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缅怀先辈。恰逢清明,我去龙华烈士陵园中的革命公墓拜祭我的父亲,他是个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离开我们的四十年间,我对他的哀思和敬意与日俱增。
一、少年立志、投身革命
父亲原名李希白,年11月生于云南石屏。他自小聪颖过人,热爱读书,勤勉刻苦。16岁初中毕业后,独自步行千里到昆明,名列榜首考入东陆大学预科。
父亲少年时受到“五四”思潮的影响,他忧国忧民,初中时就在家乡发起组织了“青年阅读书报社”,与同学探讨救国真理。他十四岁,就走上街头,宣传演讲,声援五卅运动,后来在东大,更成了一个活跃分子。他先是加入国民党左派“政法派”,之后又加入党所领导的“中国济难会”。年加入共青团后,他发起组织“石屏旅省同学会”、文艺团体“明明社”,作为党的外围在昆明广泛活动。
年春,父亲到陆良县任教,实际担任县团委书记,参加云南有名的陆良暴动。他发展积极分子壮大组织,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教唱《国际歌》、《武装暴动歌》,年正式转为中共党员。当时云南地下党急需同中央取得联系,父亲便接受地下交通任务,取道越南、香港,只身到上海,在险恶的环境中,完成任务,带回了中央指示。按中央指示,新的云南地下党组织成立,父亲担任了团省委组织委员。不久,由于叛徒的出卖,白色恐怖笼罩着省城,地下党领导人都被敌人重金悬赏。在这紧急时刻,爷爷多次劝父亲回家,但父亲义无反顾,临危不退。
二、牢狱酷刑、磨炼意志
年12月,父亲不幸被捕入狱。敌人严刑逼供,用绳子拴住两个拇指,吊在大树上毒打,父亲只字不供,被关押五年零二个月。父亲在狱中倍受磨难,但他始终坚守党的秘密。
家人担惊受怕,父亲的老祖母受惊去世;爷爷因误听儿子被枪决,得了怔忡之症;在狱中他收到妻子的信才第一次见到未曾见面的女儿的照片……这一切都在割裂着他那颗破碎的心。但是,他在给某个劝他悔过的朋友的信中说:“头可断,血可流,悔过书不会写。”他在《狱中寄父》中写道:“父亲,你的儿子终不肯做新社会的刽子手,造孽者,终不肯把阶级拍卖。”爷爷因为儿子不悔过,决心再不到狱中看望他。这一切都没有动摇父亲的决心,他把囚禁当作磨砺意志的考验,不断地读书、写信、写日记、写囚诗,还为反对典狱长克扣囚粮发动难友一起斗争。
三、坚定信念万里寻党
年5月,在爷爷和袁嘉谷先生等的营救下,父亲提前脱离樊笼,却失去了组织关系,他就一面找党组织,一面独立作战。出了牢房来到楚雄,将原名希白改名为子坚,是为了能够常听到“子坚、子坚”的叫唤,不忘坚定信念、崇高理想。他组织青年一起学习《资本论》,带领同学秘密阅读马列主义书籍,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这些青年或奔赴全国各地,或在当地成为革命的骨干。当时在昆明女师的胞妹李莹在哥哥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参加了战地服务团,并和一批同学冲破家庭婚姻的阻力北上抗日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父亲几次找党组织没有成功,便下决心北上找党组织。他对爱妻感情极篤,对幼女爱怜极深,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抛妻别女,于年背井离乡,历经艰辛,前往重庆《新华日报》寻找党组织,经武汉、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延安,进陕北、公学和中共党校学习后,挺进敌后抗战。
年1月经中央组织部审查批准,重新入党。六月,在延安参加中央南方委员会云南会议,向党中央写的一份题为《云南问题》的一万七千八百字的报告。这份报告,全面分析当时云南的社会状况和特点,内容丰富,文笔犀利,是研究三十年代云南的珍贵史料。
同年7月,东渡黄河天险,穿越同蒲封锁,深入太行滹沱敌后,七进七出长城内外,反扫荡,打游击,筹粮草,搞土改。年他为边区编写出《宪法研究大纲》,年,他在曲阳机智地缴获日寇扫荡边区的计划。
四、历经磨难、不忘初心
父亲数次运动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父亲却从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怀。“烈士塔前我未名,续踏血迹沥赤心”“我无私时正通红,继续革命志如初”。他一心向党,坚信共产主义理想的高风亮节跃然纸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完,正要实事求是写出回忆同战友们一起斗争的篇章时,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由于历史的原因,时代的背景,父亲的道路,峰回路转,很坎坷!终其一生,没有高官厚禄盛名,但和许多普通共产党员一样,无论是在监狱、在战场、在“牛棚”,都默默地工作着。在说党史党风、讲廉政、反腐败的今天,重读他的遗诗遗文,泪眼濛濛,斯人宛在!
父亲从不居功自傲,他的经历也从不对我们子女谈起。现在,我们永远无法知道那些战斗岁月的日日夜夜了,就是这些史料,我们都是从别人的回忆和他在文革时严厉批判自己的检查交待中,从字缝中捡出来的。父亲总是在政治上关心教育我们,“老老实实做人”是教育我们的“口头禅”,总是对我们说,不要怕吃苦,要敢于到革命的大风大浪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我们到农村去锻炼,就写诗勉励我们“立志海涯迎巨浪,任何困难踩脚下”;当我们对他在文化革命中受到迫害表示不满时,他就教育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运动,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在他身上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高度的党性。他身上许多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现在我们五个子女都已成长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他的言传身教、日常一点一滴对我们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今年是建党百年,全国正开展学党史讲党的故事,我一定会把父亲的故事讲给孙辈们听,让孙辈们牢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教导。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感受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强大的信仰力量,体会到我们党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忠诚的党员才能发展壮大,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学习父亲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传承父亲的遗愿,为他奋斗一辈子的革命理想,贡献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振兴中华,继续奋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