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每日中药酸枣仁

1酸枣仁:suanzaoren2别名和来源

枣仁,酸枣核,棘,顺枣,东枣,角针,山枣、硬枣。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

3产地

酸枣仁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河南;内蒙古、甘肃、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亦产。河北产量最大,销全国并出口。

4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长5~9mm,宽5~7mm,厚约3m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的有裂纹。有的两面均呈圆隆状突起;有的一面较平坦,中间有1条隆起的纵线纹;另一面稍突起。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种皮较脆,胚乳白色,子叶2,浅黄色,富油性。气微,味淡。

饮片炒酸枣仁

形如酸枣仁。表现微鼓起,微具焦斑。略有焦香气,味淡。

5性味归经

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6性能特点

本品甘酸补敛,性平不偏,入心、肝、胆经。善养心、补肝、益胆而安神,为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兼能敛汗,治体虚多汗可选。

7功效主治

养心安神,敛汗。

(1)阴血亏虚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

(2)自汗,盗汗。

8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

9注意事项

本品味酸性敛,故内有实邪郁火者慎服。

10中药民间故事

唐末,有个大夫叫李好,医术高明,尤其擅长治疗失眠或者嗜睡之症,每天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这可急坏了一个叫崔牛皮的医生。

崔牛皮想知道李好是否有什么祖传秘方,于是让手下的一个伙计装病去一探究竟。那伙计来到李好的医馆,见前来就诊的病人很多,便上前去套近乎,询问他们的病情和所用的药物。原来,大家所用的药物都一样,都是酸枣仁,这伙计异常兴奋,回去告诉了崔牛皮。

崔牛皮得知后甚喜,大肆宣传,宣称自己得秘方专治失眠与嗜睡,而且每天来看病的前20位病人可免费给药。果然,经这么一宣传,前来看病取药的病人多了起来。

但是,过了几天,崔牛皮医馆外聚集了很多人,其中一人冲其怒吼:“你这个庸医,大骗子,我以前还能勉强睡着,吃了你的药更加睡不着了!”之后的几天,也不断有人前来找麻烦。

崔牛皮没有办法,只好状告李好,说他嫉妒自己生意好,故意请人来捣乱。公堂上,李好直呼冤枉,但又找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建议双方把酸枣仁治疗失眠与嗜睡的原理写出来。不一会儿,两人就写完了,大人看后,判李好无罪,崔牛皮停业。

原来,崔牛皮写的是“酸枣仁治疗失眠,也治嗜睡”,而李好写的却是“酸枣仁,熟则收敛精液,故疗虚烦不眠,烦渴虚汗之症;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症。”

11药理

本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12羌活妙用

⒈《本草图经》:酸枣仁,《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

⒉朱震亨: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宜用此(酸枣仁)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睡卧自宁。

⒊《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

⒋《本草经疏》: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

⒌《本草切要》:酸枣,性虽收敛而气味平淡,当佐以他药,方见其功,如佐归、参,可以敛心;佐归、芍,可以敛肝;佐归、术,可以敛脾;佐归、麦,可以敛肺;佐归、柏,可以敛肾;佐归、苓,可以敛肠、胃、膀胱;佐归、芪,可以敛气而灌溉营卫;佐归、地,可以敛血而营养真阴。又古方治胆气不和,甚佳。如胆气空虚,心烦而不得眠,炒用可也。

⒍《本草汇言》:酸枣仁,均补五藏,如心气不足,惊悸怔仲,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盗汗;肺气不足,气短神怯,干咳无痰;肝气不足,筋骨拳挛,爪甲枯折;肾气不足,遗精梦泄,小便淋沥;脾气不足,寒热结聚,肌肉羸瘦;胆气不足,振悸恐畏,虚烦不寐等症,是皆五藏偏失之病,得酸枣仁之酸甘而温,安平血气,敛而能运者也。

⒎《药品化义》:枣仁,仁主补,皮益心血,其气炒香,化为微温,藉香以透心气,得温以助心神。凡志苦伤血,用智损神,致心虚不足,精神失守,惊悸怔忡,恍惚多忘,虚汗烦渴,所当必用。又取香温以温肝、胆,若胆虚血少,心烦不寐,用此使肝、胆血足,则五脏安和,睡卧得宁;如胆有实热,则多睡,宜生用以平服气。因其味甘炒香,香气入脾,能醒脾阴,用治思虑伤脾及久泻者,皆能奏效。

⒏《本经逢原》:酸枣仁,熟则收敛精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按酸枣本酸而性收,其仁则甘润而性温,能散肝、胆二经之滞,故《本经》治心腹寒热,邪气结聚,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脉也。盖肝虚则阴伤而烦心,不能藏魂,放不得眠也。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

⒐《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⒑《别录》:主烦心不得眼,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⒒《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⒓《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⒔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

⒕《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

⒖《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聪耳明目。

智楷集团

赞赏

长按







































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苯酚的用途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zy/246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