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先天之精,既关乎寿命,又关乎健康,故肾不可不养。按五行之理,冬天水旺,入通于肾,故冬天由肾主时,冬天亦是养肾的好时节(此理亦可推及他脏: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天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养肾即是养阳气之敛藏,使不妄动妄耗。
解剖学的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但中医所讲的肾,不完全是解剖意义上的肾脏,还包括脑、髓、生殖、造血、免疫系统的一些器官及功能。
1、肾不可伤,伤则必重。
若需养肾,先要明白哪些情况会伤肾。特别是我们要懂得养生,并重视养生,否则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会伤损肾精。
一则,身心过劳,耗伤肾精。
肾中所藏的精既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亦源自后天脾胃运化之精。若身心劳倦,则先后天之精皆伤。
体力过度劳累初则损阳,再则损精。如马拉松长跑、铁人三项等运动都过度耗伤肾阳肾精,不利于健康。
营于名利,心神劳累,亦伤肾精。肾主髓,脑为髓之海,若过于用脑劳心,则渐伤髓海,此亦属伤肾。
大多数时候我们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健康。因此,健身要适度,不可过度。一般来说,运动可生阳,天冷时动一动会暖和一些,但若过度运动,则不仅不会生阳,反会耗阳,那就会越动越冷了。若反复持续大量运动,阳气伤损到一定程度,则会伤损肾精。
岂不见那些马拉松、环法自行车赛的运动员个个都是瘦瘦的,即是运动过度、耗伤肾精之征。
名利不可不追求,但亦需量力而行。若过度追求名利,使心神疲乏,则虽得名利而肾精亦伤,反为不美。何况,纵然有了名利,亦需健康的身体去享受这成功的喜悦。否则,健康不再,名利再多又有多少意义呢?
二则,相火妄动,扰动肾精。
见美女而心起邪念,或看黄片,或思淫欲,即会导致相火妄动,扰动精宫,虽未见其伤,而肾精暗耗,最不利于健康。
再者,见他人之财富地位而心生羡慕,这本是人之常情,亦是人生进取的动力。但若沉浸在羡慕之中而不知节制,则亦属相火妄动。
故年轻人需努力培养正念,安心神,止邪念,修养得一身浩然正气,自然相火不妄动。另外,若相火妄动不能节制时,可吃些苦味的食物或中药,如苦瓜、咖啡、黄连、黄芩等。苦可坚肾阴,又可泻心火,既可清火,又能补肾。
三则,房事过度,暗耗肾精。
房事需有节制,则既可爽神,又可健康。若房劳过度,最伤肾精,甚至可短寿而亡。古人早有明训:醉不可入房、天气剧烈变化不可入房、四时节气变化之日不可入房。若贪图一时之享受而不知持养,则伤肾损精,后悔莫及。
特别是冬天,阳气敛藏于肾水之中。此时若过度房事,使敛藏的肾精外泄,年轻时或不觉其伤,反觉其爽。或久久耗精,中年之后即迅速出现肾衰,或精神不振,或记忆力减退,或头发早斑,或腰膝酸软,或手足冰冷等等,皆属肾精伤损之征。
四则,久病及肾,由表入里。
邪气侵袭,初则在表,多属三阳,若正气抵抗不足,则邪气会内陷,进入三阴层次。或者,若少阴阳气不足,邪气亦可能从太阳直入少阴。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邪入少阴,或入心,或入肾。入心则心慌、怔忡;入肾则腰软而尿见精浊。
再者,正气充足,则初病尚轻,亦可速愈;若正气虚弱,病邪久久不退,渐而入肾,则症状加重、缠绵难愈。邪之入肾,则会伤损肾气;而肾中精气不足,则祛邪无力,导致病情难愈,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久之必陷入不治。
2、养肾补肾的方法
一则,肾在味为咸。
咸伤肾。过咸饮食会伤损肾精,导致精亏于下,而虚火上浮,即成高血压、中风等症。
骨折后需忌盐,因肾主骨,骨既已折即不可再伤肾。推之,所有的骨病,包括骨结核、骨癌、骨质疏松等,都需忌盐或少盐,这样治疗效果才好。
即使尚未见肾伤,平时饮食亦需少盐。现代研究认为每人每天食盐不可超过六克,这个量不好把握,但总需注意不吃过咸的食物。
有人说,若做的菜或汤太咸,那我加些水再喝完,是不是会好些。这样做其实没有意义,因为进入体入的盐并没有少。
久病重病患者最需忌咸,需以清淡饮食,慢慢调理,并配合喝五谷粥,自可痊愈。并且,凡属肾病,如各种急性或慢性肾炎、肾衰、肾功能减退等等,都需忌盐至病愈。若不能忌盐,轻则病情缠绵难愈,重则导致不可预计的恶果。现代研究认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能吃太咸的,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其实这也是咸伤肾的体现。
中医认为,若邪气入肾,其病状多表现为腹部胀大、下肢肿胀、身体沉重、喜睡、骨痛等。再者,若属肾阴虚,则表现为目眩、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颧红口干、头晕耳鸣、遗精、女子梦交等症状。
若属肾阳虚、则表现为精神疲惫、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阳痿遗精、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等症状。凡有此类症状,皆需注意少吃或不吃盐,以免过度伤肾,影响病情康复。
中医认为:甘胜咸。甘味可缓解咸味的泻肾效果。肾虚之人,不妨适当吃点味甘色黑之物,可利用甘胜咸的功效以取得补肾效果。其实“黑五类”等养肾食物多属味甘。
二则,肾在志为恐。
恐会伤肾。恐则气下。人遇到恐惧时,往往会出现下肢酸软,几乎站不起来,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恐伤肾的表现。
肾不容易养好,需努力避免伤肾。因此,容易出现恐惧的事情需尽量避免。
比如,不要一个人走夜路。夜属阴,特别是在山林中夜行,若人体阳气不足,则易受夜之阴气侵袭而生病。若心中存有鬼怪,在夜里行走会自己吓唬自己,更会伤肾伤精。特别是夜里一个人经过坟地,最属养肾的大忌。
有人恐高,若站在高处下望则下肢发软。如此则尽量不要站在太高往下看,以免因恐惧而伤肾。比如上数百米的东方明珠,恐高的人最不宜去。
恐怖片很是流行,我非常不能理解。把自己吓得不敢关灯睡觉,不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这又何必呢。看一次恐怖片会形成多年的恐怖记忆,每逢黑暗或一个人睡觉则恐惧,如此会让肾精一直暗耗。
有人喜欢听鬼故事,甚至讲鬼故事。把别人吓得一愣一愣地,自己觉得非常刺激,岂不知因听了鬼故事而心中产生恐惧,如此亦能伤肾伤精。孔子为什么“不语怪力乱神”,我想怪力乱神属于虚妄之事,既伤肾气,又无益于人生进取,何必要说呢。
有人喜欢吓唬别人,先藏在某个角落,等人走过来,突然跳出来吓人;或者,穿着鬼怪的衣服在晚上跳出来吓人;甚至医学院里有学生躺在尸体解剖室里,乘人来学习里突然坐起来吓人,如此等等,为了自己寻求刺激而伤损别人的肾精,十分不应该。人受恐惊,轻则心神不属而心慌心悸,重则胆破肾虚而致昏迷、死亡。
中医认为:思胜恐。大家还记得杯弓蛇影的寓言吧,这就是思胜恐的案例。搞明白了就不害怕了。
三则,肾在液为唾。
唾液由肾中精气所生。唾液得肾气而最有助于温肾。
平时闲暇可轻轻扣齿72下,然后舌头在口腔内左右各搅动12下,慢慢会产生口水。然后分三小口慢慢地咽下,以意念把口水导入丹田之中。如此做法最可养生,且有助于消化。
吐口水是坏习惯,乱吐唾液既不卫生,又伤肾气。
唾液不吐可以滋养肾气,吐之则伤肾。古人讲:远唾远伤,近唾近伤,不唾不伤。小时候无知,与小朋友们比赛看谁叶唾液吐得远。现在想想,这可不是个好比赛,至少会伤肾。只是小儿肾气健旺,不觉其伤而已。
再者,从中医来看,远唾损气,多唾损神。因为唾液为肾之液,由于心主藏神,精能化气生神,故多唾远唾会导致肾中阴精损耗,即可损气、损神。
唾液与痰不同,若口中有痰,则需吐掉,此与吐唾液无关。
四则,肾在色为黑。
黑色养肾。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的说法,认为黑色食物有防衰老、保健、益寿、防病、治病、乌发美容等独特功效,其实就是黑色入肾的体现。
养肾,可多吃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枣、黑米、黑木耳类黑五类食品等。再如中药里黑色的多有补肾敛肾之效,如熟地、桑葚、鹿角胶、制何首乌等。
另外,黑巧克力亦有养肾之功。现代研究认为其能抗氧化,大概亦是养肾之功效表现吧。且认为巧克力越黑,可可含量越高,其抗氧化作用也越强,尤其珍贵的是完全无糖的纯可可棒。
另外,在欧洲超市里有卖黑莓、蓝莓、覆盆子等做的果汁饮品,其色黑,其味甘,有不错的补肾效果。
乌骨鸡其骨色黑,入肾,用乌骨鸡炖汤,最能补益肾精。古有成药乌鸡白凤丸,即有养肾调经之效。
养肾之法极多,以上不过略举其要。
再有:久睡会消耗肾中精气,故养肾需忌久睡;亥时睡觉可养肾;齿为骨之余,健齿可养肾;肾其华在发,故养发可养肾;肾在窍为耳及二阴,平时搓耳或按摩阴囊及睾丸周围,即有养肾之功;
怡养心神可使心火不妄动,则肾精自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精血相互转化,伤血即伤精、伤肝即伤肾;肾主水而水性寒,寒又会伤肾,故养肾需保暖防寒;如此等等,都是养肾之方法之一。若以中医之理推而广之,则其中皆有深义。
冬天是养肾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小雪节气至大寒的这段时间,此时天地阳气敛降,地面上天寒地冻,地面以下却非常温暖。若适当温肾补肾,有助于保持健康。
且肾虚及大病久病重病患者若能借天地之力而在冬季适当补肾养肾,亦有助于早日康复。补肾可考虑试服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提供的补肾膏方。此膏方中多含补肾、温肾、敛阳以及滋补类的中药。熬制成膏之后,每日少少服用,极有补肾养肾之功。
小结:
细绎《内经》之旨,知肾和北方、寒、水、咸、骨、耳、黑、羽、颤栗、呻吟、恐等相关。若能深以悟之,则养肾之法尽在其中矣。
本文摘自董洪涛博士的新浪博客
转自黄帝有道
本号所发布的资料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纠。
养生应该从何入手-路志正
为何名医未用奇方而有奇效
《金匮要略》里那些陌生的药物
孕妇生病能不能用药-董洪涛
从科学的角度入门中医
药行旧事——我跟师傅学中药(四)药行旧事-听老药工讲过去的事情(3)
药行旧事-听老药工讲过去的事情(2)
药行旧事——我跟师傅学中药(一)
大黄妙法:怎样用大黄“补”……
“辨证论治”极有可能是一条弯路
了解你身体的大格局-李辛
我给母亲治骨刺-罗大伦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不提倡健康人群的普遍癌症筛查-韩启德院士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神医”跟随-梁冬
修道者如何延寿-陈全林
为什么女人胖在腰部-殷浩然
杂谈经方的来历-罗大伦
艾灸加点姜,效果直接翻一倍!太神了~
《琅琊榜》梅长苏之死谈寒凉之症
哈佛教授实证-身体状况竟随心念改变
《医林改错》临证录-治瘀大法
治疗“蛇盘腰”民间中医绝技!(收藏备用)
论“灸误”-艾灸的误治后果
李可固本培元散-治诸虚百损
甘肃原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设计的20个单验方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曹青山
中医治好了她的产后深静脉血栓
医生得癌拒绝化疗.多活30年.无偿公开5个抗癌秘方
吴锡铭自治白血病的故事
孙思邈《大医精诚》原文及译文
经方治失眠大全集
女子一生最重要的4点养生法则-沈绍功
14则经方临证实录-冯世纶
尿毒症医案
必须懂的:中药“参”家族各成员功效
我这些年走过的中医和修道之路
找到“痴呆线”.预防老年痴呆
三大篇讲三大派:经方派、时方派、学院派!
活用补阳还五汤-治心衰.尿毒症
民间中医绝技.一把抓抠筋疗法
中医如何看病-熊继柏
与土地接触少的孩子容易脾虚
董洪涛论便秘
强悍!一位中医高手的精辟感悟
好医生的标准-彭鑫
苓桂术甘汤演变的6个方-刘渡舟
颠倒医生谈伤寒第一方-桂枝汤
万病从根治第三篇(进补、五行故事)
万病从根治第二篇(受寒、寒热、筋骨)
万病从根治系列(寒湿、上火、湿热)
国医大师一招恢复视力.治好老花眼.白内障
刘渡舟实战经验集
被西药绑架了的西医治疗
“对抗”抗出的白血病
“细菌致病论”与“科克前提”
老年人的虚损应该如何补-陈可冀
三位中医泰斗精心研制的糖尿病专方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5种用法-四川名医郭贞卿
怎样选择中成药
世上所有疾病都是假象
打开经方宝库的金钥匙方证-曹延鸿
孩子生病反映了家里的气场
中医人为什么要学习《金匮要略》-宋柏杉
张仲景传奇
如果没有心脏支架或搭桥手术.心血管堵塞怎么治?
人生除了死亡.其他都是擦伤-日本和尚清明节感悟
白发不可胡乱拔,“拔白生新”有深意-唐略
人体健康的第一杀手.寒
科学家发现.打坐可以治疗癌症等不治之症
睡眠不好怎么办-姜山如故
孩子生病反映了家里的气场
是什么力量快速摧毁了中国孩子的体质
论众多肺癌病人完全没有吸烟史-倪海厦
幼儿护养——老袓宗的经验-黄成义
一个晚期癌症患者中医自救的经历和感悟
錯失先機的感冒續-WENDY传经
我有2项武器治重症.倪师经方和中医计算机程序-林大栋
怎么让孩子重新爱上吃饭-崔玉涛
不知魂魄.何谈中医-徐文兵
三七粉不是随便吃的
民国的中药铺.竟然有这么多好宝贝-罕见老照片
刮痧刮多了,身体就虚了吗?
发烧时怎么办-姜山如故
身材瘦小的人应该怎么吃?-姜山如故
带你走进真正的中医世界-姜山如故
身正是扶正的根本-姜山如故
红斑狼疮的病因及经方-倪海厦
我的临证心得-余浩
南怀瑾大师一生收集的秘方大全
经络真的存在吗?
女人少吃不如少说.既可减肥又可养血-胡维勤
和中医师父郭生白先生的点点滴滴-王心强
一个会治病的中医博士.荒唐现象思考-毛嘉陵
身患重病大病怪病的解救之道-董洪涛
中医粉必备技能:X形平衡治疗-佟博然
话谈补药-张雷国医
条条大路通中医.你适合哪一条
回归自然亲近传统-徐文兵
怎么样发现肾虚-中医肖相如
辛丑运气分析与庚子疫情回顾-顾植山
人体自带的“十全大补药”,功效远胜鹿茸和虫草…
针灸有一种境界,叫“意气合一”-胡溪恬
瞧瞧人家的活法
都是自己一直在加害自己的健康-JT叔叔
跟诊刘渡舟老的心得体会
董氏奇穴: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60年中医诊法之体会与技巧-国医大师周仲瑛
最伤肾的是恐惧和烦躁-唐略
一味药用的好,一张方子就灵了-金寿山
心律失常治疗10法
金匮肾气丸可治多种疑难杂症
你必须懂的中医名词
全国脱贫攻坚奖章的奥秘
看看经方对应哪些现成的中成药
留一份邪气以愈病强体
郭贞卿
神奇!一根银针避免了使用呼吸机
眼镜能延缓近视是一场世纪骗局
全世界最前沿的个科学问题-Science公布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地球和宇宙
大承气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4(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葛根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3(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栝蒌桂枝汤-痉湿暍病脉证第二.2(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1(痉篇)-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
五行五运.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1.2)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1.1)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