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这样做,防治冬季老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是秋冬季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慢支的发生是由于感染、理化刺激、过敏及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5%~30%左右。

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气短、喘息等,严重者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

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寒外袭,肺肾亏虚所为,当以疏风散寒,补益肺肾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风寒咳嗽型

本病多为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咳嗽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

可选用三拗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5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法夏、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止咳青果丸,或通宣理肺丸,或麻黄止嗽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2.风热咳嗽型

多为风热犯肺,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主要表现为咳痰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

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5克,石膏3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止咳枇杷露,或蛇胆川贝液,或三蛇胆川贝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桑菊感冒片,每次4~8片,每日3次口服。

3.燥热咳嗽型

多为燥热之邪伤肺,肺失清润所为,多见于秋季,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少黏稠,或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胸痛,口干咽痛,尿黄,大便秘结,或见肌肤不荣,舌干红,苔少黄,脉细。

当以清热生津,润肺止咳为治。

可选用桑杏汤加减,药取:桑叶、杏仁、沙参、贝母、豆豉、瓜蒌皮、山栀子、黄芩、百部、百合、地骨皮、知母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养阴清肺膏、或川贝雪梨膏、或蜜炼川贝枇杷膏等,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梨枇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4.痰火咳嗽型

多为肺郁化火,火热伤津,或风热咳嗽日久,肺失清肃所为,主要表现为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咳引胸痛,咽干口渴,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见痰多而喘者,舌红,苔黄,脉数。

当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为治。

可选用清气化痰丸加减,药取瓜蒌皮、杏仁、枳实、法夏、黄芩、胆星、山栀、竹茹、竹叶、川贝、陈皮、枇杷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桔红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川贝枇杷膏,或枇杷叶膏,或麻杏石甘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鲜竹沥、或复方鲜竹沥、或蛇胆陈皮散等,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5.痰湿咳嗽型

多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聚生痰所为,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而黏,胸脘满闷,呼吸不畅,或见双下肢水肿,腹胀,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苔滑,脉滑或数。

当以健脾燥湿,止咳化痰为治。

可选用二陈丸加减,药取法夏、陈皮、茯苓、苍白术、南星、杏仁、砂仁、桔梗、前胡、白前、百部各10克,炙甘草5克。

中成药可选用二陈丸,或半夏天麻丸、香砂六君子丸等,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桂苓止咳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

6.脾肺气虚型

多为久咳伤肺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气短懒言,喜温怕冷,心悸怔忡,肢软乏力,纳差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当以益气补肺为治。

可选用六君子汤加减,药取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法夏、陈皮、黄芪、五味子、莲米、独活、木瓜、杏仁、前胡、白前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人参保肺丸,或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虫草补肺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利肺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7.肺肾阴虚型

多为久病体弱阴虚,或外邪久恋于肺,损伤肺系所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声音发哑,若虚火上炎,伤及肺络,还可出现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等症。

当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为治。

可选用二母宁嗽丸加减,药取贝母、知母、百合、百部、桑皮、黄连、黄芩、阿胶(后下)、骨皮、沙参、天冬、麦冬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二母宁嗽丸,或二母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养阴清肺膏,或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8.肺肾阳虚型

多为慢支日久,由肺及肾,使肺虚不能降气,肾虚不能纳气所致,主要表现为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苔白而滑,脉沉细无力。

当以温肾摄纳为治。

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取桂枝、附片、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党参、黄芪、杜仲、菟丝子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黑锡丹,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人参蛤蚧精,每次1袋,每日3次冲饮。

慢性支气管炎可依靠病史和症状进行诊断。在排除心、肺其他疾患后有慢性咳嗽、咳痰连续两年,每年两个月以上者;或连续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

诊断

1.临床以咳嗽、吐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临床上虽有咳、痰、喘症状并连续两年或以上,但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的患者,如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也可诊断)。

2.排除具有咳嗽、喘息症状的其它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患等)。

分型

1.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具有咳嗽、咳痰二项症状。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具有喘息症状,并经常或多次出现哮鸣者。

分期

1.急性发作期:一周内有脓性或黏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多或伴有其它炎症表现;或一周内咳、痰、喘症状任何一项加剧至重度,或重度患者明显加重者。

2.慢性迁延期: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不愈;或急性发作期症状一个月后仍未恢复到发作前水平。

3.临床缓解期:指患者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症状不足以维持2个月或以上。

温馨提示:

秋冬季气候干燥而寒冷,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慢支”复发,因此,安全做好秋冬季保健尤为重要。

预防感冒:感冒为“万病之源”,对于“慢支”也不例外。据统计,“慢支”患者感冒后90%以上可引起急性发作。因此,预防感冒很重要。要加强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脸,此法对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的发生都有良好的作用。

乐观情绪:要有一个平衡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精神要愉快、乐观,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因素的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有利于安全越冬。

改善环境:居室要安静,卫生清洁。无烟尘污染,阳光要充足,定期开门窗,保持空气新鲜,而且要有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不易过高或过低,最好控制在16℃~20℃之间,相对湿度在45%左右,不要在室内养宠物。

戒除烟酒:香烟的烟雾能使支气管上皮受损,纤毛脱落,导致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而酒精能生湿积痰,刺激呼吸道,使病情加重。

适当锻炼: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锻炼强度可因人而异,以不感到劳累、舒适为宜,还可进行呼吸操、扩胸运动、腹式呼吸等训练。

调理饮食:饮食应以健脾开胃为主,清淡、温软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鱼类、禽蛋、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禁食咸辣、燥热之物。

适时进补:中医认为,冬季是进补的最佳季节,对于“老慢支”也是如此。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选择适宜的补膏、补粥、补酒、药膳、补药等,如:蛤蚧定喘膏、苏子降气粥、山药酒、虫草炖鸡等进补。

作者:胡献国;编辑:春雨

热文推荐

围观

村医生存、执业及生活现状真实情况大调查

热文

这样搞村卫生室,劳民劳医更伤国家财产!

须知

别等村医走光了,再提收入待遇

速看

乡村振兴拉响号角,乡村医生担负重任

质疑

乡村医生的收入该有多少?

讨论

村里有人非法行医,该问责村干部吗?

胡献国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白殿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zy/314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