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中写到,秦可卿身体不舒服,王熙凤来看她,秦可卿说道“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象克化的动似的”。
01名称由来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河南为其道地产地及主产区,称怀山药。山药古称薯蓣,因避唐朝代宗李豫名讳而改为“薯药”,到了宋代,又因避宋英宗赵曙名讳进而改为“山药”,从此沿用至今。
02应用广泛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山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言其可“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言其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药品化义》言其“补中益气,温养肌肉”。
山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多糖、尿囊素、黏蛋白、脂肪酸、皂苷等多种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脾胃功能、护肝护肾、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秦可卿得病是因为忧虑太过,损伤肝脾,吃“枣泥馅的山药糕”是对症之举,方中大枣和中安神,山药健脾补肾,对她“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有治疗作用,秦可卿吃后,“倒象克化的动似的”,说明方已对症。
03药食两用好处多
山药作为药食两用品,历代名人多用其制作食品进行保健。
①北宋名臣王旦晚年病重,宋真宗曾“御手调药,并薯蓣粥为赐”。
②清光绪年间,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在宫中,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太医李德生率领众太医去会诊,认为是脾胃虚弱所致,开了由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组成的处方: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做成糕点食用,几天后,慈禧病状完全消失,食量大增。
③宋美龄注重食疗,尤爱吃以山药泥、黑菌为馅料的素饺。
04山药食疗方
枣泥山药糕
原料:铁棍山药克,红枣15个,白糖(可不加)、糯米粉、水适量。
做法:
①铁棍山药去皮蒸熟,红枣蒸熟去皮去核。
②二者均用勺子压成泥状。
③山药泥过筛。
④把白糖用少量开水化开,分次倒入山药泥中,和成山药面团。
⑤将山药面团分成若干个小剂子,捏成面皮,包入红枣泥,收口。
⑥在炒熟的糯米粉中滚一圈,放到模具中成型即可。
薯蓣(山药)粥
原料:生山药、小麦面粉各-克,葱、姜适量,红糖适量。
做法:
①将山药去皮,洗净,切为薄片,捣为泥糊状,放锅中煮沸。
②下小麦面粉调匀。
③再放入葱、姜及红糖等,煮成粥糊。
功效:服后可养心气,健脾胃。适用于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自汗盗汗,脾胃虚弱,虚劳消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入痢,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等。
珠玉二宝粥
原料:生山药、生薏苡仁各60克,柿霜饼24克。
做法:
①将生山药、生薏苡仁捣碎,加水煮至烂熟。
②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成粥状即可。
功效:服后可健脾养阴润肺。适用于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