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液流动的“动力泵”,可推动血液流动,为器官、组织提供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带走代谢产物。也可以说心脏有节律的跳动在维持着生命,心脏停止跳动生命将会终止。
而目前心脏病是我们健康“最大的危害者”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可高达万人。而且心脏病的发病率还在逐年的上升。心脏病的死亡率很高,其危害性并不次于癌症。
患得心脏病的4大危害
1.心脏是血液动力泵,心脏受损会使供血不足,导致各器官、组织无法及时得到充足的氧和各种营养物质。
2.心脏病的发生具有渐进性和突发性。心脏病的发生初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有时不检查不易被发现,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同时心脏病也有一定的突发性,会直接导致死亡。
3.心脏病会导致心力衰竭,使人出现呼吸困难,心肌无力、疲乏无力的症状,从而使人失去劳动能力,让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4.患得心脏病死亡率相当高。据调查显示有1/3的心脏病患者可能会失去生命。
出现以下4种表现,小心心脏病
1.心慌
平日里在爬楼梯、登高时或在体力劳动中,时常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的表现。同时还会出现心慌气短,感觉有心脏马上就要吐出来的感觉,要小心心脏病。
2.出现早搏
早搏也就是说出现心悸、心跳暂停或心脏和脉搏跳动不规则的表现。虽然正常人在疲劳、消化不好、情绪波动、过度饮酒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早搏。但是心脏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搏现象,如果早搏不规律,且1分钟出现10次以上,应立即就医。
3.嘴唇出现紫色
若嘴唇出现紫色,而且在剧烈运动或在过度疲劳的时候会加重,要小心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增多,周围循环血流缓慢,血液中大部分氧被组织所夺走而导致的,要小心是心源性紫绀,应及早就医。
4.时常胸闷
在平日里经常感觉胸口有闷气的感觉,有甚者还会引起呼吸不畅,如果反复做几次深呼吸,便感觉会好一点。同时时常伴有隐痛感,但时间并不长,大概3-5分钟就会过去。有了这种表现应及时就医,小心心脏病的发生。
据美国研究发现,体内缺少这种维生素,可能会让你患得心脏病的几率增高
据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体内缺少了维生素D的含量,可能会让人患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几率增高。研究人员在5年中跟踪调查了人中年人,他们均没有心血管病史,但体内维生素含量低的人比含量高的人患得心脏病的风险要高达60%。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生活中有很多人认为维生素D是人体内可有可无的维生素,并没有什么作用。其实不然,维生素D有个称号叫做“钙质的搬运工”,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小肠壁吸收钙质与磷质,让人体更好的吸收利用。而钙和磷这两种营养物质,不仅只是促进牙齿骨骼的生长,而且还是维持规则的心率,使心脏有规律跳动的保护者。当人体缺少了钙、磷这两种物质,心脏随之也会出现问题。而体内缺乏维生素D,将不利于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所以缺少维生素D,可能会让人患心脏病的几率增高。
维生素D的来源
1.晒太阳
维生素D也称为“阳光维生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要人接受阳光照射,可以在体内制造出来,经常晒太阳是人体最直接,而且不用花钱获得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特别适合长期在室内工作或夜间、井下工作的人员。建议最好一周晒3-4次太阳,每次10-15分钟为宜。但要避免强光照射,有助体内生成维生素D。
2.蛋黄
蛋黄中可以说是维生素“大聚会”,所含的维生素种类在食品中名列前茅。其中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等。而且心脏病人也可适量吃些蛋黄,因为蛋黄可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水平,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水平,可以保护心血管。而且蛋黄中蛋白质含量很高,也有利于心脏健康。
3.三文鱼
三文鱼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而还含有丰富的钙,有助于保护心脏。同时三文鱼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是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克星,可降低其含量,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如果每周食用三文鱼1-2次,可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