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时光
品读/分享/科普/领悟
品质阅读,时光雕刻;总有一些文字触动心灵。
小编
推荐
许永智
中医外科学
25-菊花宝典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富裕,加之饮食结构和作息节奏的改变,肛肠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先人所说的“十人九痔”,在当下算是完美地应验了。宝典将从便秘作为切入点,教授大家平时怎么呵护自己的菊花。
便秘,常见吧,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更是家常便饭了。但是,切记别让便秘“堵住”了你的幸福。就像现在人上个厕所就“纠结”,就好似找不到出路,这是便便堵住他们的幸福。形象地说,便秘就像是福州六点的工业路。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人们就像个“怒路族”,说白了就是堵得难受。各种负面情绪,不停“蹂躏”我们本来拥有的幸福。究其“元凶”主要集中在下消化道,尤其是大肠,大肠肌肉蠕动能力差、肌肉缺乏弹性都会导致便便的“堵车”事件。事件的频繁发生就容易导致道路的奔溃,如: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等一系列毛病就会接踵而至。所以,我们不能马虎对待,但也不用过度紧张。
现在就来学习一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方针,一手抓生活习惯、一手抓食补保健,但两手都要硬抓。
第一手:改善生活习惯。首先要用养成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每日早睡早起;养成每天定时便便的习惯;如果遇到排便困难,也别久蹲;尤其是排便的时间,最好控制10分钟之内,养成便便不玩手机习惯;早晚按摩腹部,左10圈右10圈;适时的身体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劳逸结合。
第二手:坚持食补保健。多食五谷杂粮或者根茎类的食物,例如:红薯、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肠道的蠕动和便便的排出;多食清淡素食,如:豆制品;可以早餐适当摄入牛奶这种天然的缓泻剂;每天坚持最少3菜2水果;多喝白开水,既可以润肠通便,还能排毒去油哦。
总之,肛门,这朵“菊花”,也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呵护的。
26-人生半世枕,睡方胜仙方
中西医结合临床
刘国平
药枕:中药和枕头的结合,适宜的药枕有利于全身放松,保护颈部和大脑,促进和改善睡眠,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年发掘的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尸体手中握有两个香囊,内装有药物,另外在椁箱中发现四个香囊、六个绢袋和一个绣花枕,内中均装有辛夷、花椒、桂皮、佩兰、嵩本等药物。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荞麦、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同作枕、至老明目。”不同的药材制作的药枕功效不一。
1.荞麦枕,荞麦皮,甘凉,入脾、胃、小肠经。收敛汗液,清热散风,安神。适合热证的神经衰弱者使用。
2.蚕沙枕,晚蚕沙,甘辛,温,入肝、脾经。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定痛。防止婴幼儿风疹、瘙痒、目赤,也用于湿气重、胃口差,风湿痹痛,腰脚冷痛。
3.菊花枕,菊花,甘苦,凉,入肺、肝经。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可清肝火、明目,适合脾气急躁、口苦咽干者使用。
4.绿豆枕,绿豆,甘凉,入心、胃经。能清热解毒,解暑利水。适于阴虚内热体质的人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使用,还可用于高血压及眩晕、小便不畅等症。
市面上的药枕价格较贵,良莠不齐,自制药枕简单、放心。
药枕大小:建议药枕的长度为50cm,宽15-30cm,高5-10cm,若做得比较薄,可以垫在普通枕头上面。
药袋制作:选择合适药材,采用晾干或者阴干,要分清药材是不是需要粉碎等。药材颗粒大小以颈部舒适度为标准,混匀之后放入棉质的药袋中。布料材质:选用松软、透气良好的棉布,千万别用化纤、尼龙类布料,注意布料的干净卫生。药枕通常选择1-2种材料就好,以缓解疲劳、助眠安神为主。若有慢性疾病患者,有几种简单的药枕作为参考。
1.决明菊花枕:决明子克,白菊花克,适合清火去热,养肝明目。
2.菖蒲薄荷枕:菖蒲、薄荷约需克,适合缓解疲劳,益心安神。
3、养发乌发枕:首乌藤20克,葛根12克,生地、蝉衣、辛荑花、当归、仙灵脾、紫草、菟丝子各10克,适合养护头皮,促进毛发生长。4、助眠安神枕:菊花、夏枯草、酸枣仁、决明子、远志、石菖蒲等药物g,适合清心养肝,明目安神。药枕禁忌事项:1.过敏体质者、毒性药物禁用。2.药不对症不能使用。3.药枕填充物为植物,易生虫发霉,强烈建议至少一月晾晒一次,有条件时常替换枕芯。不然易引起过敏之类呼吸道疾病。
中医常说“一世人生半世枕”、“不觅仙方觅睡方”。药枕常伴我们身边,选择合适的药枕,也是选择了一个健康的生活。
中西医结合临床
甘羽茜
27-关于“血脂”的二三事
作为耳熟能详的“三高”巨头之一的“高脂血症”,想必是无人不晓,但那可不是什么好名声,那其究竟有什么危害令千夫所指呢?
医院检查血脂项目,报告内容包含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项目。其中,以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通俗来说,如同铁管上的铁锈,下水道里的垃圾,这些坏的胆固醇长年攀附在全身各个血管,如果是心脏或是大脑的血管蓄积过多的斑块,堵塞了血管则会引发心梗,脑梗等严重后果!而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血管壁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如同管道清洁工,HDL-C的水平与ASCVD发病危险呈负相关。
血脂高不是胖的人才有的吗?确实,高脂、高能量及高糖饮食容易导致造成一个人的肥胖及血脂升高,这就告诫我们得少吃高动物脂肪及高糖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及植物油类食物,少食动物内脏,多食鱼类,粗细粮搭配,提倡低盐及高纤维素饮食。并且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min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锻炼方式。
除此之外,高脂血症还见于代谢性紊乱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等,又或者是由于饮酒、吸烟、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能够导致代谢紊乱的原因。好比“过劳肥”亦或是“喝口水都胖”的体质,实质是因为各种压力、负面情绪或者合并其他疾病导致了身体代谢功能紊乱所致。
但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以及除外其他疾病,却还是查出了高脂血症,那么,这种原发性的高脂血症则可能是你的基因出了问题:由于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导致,有显著遗传倾向。同时总胆固醇受年龄、性别影响,其水平随年龄上升,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而绝经后女性反较同龄男性高。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先天的基因缺陷,也不能逆转时间的流逝。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控制情绪以此预防血脂升高。不过,即使作为基因变异的“天选之人”,医学发展至今也还是可以“逆天改命”的,降脂药物也已发展得比较成熟,能控制好血脂才是重点。正如中医所倡导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重视高脂血症,并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ASCVD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28-神奇的脉诊
中医外科学吴小云
中西医之争由来已久,微博名人、北京积水潭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曾公开表示“中医是伪科学”,并出5万奖金发起挑战,以随机盲法测中医脉诊准确率能否超过80%。也常常有病人一边质疑脉诊,一边惊叹脉诊的神奇,在就诊时不肯提供任何相关诊疗信息,就让中医医生把脉看病开药。让我们一起揭开脉诊的神奇面纱。
中医门诊诊室:
医生:你好,请问有什么不舒服的吗?
患者:听说中医把脉很准,医生你先帮我把把脉,看看我什么病?
医生:好吧,那我们先把把脉……最近心情不好,经常生气,睡不好,吃不香……
患者:医生你说的都对,再帮我把把脉啊。
医生:我们中医看病呢,是一个整体的过程,讲究望闻问切,把脉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脉象反应了很多的疾病信息。此外,我们也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获取更多疾病的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现在你能具体告诉我哪里不舒服吗?
患者:好的,我最近……
脉诊科普时间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看病的重要依据。切诊即脉诊,是通过切按患者的脉搏来获取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信息,为临床诊疗疾病提供依据。中医把脉,把的是什么呢?就是脉搏。脉象则是医生用手指指腹感觉出来的脉搏的形象,包括部位的深浅、速度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中医认为脉管是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而气血运行与全身脏腑密切相关,因此脉的跳动反应的就是人体气血、全身脏腑的运行状况。通过体察脉象的变化,医生便可以了解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等。西医则认为脉搏是人体循环功能的体现,脉象会因循环系统的改变而不同。由于循坏系统和身体各个内脏都有密切的关系,人体的生理或者病理变化也都会给血液循环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脉象不单单反映循环系统的变化,也反映其他内脏的变化。
脉诊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辉煌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自古以来,所有卓有成绩的名医们无不精通脉诊。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通过把脉来感知病人全身的经络、器官、气血循环是否正常。好比一个有经验的音乐家去听一场专业的交响乐演奏,指挥、节奏有没有问题、哪一种乐器出现纰漏,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脉诊是中医思维的体现,也是现代医学循环理论研究的新出口,历久而弥新。
中医内科学陈嘉嘉
29-你真的知道如何食疗吗?
“上火喝凉茶”、“喝酒加枸杞”、“贫血食红枣”、“掉发何首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食疗养生信息充斥网络,事实上,在信息的传递中,很容易出现断章取义之弊,甚至其源头本身就缺乏中医理论指导,而冠上中医之名,误导了许多人,今天一起聊聊食疗这回事。
1、什么是食疗?
食疗是指将防治用药融汇于饮食生活之中,既发挥药物的功能又得饮食的滋味与营养,相得益彰。简单地说,就是健康养生又好吃。
2、药膳可以随便吃吗?
“有病?吃点药膳吧,反正没什么副作用。没病?吃点药膳吧,强身健体。”这样的话是不是很常见。药食同源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盲目地食用会适得其反。
年,浙江东阳一男子连续服用何首乌一个月,导致肝功受损;
年,云南众村民食用草乌炖猪脚,引起27人中毒,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
年12月底,龙岩市一对夫妇在家饮用自己熬制的中草药后出现中毒症状;
……
3、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运用食疗呢?
这就要知道下面几个小知识:
(1)不是所有的药材都可以用来入药膳。比如上述的乌头类药物未经正规炮制少量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长期泡甘草喝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中医讲究因人制宜,食疗时同样需要辨证施治。比如不是身体虚就用人参补补,阴虚的人食用反耗阴津,使症状加重;这里要重点提一下,部分患者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等症状,判断是上火,凉茶灌了一肚子,到头来胃不舒服,症状也没缓解。实际上,这些症状确实提示有“火”,但是还需认真分析是实火还是虚火,就算是实火,也不能一味喝凉茶,需顾护中焦脾胃。
(3)须适量而行。中药存在副作用,只是相对比较小,中医讲究中庸之道,凡事适度而行。譬如红枣,研究表明,单吃红枣补血效果甚微,吃多了还会导致胀气腹泻;阿胶确能滋阴,然食用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火气亢盛;豆制品可以补钙和补充优质蛋白,摄入过多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造成其损伤。
针灸推拿学高诗晴
30-百病多由痰作祟,祛痰要穴——丰隆
“医生你看我舌苔这么厚,是不是湿气很重?”,“医生我每天都觉肢体酸痛,睡不醒的感觉,怎么办?”“医生,怎么做才能减肥啊”,“医生,医生……”因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福建省就像是一块浸了水的海绵,再加上现代人饮食多喜辛辣刺激重口味的食物,故而大多来就诊的患者或多或少都有湿气重的病理表现。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听闻患者问“湿气重”该怎么办,甚至因“湿气重”来就诊。
一、痰湿体质
中医认为“湿聚成痰”,当我们湿气聚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成为有形的“痰”。“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湿体质者的表现多种多样,最典型的特征是形体肥胖、嗜睡不醒,反应迟钝,皮肤油腻,四肢浮肿,关节疼痛,肌肤麻木,妇女白带过多,大便稀软,小便浑浊等症状也是痰湿体质者的特征。而目前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肥胖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相关性。
二、祛痰要穴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自己在家如何徒手祛湿。向大家介绍一个祛痰湿的要穴——丰隆。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李时珍曾指出凡与痰相关的疾病都属于丰隆穴的治疗范围。丰隆穴位于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这个穴位较周围其他部位敏感,按压时感觉较为酸痛。丰隆穴可以治疗的病症有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腹泻,水肿,肥胖,下肢痿痹等。自己在家每天按摩1-3分钟,就可以达到祛湿健脾的功效。
31-《如懿传》里的养生法,你值得get!
中医内科学
阮怡
近来《如懿传》在网络和电视上演得如火如荼,高颜值的演员、精湛的演技、精彩曲折的剧情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作为一部鼎鼎有名的清宫剧,剧中当然是少不了我国历史悠久而灿烂的中医药文化,大家看剧时肯定对剧中频频出现的中药感到好奇,不禁会问这些中药到底有什么功效?我们现在能否借鉴使用?那就让我来为您科普一下:
生姜:
高贵妃见不得如懿和海兰之间友谊的小船越来越牢固,便设计陷害海兰偷了红萝炭,如懿舍身救海兰,在雪地里受了寒,回到宫中即服用了姜汤。
惢心:主儿赶紧喝了这碗姜汤驱驱寒。
如懿:喝了这姜汤感觉身上暖和了不少,效果咋这么好呢?
惢心:主儿生姜虽然常作为一种常见的佐料而被大家熟知,但也是一味中药,其性温味辛,为发散风寒之药,若是受了风寒、涉水淋雨后可用生姜煮水后服下,同时生姜为“呕家圣药”,对于也胃寒呕吐颇有效果咧!
如懿:这大冬天的免不了会受点风寒,给咱们延禧宫常备着点。
艾叶:
太医看过海兰后说是寒邪入侵,惢心给其送去艾叶服用。
海兰:咳、咳、咳,惢心替我谢谢你们主儿。
惢心:海主儿注意身体要紧,《本草纲目》里说了“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服之可以暖气血而温经脉,但是有小毒,故需注意剂量,大家伙平时也用这做艾灸,能够温煦气血、透达经络。望海主儿早日康健。
大血藤:
有人诬陷如懿用荷包里的白花丹使枚答应毁容,而海兰之前已用大血藤粉换掉荷包内的白花丹,使如懿免了一场灾祸。
皇后:海兰,为何用大血藤粉对换白花丹?
海兰:奴才给如懿姐姐用的白花丹都是次品,故换之。大血藤有活血化瘀、祛风湿通络止痛的功效,广泛用于因风湿引起的关节、腰腿疼痛、关节不灵活等。
齐汝:大血藤有活血的作用,孕妇需慎用。
此次科普终。剧中出现的中药之效不一定如剧里所说,大家在看剧时可以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探索其他中药的用处,分辨出台词的真假。学习、休闲两不误!
中医外科学
王杰明
32-发生在我身上神奇的中医故事
发生自己身上的故事。一次打球中不小心崴了脚,即感明显肿胀疼痛感。当时不以为然,遂按往常做法红花油涂抹几日便能见效,一周多不见好转,走路不利索,还有点刺痛感。于是把症状告诉母亲后带我找到一老人家,听说苦练手法几十年。看一般的崴脚扭伤实在了得!当我见到这位“大师”时,内心也是充满好奇。问道,“奶奶你是怎么帮助治疗这么多崴脚患者,能传授一下嘛”。奶奶也是豪爽,一边摸着患处一边说,“你看,这是你崴脚后肿起来的部位,坐落凸起着瘀紫脉络,因血瘀无法疏通,且你这已扭伤这么久才过来看,久了恐怕会伤筋动骨。目前肿势迟迟未消退,这会就应该活血药物配合推拿按摩活血散瘀。另外我还要给你拨筋,把盘曲混乱的筋脉理顺疏通自然脚上就舒服多了”。看着涂着风油精揉搓按摩一气呵成,有条不紊,大拇指坚实有力揉散了盘曲的静脉,抹平了内心的疑惑。5分钟后,让我试着下床走两步,初以为是风油精的清凉镇静作用暂时忘记了疼痛的感觉,休息几天后,脚上胀痛感确实好了差不多又能活动自如了。
不禁细想,生活中的脚踝扭伤随处可见,看看我们华夏的祖先如何在跌打损伤上大有妙招?首先刚受伤的情况下,停止活动马上检查受伤情况,看看是否伤及筋骨,如果伤后迅速肿胀剧痛或有骨头异响可能伤及筋骨,需重视立即送医。一般脚踝扭伤可轻轻抬高患肢,目的使血液向心脏回流不至于血液快速瘀积患处,当肿势还未出现时可准备一盆冷水冷敷,目的是减轻局部充血血肿,可以暂时镇痛、消肿作用。在伤后第一天内,很多人存在些误区,想着尽快揉搓、热敷、强迫下地行动,这样势必造成血管的破裂渗血从而加重后面的肿势和疼痛。正确做法是伤后一天,肿势出现,再用热水或食醋浸泡患处加速血液流动,促进周围瘀血散开。这里应用到中医里“血遇热则活,遇寒则缓”的原理。等肿势不再扩大差不多是第两天后,这时候可以用揉法或针灸点刺出血,以肿处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揉散,配合云南白药喷剂,红花油,刘寄奴草药等活血化瘀药物,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中医里也讲“菀陈则除之”,意思是局部瘀血用点刺放液的方法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中医的妙招是否似曾相识,小时候阴囊红肿热痛老妈用草药包好,脚底长疮老中医神奇拔毒膏一剂见效,还有肩关节错位大叔正骨回位等历历在目。不得不说我大华夏的中医如此神通广大,你有没有亲身受益过呢?
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