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药食同源桂圆,一个被人们经常忽略滋补佳品

白癜风咨询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73945.html

桂圆有“龙眼”、“益智”、“鲛泪”等别称,因为它食物种子看起来圆润乌黑有光泽,种脐部位突起是白色的,看起来很像是传说中“龙”的眼睛,因为又被叫做“龙眼”。

在初秋果实成熟的时候采收,新鲜的龙眼肉肉质鲜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多余的桂圆可以烘干或者晒干去核留肉备用。

另外因为桂圆肉味道甜蜜性温,归脾而能益智,因此它就有了“益智”的称谓,《本草纲目》也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的记载。

对于龙眼肉,还有一段神乎其技的传说。就说在哪吒闹海那个时候,哪吒不仅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龙筋抽掉了,甚至挖了他的双眼。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个名叫海子的穷小孩生病了,哪吒便把龙眼让他吃了。随即海子在吃了龙眼之后不仅病好了,体质也越发健壮魁梧,活到了一百多岁才离世。而在海子去世之后他的坟上却长出了一颗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般的果子。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没有见过这种树,谁都不敢上去当第一个试吃的人。这时候一个饿急了的穷孩子只想填饱肚子,就没管那么多直接上去摘吃了。谁知道这个穷孩子啥事没有,身体也逐渐强壮了起来,从此之后人们就把这种果树命名为“龙眼”,人人都可以食用。虽然这个故事看起来有些荒诞,但实际上龙眼味甘性温,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补益脾气、养血安神,在中医里面属于传统补药。通常对于心脾损虚、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健忘、眩晕等,是很好地滋补良药。《本草求真》里面也有“龙眼气味甘温、多有似于大枣,但此甘味更重,润气犹多,于补气之中,又更存有补血之力。因此能益脾长智,养心保血,为心脾要药,是以心思劳伤而见健忘、怔忡、惊悸,俱可用此为治”的记载。心主血脉和神志,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着较大的关系。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以提供全身的营养物质。因此当人体思虑过度之后,就很容易劳伤心脾,随之出现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失眠健忘等病症。而龙眼甘温滋补,确实是补心健脾的最好用药。长时间体质虚弱、年老体衰的人群,通常都会有气血不足的症状,这类人群面色苍白或者是发黄,倦怠无力,而龙眼肉在补心脾的同时益气血,对这类人群效果友好。龙眼肉是补血药,可药食两用。根据其在现代药理研究,龙眼肉里面的某些成分能够降低血脂,可以用来防止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并且龙眼肉味道甘甜是剂良药,入药后也并不会感觉到苦口。除了泡水以外,龙眼肉还有很多药食同源的食用方法。

龙眼泡水喝法

龙眼茶材料组成:龙眼肉、枸杞子、红茶。将上述三味一起放到杯子里面,用开水冲泡后就可以饮用了。如果觉得味道单调,也可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加入适量的白糖来进行调味。这道茶饮除了用来滋补气血、益气安神,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补益心脾作用。龙眼肉和枸杞子都具有补血安神的功效,因此长期饮用的话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地保健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体质偏温人群不适宜饮用该茶。

龙眼红枣茶

材料组成:龙眼肉、红枣、黑木耳、冰糖。将上面讲到的四种材料一起放到碗里面,加入开水,放到锅里面隔水蒸煮半个小数左右即可。这道茶饮的补气养血、滋阴活血效果较强,因此更适合女性饮用。可以用它来调理更年期、贫血等症状。

龙眼食疗配方

桂圆红枣莲子汤食疗组成:龙眼肉、红枣、莲子、银耳、红糖。首先把银耳泡发,摘掉黄根之后,把前四味食材清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到锅里面加入清水进行炖煮。等到炖煮好后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了。其中莲子有通利十二脉气血,使气血通畅不瘀腐、滋养补虚的作用,而桂圆则有补血安神、补养心脾的功效,这剂食疗适用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气血不足、贫血等人群食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剂食疗最好当天食用,不要过夜后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龙眼肉杞子鲍鱼汤

食疗组成:龙眼肉、枸杞子、瘦肉以及鲜鲍鱼,适量姜片。把这几味食材清洗干净后一起放到炖盅里面加入清水进行炖煮,其中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用来滋补的良药;枸杞子味甘性平,可以养阴补血、益精明目;而鲍鱼干咸平,可以用来滋阴益精明目,这几味加在一起可以起到养血安神、宁心益智的效果。

龙眼肉的方剂配伍

归脾汤

该方子出自于《正体类要》,方剂组成:人参、白术、当归、黄芪、茯苓、远志、甘草、木香、酸枣仁、生姜、龙眼肉、大枣。方子里面的黄芪益气补脾,龙眼肉补脾的同时滋养心血、安神,人参、白术补益脾气、帮助黄芪益生气血,当归补血养心,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甘草补气调中,生姜大枣调和脾胃。这几味药材煎煮后去渣留汁服用,共同起到了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另外,龙眼肉虽然好处多多,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食用的。有湿阻中滞和胃有痰饮的人群是不可以吃的,包括温病初期和有上火发炎情况的人群也不可以吃。特别是孕妇、妊娠早期的人群,更是要远离龙眼,以免出现胎动以及早产等状况。并且龙眼肉的含糖量过高,糖尿病人群也不可以食用。

点击下方“经方典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py/9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