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解读(三)
四诊心法要诀
1、心赤善喜,舌红口干,脐上动气,心胸痛烦,健忘惊悸,怔忡不安,实狂昏冒,虚悲悽然。
本段是说心病配合五色以分辨虚实的诊断方法。
2、脾黄善忧,当脐动气,善思食少,倦怠乏力,腹满肠鸣,痛而下利①,实则身重,胀满便闭。
注:
①利:通痢。这里指泄泻及下痢。
本段是说脾病配合五色以分辨虚实的诊断方法。
3、肺白善悲,脐右动气,洒淅寒热①,咳唾喷嚏,喘呼气促,肤痛胸痹,虚则气短,不能续息。
注:
①洒淅寒热:毛发悚然怕冷、身热的样子。
本段是说肺病配合五色以分辨虚实的诊断方法。
4、肾黑善恐,脐下动气,腹胀肿喘,溲便不利,腰背少腹,骨痛欠气,心悬如饥,足寒厥逆。
本段是说肾病配合五色以分辨虚实的诊断方法。
5、正病正色,为病多顺,病色交错,为病多逆,母乘子顺,子乘母逆,相克逆凶,相生顺吉。
本段是五色合五脏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断病情顺逆吉凶。
6、色生于脏,各命其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光晦神短①,了了②神足,单失③久病,双失即故④。
注:
①光晦神短:光,指目光,目光晦暗,神气短,是将要患病或病势严重的现象。
②了了:形容目光清莹、清爽分明。
③单失:指色与神,二者失其一。
④双失即故:既失色,又失神,即是险恶的死症。
本段是说以面色结合眼神来预测疾病的善恶。
7、面目之色,各有相当,交互错见,皆主身亡,面黄有救,眦红疹疡,眦黄病愈,晴黄发黄。
本段是说以面色结合眼的颜色来诊断疾病。
8、闭目阴病,开目病阳,朦胧热盛,时暝衄常①,阳绝戴眼②,阴脱目盲,气脱眶陷,晴定神亡。
注:
①时暝衄常:暝,闭目。病人时常闭目,一会儿又开目,这是要发生衄血的征兆。
②戴眼:指病人眼睛上视,不能转动。
本段是说根据眼的神情动静,以辨疾病的阴阳、生死。
以上各段,讲的都是望诊法。另外,还有一种舌诊,也是望诊的组成部分。兹介绍于后。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