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中药界有“五味虽小然五味俱全”之说,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可慰养五脏。对于五味子,也许在生活当中,很少有人听说过。但对于搞中医的,五味子实属“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本是一种藤本植物,依附于别的树木而生存。五味子是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能补五脏,《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在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当中,一直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五味子是一种神奇而名贵的天然野生植物,是很有名的一味中药,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在一般只带有一、两种药味的中药材当中,实属独特。它“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甘味能补虚缓急;酸味能敛肺涩肠;苦味能降泄燥湿;咸味能软坚散结;辛味能发表行散。
五味子,顾名思义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在一般只带有一、两种药味的中药材当中,实属独特。五味子以其五味而能补五脏气养五脏。宋朝名医苏颂这样形容五味子: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见也,所以五味子由此得名。五味之皮肉,初酸后甘,甘少酸多,其核先辛后苦,辛少苦多,然俱带咸味,大约五味咸具之中,酸为胜,苦次之。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能对人体五脏——心、肝、脾、肺及肾发挥平衡作用。
作为药材的五味子,原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或“辽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中国药典年版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而南五味子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本草纲目》有曰“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故而,我平日临床只用传统正品,品质优良的“辽五味”,我觉得只有辽五味才蕴涵显明的“五味”,更有利于治病,而且所用“辽五味”必须先用粉碎机打碎,那样才能凸显五味之特色,便于配伍煎煮。细观成品五味子,其经过加工干燥后,通体呈紫红色或者红褐色,由于五味子鲜果皮薄汁多,所以干燥后果皮皱缩的很厉害,拿起一颗,能够感觉到果肉的柔软,掰开来看,会有一到两颗长得像人肾形状的种子,拿了一颗放在嘴里,马上就有一股酸味涌上来,渐渐地开始回甘,有苦味,还有辛味,还夹杂这一点点咸,开始咀嚼之后,一股辛辣的味道就十分浓烈的散发出来。
早在明代《本草纲目》就记载有“五味子,入补药熟用,入嗽药生用。五味子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所以,传统中医认为,五味子的功效非常强大,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作用,主治肺虚喘咳、津亏口渴、自汗盗汗、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五味子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有镇咳和祛痰作用。还有降低血压作用,能降低血清转氨酶,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有与人参相似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另外,中国科学家在五味子中发现抗艾滋病毒成分,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抗艾滋病药物。五味子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历史上很多名医都认识到了五味子可以养五脏之气,唐名医孙真人认为“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医学家李士财对五味子的养五脏之功效的阐述更为细致,他还把五味子誉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
记得台湾星云大师说人生有五味:童年是美味,青年是甘味,中年是苦味,老年是涩味,修行是禅味。如此解读,实属精妙。人生五味子,无非甜酸苦辣中有咸。想来星云大师也定是喜爱五味子,以至于才有如此通达之悟吧。
五味子性温,味甘、酸,归肺、心、肾经,适用于气津两伤,阴血不足,久泻不止等症。具体常用功效如下:
1、补益肺肾
五昧子可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常用于改善和缓解气虚津伤,体倦多汗,气短心悸,肺气不足或肺肾两虚所致的喘咳,或喘咳日久,肺气耗伤;肾气不固,遗精,尿频,久泻不止等症。
2、强健身体
研究表明,五味子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作用的少数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用来制造和运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
3、减压除烦
五味子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帮助人体缓解诸如冷、热、噪声、情绪超负荷等压力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故有助于提升工作能力、增强耐力和减轻疲劳的作用。
4、调节血压
五味子能调节血压,增强心脏功能,能兴奋呼吸,还能祛痰、镇咳,促进胆汁分泌,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五味子以果实入药,在日常生活中的服用方法也是比较多的,泡水喝是其中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所以,五味子是可以泡水当茶喝的,那么五味子该怎么泡水喝?五味子煎煮前最好压碎,药效更显着。正如已故名中医蒲辅周所说:“凡用北五味子,必须捣破,五味乃全。”可以取适量放入开水中冲泡。
附:五味子食疗方之五味子粥
材料:五味子10克、粳米克
做法:粳米洗净后,同五味子一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保肝、护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