿刀刃刮入锅中——“哗”地,锅中的油与青菜上的水珠相遇,炸起一阵尖脆声响。油花不停地向上炸起,锅上一片水雾。
蛟川何雨彤
白墙,黑砖,青瓦。听课,听风,听雷,听雨。恍若春天还未正式开始,就已匆忙进入草长莺飞的夏季。阵雨初霁,似乎把世间的一切繁芬杂无剪断,世界如同清晨的露珠那样透彻、新鲜。云销雨霁,彩彻云衢。树梢下,草坪间,几许呢喃燕,粉墙旁,黛瓦下,几重花纷乱。不知从何处,钻出一只小狗,耳朵上仍沾有雨水和几片落花。它抖了抖毛,又不知蹿向何处去了。
那一排的紫荆似乎也落了,万绿丛中寒落紫,紫的耀眼,亦紫的绚丽,像在草坪上铺开了一层紫色的外衣,增添了一种神秘、柔和。
天,也蓝了,几朵白云慵懒地躺在天上,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在此之时,一阵薰风吹过,带来的是一种夏季的豪爽。夏季的第一场阵雨就这样打响,消失了那种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细腻,江南何时也变得如此粗粝?更可疑,一场雨,带走了所有的春意?
鄞实骆鸣
叩门而入,迎面而来的就一股甜腻的芝麻独有的香气以及其中淡淡夹杂的糯米的清香,绕过厅前繁多复杂的陈设,伴着余韵悠长的琴声,悠悠自得的坐了下来,没过多久,点好的猪油芝麻汤团就端了上来。不愧是驰名中外的老店,盛汤团的盘子就极为讲究,白净的瓷碗上嵌着深蓝的线条,简洁而优雅。碗中的汤团也是白净的,裹在其中的芝麻、猪油、白糖馅儿,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用汤羹盛起,轻轻一吹,放入口中,咬一口,顿时,轻、柔、滑、腻在嘴里回味,久久不能散去。听这里常来的食客说,这里的糯米粉通过用筛子细细筛过,芝麻也是在猪油中闷炒过,再用面杖细细碾碎,才成就了这道美味的芝麻汤团,我,也是不虚此行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