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故都的秋》——“漏下来”换成“射下来”
师:第一组,看来信心满满啊,你们想分享的是?
师:哦,你们喜欢这一句。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师:是啊,槐树、牵牛花、日光,这种秋意可以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师:那“漏下来”换成“照过来”、“射下来”,可以吗?
师:嗯,他说,“漏”富有表现力,生动地表现出日光从叶子中穿透的情景。是啊,一个“漏”字,是不是都会想到那些稀疏的光线射下来的情状啊。悄悄,作者字词的拿捏是多么的准确啊。
贰
《拿来主义》——“捧”换成“拿”
师:刚刚在他读的时候,有一句话特别的滑稽,那就是“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新画。”那老师有一个疑问,这里的“捧”能不能换成“拿”?
师:你已经迫不及待了,你说吧。哦。“捧”有种郑重其事的感觉,能凸显这些“大师”的丑态,更具讽刺效果,那你能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下这种郑重其事“捧”着的姿态吗?
师:大家说他表现的怎么样?惟妙惟肖,非常棒,大家掌声鼓励。
叁
《荷塘月色》——“田田”换成“茂密”
师:哦,你们最喜欢这句描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师: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
师:是啊,这一句运用了“曲曲折折”和“田田”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顺口,富有韵律美。
师:在我的印象里夏天的荷叶是绿的,密的,可课文中并没有说,那索性把句子中的“田田”换成“茂密”好吗?
师:大家一致摇摇头,为什么啊?
师:对啊,换成“茂密”就缺少了叠词的韵律美,还有同学注意到了课文下注释:“田田”出自《江南曲》“莲叶何田田”。这就使得“田田”富有古典美和文化内涵。
钟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