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骄阳似火,莘莘学子备考忙。在高考来临之际,如何应对考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是每位考生和家长亟待面对的问题。故此,渭南康宁精神病院专家编写此心理简报,以飧广大考生和家长!
一、什么是焦虑?什么是考试焦虑?焦虑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常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尿频、出汗、震颤及运动性不安等。但并非由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其紧张程度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考试焦虑属于表现焦虑的一种。当我们身处需要自我表现的场合、且对自身表现有所期待时,就可能会受到焦虑的困扰。演讲、发言、面试、考试……等在这些情况下,焦虑都可能会发生。和其它的表现焦虑相似的是,考试焦虑会给人们带来许多不适的感受:胃疼、头疼、心跳加速、手抖、出汗,甚至感觉自己快要昏倒等。
其中,考试焦虑的一些常见表现包括:备考阶段睡不好觉,经常失眠考试前吃东西就会胃疼经常容易发火,很难与人相处。考试过程中会大脑空白,原本记得的知识点也会想不起来,一想到考试临近就心生退缩,甚至想要放弃......
二、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
1.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当我们面临像高考这样的重大考试时,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常常会感觉“刚背的东西,隔一天怎么又忘了”、“明明复习了整整三遍,为什么还是有知识点很陌生?!”这时大家就陷入了一种“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错误信念中,一股无法抑制的焦虑怎么也驱赶不掉。
2.期望的重压:当我们处于高压之下,我们的身体会释放一种应急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多的时候,大脑会认为我们遇到了危险,然后让我们进入“战或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会有一系列生理反应: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加快……我们开始感觉慌乱、紧张,注意力也变得难以集中。
3.无限放大失败的结果:面对重大考试,每个学生都会有些担心,如果考砸了怎么办。对于考砸的恐惧,如果表现适度的话,可以成为督促我们认真备考的动力。但是,如果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