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中医
最具人气的中医』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期
作者:孔明云
青海省名医
编辑/赵馨⊙校对/段瑞
长篇中医小说《中医冰无双》上篇之《太白古墓》(点击自动跳转阅读)可在历史文章中浏览查看。岐黄民间传承(:qhmjcc),享受健康快乐阅读。
温阳通脉治痹汤组成:红参15克,黄芪30克,桂枝15克,丹参30克,桃仁10克,炙甘草10克,苏木10克,附子10克,白术12克,茯苓24克,秦艽15克,玉竹15克。
功能:益气温阳,通脉治痹。
主治: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咳喘咯血,痹痛水肿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毫升,分3次口服。
加减:心悸甚加龙骨、牡蛎、枣仁以安神镇悸;咳逆喘促属肺失肃降者加杏仁、桑白皮定喘降气;属肾不纳气者加补骨脂、蛤蚧补肾纳气平喘;咯血多者加三七化瘀止血,可酌减附子、桂枝;阴虚证象明显,减附子、桂枝加麦冬、生地、五味子滋养心阴;水肿甚加葶苈子、泽兰、益母草化瘀行水;肢体痹痛加防风、威灵仙、桑寄生宣痹通络;脘痞胀满加香附、枳壳、砂仁运脾理气。
方解
风湿性心脏病属中医“心痹”,《素问·痹论》曰:“脉痹不已,复感受于邪,内舍于心”,说明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病理为风寒湿邪侵入经脉,致心体受损,心脉不通,心脏瓣膜损伤,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痞痛,气短喘促,甚至咳喘咯血、痹痛水肿,颜面紫绀等症状。本方照顾到心体残缺,心脉失通的病理特点,以红参、黄芪益气扶正,桂枝、附片温阳强心,玉竹滋阴强心,白术、茯苓健脾助运,丹参、桃仁、苏木活血通脉,秦艽祛风通络,炙草补中兼通。全方既治本,又治标,共奏益气温阳,通脉治痹之功效。
名医介绍:孔明云,男,汉族,生于年,青海省名医、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青海省老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幼从师习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主张对疑难病的治疗采用专病专方,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如对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乙型肝炎、溃疡病、慢性肾病等均有自拟经验方。
I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年第期。I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投稿信箱:
qq.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膏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