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甄嬛传》里有一个情节看上去特别令人费解,不合情理。皇帝明明拿着甄嬛当纯元的替身,而且,还不止一次地当着甄嬛的面呼唤纯元的昵称“菀菀”,为何甄嬛穿了一次纯元的衣服后,就引发了皇帝如此激烈的反应,甚至震怒呢?
这件事,直接导致甄嬛失宠,全家也被牵连下狱了。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轻罪重罚了?就这么点事儿,就几乎把甄嬛全家判定为谋反罪了?
单从表面上看,这件事根本不值得生气。那么,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是什么样的内在原因直接戳中了皇帝的逆鳞?
其实,这件事还真的不简单,那件衣服里果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甚至堪称“污点和罪证!”
1、借尸还魂?
原著原文里的情节,如下:
隔着纱帐帘幔,皇帝隐隐约约看到似纯元归来,他迫不及待地奔向了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窈窕身影,急遽的脚步声里有不尽的欢悦。
终于触手可及了,他紧紧把那个女人搂在怀里,仿佛失去已久的珍宝复又重新获得了一般,轻声唤道:“莞莞,你终于回来了——”
他的语中用情如斯,甄嬛的心却骤然沉到了水底,虽被他紧紧拥抱着,凉意却自脚底冷冷漫起,他抱着的人是谁,莞莞?自己是“嬛嬛”啊,他为何叫“菀菀?”
甄嬛动弹不得,他拥得极紧,令人窒息,这样的疑惑叫甄嬛感到了深刻的不安,忙一字一字地吐出道:“臣妾甄嬛,参见皇上。”
皇帝仿佛没有听清一般,身子一凛,渐渐松开了手,他用力看着甄嬛,眼神有些古怪,片刻淡漠道:“原来是你啊。”
甄嬛惊得几乎要咬到了自己的舌头。皇上这样的神情让她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仿佛一盆冰冷雪水兜头而下,骨子里皆是冰凉的。甄嬛极力维持着跪下,轻轻道:“臣妾参见皇上。”
皇上的目光有些疏离,很快又落在甄嬛身上,在她的衣裳上巡视不已。忽然,他一把扯起甄嬛,眼中越过一道灼热的怒火,语气中已经有了质问的意味:“这件衣裳是哪里来的?”
里头的皇后听见动静后,也急急扶了剪秋的手出来,见如斯情景,“哎呀”一声,便向扶着她的剪秋歪去。
皇帝一惊,也不顾甄嬛了,忙去扶住皇后坐下道:“皇后怎么了。”
皇后并未晕去,只以手抚头,吃力道:“臣妾有些头痛”。
以上便是原著中甄嬛“上演纯元真人秀”的片段,皇上以为是纯元的“魂兮归来”,结果却是甄嬛人为造假,皇帝不仅大失所望,而且大为震怒。
皇帝的反应令人纳罕:明明他早知甄嬛酷似纯元,爱她亦是这个原因。今日不过多了一件衣服而已,何至于大发雷霆?
2、其实,那件衣服里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
原文里有交代的。宜修看到那件衣服时,同样大惊失色,说道:“要是旁的也就罢了,怎么偏偏是这件……?”
这话问的奇怪,这件到底有何不同之处?以至于令帝后双双被“雷击”了一般?
皇帝的目光有些怔忡,喃喃道:“这是她第一饮遇见联的时候穿的。”
皇后的目光如火焰一跳,久久凝望着皇帝,道:“皇上还记得,那是姐姐第一次进王府来看我。”
皇帝淡淡“唔”一声,道:“自然是不能忘的。”
这件衣服里隐藏的巨大秘密是——曾经的王爷胤禛有谋逆之心!当时的胤禛还没有从九子夺嫡中胜出,他也只是其中一员,当时的胤禛还只是个王爷。
甚至在纳年世兰为妾的时候,胤禛还依然是个王爷,年世兰因为进王府晚,甚至都不曾见过纯元的容貌。
也就是说,当时的纯元被秘密抬进胤禛的王府,就是穿着“皇帝妃子”的制服进来的。
这令当时还是王爷的胤禛既惊恐又兴奋。乌拉那拉氏家族竟敢如此大胆,让女儿穿着这身衣服进王府给胤禛吃“定心丸”,显然,乌拉那拉氏家族已是成竹在胸、志在必得了!这身衣服代表着“胤禛必胜”!
而胤禛所要做的就是拿出自己的态度,诚恳地接纳纯元,把她册封为皇后——以回报乌拉那拉氏家族的鼎力相助与辅佐之恩。
这是一项协议,更是一场交易和阴谋。当时的一切尚不明朗,都是在暗中进行的。而纯元却敢以“皇帝妃子”的服制出现在胤禛面前,无异于给胤禛打了一针强心剂。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共赢。
所以,这件衣服有着很大的象征意义与纪念意义,而且,是个极大的秘密、是不能见光的。
甄嬛穿着这件衣服呈现在皇帝面前,无异于当面质问皇帝:“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当初的勾当,早在先帝没驾崩以前,你就已经起了谋逆之心。罪证就是这件衣服!还记得它吗?”
皇帝看到这件衣服后怎能不魂飞魄散,恼羞成怒?这等于甄嬛当面揭发了他当年的罪犯事实。先帝没死之前,你就已经在筹划做皇帝了,这是什么行为?
令皇帝更加恐惧的不止于此,他更担心在甄嬛的背后有一群图谋不轨的乱臣贼子,试图挑战天威、以此丑闻来要挟帝王、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敦亲王的余党,或者甄远道的盟党们。
因此,皇帝的暴怒也就可以理解了。而深知内情的宜修就是抓住了这个“不能见光的秘密”,偏让甄嬛曝光在皇帝面前。
一来是提醒皇帝当初是“怎么登上帝位的”,不要兔死狗烹,过河拆桥。二来是诛心甄嬛:“你看看你皇帝心中是什么东西,他不过是把你当替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