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人口日益增长和老龄化加剧了这一疾病的流行,从年到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几乎增加了两倍。
中国成人发病率究竟如何?BMJ发布中国大陆31省数据!近期,BMJ[4]发布中国大陆符合ADA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的结果,这项由滕卫平教授、单忠艳教授团队主导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年至年来自中国大陆31个省名18岁以上的参与者横断面数据,分别参照年ADA和WHO标准对糖尿病的患病率以及不同地区、性别、种族的糖尿病患病率进行评估,并且对糖尿病的认识、治疗和控制情况进行评估。
参照ADA标准,糖尿病患病率更高,且城乡无差异;
男女种族区域有差异,城市老人意识强!
在亚组分析中,男性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更高,并且无论男女,50岁以上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更高。
糖尿病患病率存在区域差异,患病率最高的是北方,其次是西南、东北、南方、中部,东部和西北部,31个省中贵州总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2%,内蒙古为19.9%。
这项大型全国性调查表明,年11.2%的成年人(根据WHO标准)或12.8%的成年人(ADA标准)患有糖尿病,因此,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1.亿人(男性万人,女性万人)。综上所述,糖尿病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赵进喜主任提醒:糖尿病高危人群要做到“四早”,即: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糖并非唯一的重点,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同样需要重视。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分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糖尿病并发症和合并症,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症合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等。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北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赵教授作为该学科带头人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领先经验、独特优势,如广大朋友想了解更多可与工作室联系。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消渴病是热伤气阴所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或尿有甜味、乏力或体重减轻为典型表现的病证。
其发病与体质因素以及饮食肥甘、情志失调、劳倦等多种因素有关。久病络脉瘀结,可继发胸痹心痛、中风偏瘫、水肿关格、视瞻昏渺、痿痹脱疽等多种病证。
早在宋代朱瑞章《卫生家宝》则首先指出消渴病可变生“脱痈”。祝谌予教授则主张分型辨证,并创活血化瘀治法。吕仁和教授在继承《内经》基础上,则主张分期分型辨证,提出了消渴病继发病证络脉“微型癥瘕”形成病机,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针对消渴病血脉瘀阻证,表现为胸闷心痛、偏身麻木,甚至偏瘫,肢体麻痛,肌肤甲错,妇女月经不调,经血有血块,口唇色暗,舌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治当活血化瘀,可用桃红四物汤、桃核承气汤、大黄蛰虫丸等方。而消渴病久病血瘀,则多为络脉病变,热伤气阴,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俱虚基础上,热结、气滞、痰湿、血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互相胶结,常导致络脉瘀结,成为多种继发病证发病的基础。心脉瘀阻,即为胸痹心痛、心悸怔忡;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即为中风眩晕;肾络瘀结,“微型癥瘕”形成,肾体受损,肾用失司,即可见水肿、胀满或生关格危候;肝肾亏虚,目络瘀结,加以肝火上炎,灼伤目络,即可成视瞻昏渺。
肢体络脉痹阻,气血不能布达于四肢,即可血痹、痿、厥,甚至发生脱疽之变。治疗在强调益气扶正基础上,应该重视活血通络、化瘀散结,可酌加水蛭、土鳖虫、地龙、僵蚕、炮山甲以及鬼箭羽、鸡血藤、海藻、牡蛎等。
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独具优势。
视频揭秘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经过系统治疗蛋白尿能转阴吗?
1型糖尿病,胰岛素配合中医药治疗有优势!
竟然只有20%的人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如何早期发现并发症肾病避免尿毒症的结局呢?
病例分享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用药半个月肌酐恢复正常
赵主任节目速知:别让糖尿病搭上心脏病!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独具优势
门诊实录
75岁老人20年糖尿病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的秘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