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则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此中医之理也。”
故事篇
曾经有一个姑娘在青春年华就进了皇宫,也许是因为是家境相对清贫,亦或因为是个汉人,又或是心中藏着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总之她默默地做着一个不得宠的小主。
她的存在好像是故宫百花园里的一株小草,只需要很少的养分就可以生存。每当太阳升起,她就抖伸个懒腰,每当清风吹过,她就顺势抖抖身上的露水,而当严冬来临或者得势小人践踏,她也就只能把头垂的低一点,更低一点......
好在她在宫里终究是有个朋友,这位朋友是个太医。
她的身体好像是明白她的心,为了让心里能开心点,身体就总是生病。(就像现代人很多焦虑的表现并仅是心情情绪的变化,常常是有一些失眠、反酸等身体的表现,医学称为躯体化症状。)
在乾隆二十一年的十一月,她又生了些闷气,表面上她越是将一切掩饰的风平浪静,内心深处的怒火越是在熊熊燃烧。白天她还可以走着散散心,或者侍弄些花草,然而到了晚上内心的火似乎燃得更旺了,想睡觉怎么也睡不着,想东想西却连宫女也敢轻易打扰。终于挨到了早上,她整个人都感觉昏昏沉沉,还好那位太医朋友来看她。
太医看她一夜未睡,满脸倦容,舌苔又是厚厚一层,于是调了一付代茶饮出来:
茯神三钱炒枣仁二线远志一钱
半夏二钱竹茹二钱
功用
健脾养心
清化痰热
安神除烦
主治
心脾两虚
痰热内扰
失眠心悸
原文及方义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定贵人患肝胃饮热之证,用药调治,症势俱减,当月三十日医案记载:惟夜间有时少寐,此由心气不足,饮热未净所致。今暂用育神代茶饮,继服和肝扶脾丸调理。
酸枣仁养血安神,茯神既可安神又可健脾,半夏、竹茹、远志三药联用化痰清热,该代茶饮方补养心脾与化痰清热并举,扶助气血,清化饮热,有除烦安神之效。
PS:各位小主如想要服用合适自己的代茶饮,可联系“柒茶”中专业的中医师进行体质测定和茶饮定制,每次仅需30元的服务费,即可获得专属茶饮配方一个。
酸枣仁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我国最早的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现代研究发现,酸枣仁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并含甾醇、三萜类、酸枣仁皂甙、多量维生素C,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作用;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子宫有兴奋作用。用于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虚多汗。
《圣惠方》记载酸枣仁粥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g。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
什么是贵人?
上面故事提到的定贵人似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因为在小编查到的资料中,除了医案中频频提到定贵人,其他资料毫无她的身影,似乎她只是有生病的时候能刷出存在感。
那么“贵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而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清朝后宫,前期变化较大且有较大随意性。关外努尔哈赤时期还没有后妃制度。这时妻妾没有名号。努尔哈赤的16个妻子都叫“福晋”。
康熙中叶,后宫制度井然,制度备位后宫,规定了后宫主位的称谓,尊帝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为皇太后,同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分居东西六宫。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因此清代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小柒终于知道原来不仅是“贵人多忘事”,而且历史上也是“多忘贵人事”的。古时女人出人头地的方式就是嫁一个好男人,然后相夫教子度过一生,那么像医案中的小主一样成为乾隆皇帝的贵人,在当地家乡也算是能风光一时的事情了。
但其实回过头来想一想就算不是贵人,而是成为了妃嫔,甚至成了皇后,在历史中也都是沧海的一粟罢了。
且不从大的方面来讨论人生的意义,体会当下的幸福也许就是现在人生的意义了。
END来源/《清宫代茶饮精华》
若如需转载,请联系小柒。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