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孙医师,最近我睡眠好多了,每晚可以睡上4-5个小时。”近日,如医院中医失眠专病门诊复诊的殷阿婆满面春光,一进诊室,就高兴地向中医科主任孙沐炎道谢。
近2年来,家住彭浦新村的殷阿婆入睡困难逐渐加重,早期1-2小时,逐渐3-4小时难以入眠,伴心情抑郁,情绪激动,乏力疲倦,伴有心悸,经外院精神专科诊断为“失眠合并抑郁”,服用“抗抑郁药+安定+思诺思”,早期效果尚可。但到了去年底,殷阿婆因新冠后失眠更加重了,每晚入睡1-2小时后即苏醒,醒后难以入睡,她很是焦虑。
今年3月下旬,医院开设了中医失眠专病门诊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医院中医失眠门诊求诊。接诊的中医失眠门诊主任孙沐炎对殷阿婆进行详细问诊及仔细检查。
在充分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治疗上采取阶梯方案,起始阶段联合使用中西药+非药物治疗。以“补肾填精,疏肝解郁”为治疗大法,给殷阿婆拟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药内服,继续使用当前服用的西药,剂量上略有调整。
同时采取睡眠限制疗法,宣讲睡眠卫生知识,给与其恰当地心理疏导,指导饮食宜忌及运动锻炼方式选择等非药物治疗手段为辅。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殷阿婆睡眠时间明显延长,达到了4-5小时。殷阿婆开心地说“没想到,‘苦汤水’解决了我失眠大问题”。
孙沐炎介绍,失眠是指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所导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常见症状: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日间嗜睡,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等。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要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生命的需要,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睡眠与健康息息相关,睡眠质量对于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巩固记忆,还对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免疫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我国发病率有10%-20%左右,老年人30%-40%,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失眠并非老年人的专利,近年青中年、青少年失眠人群也有增多趋势。虽不是危重疾病,但患病人群众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像殷阿婆这样的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
记者获悉,医院中医科团队在治疗失眠疾病上有着较为丰富的治疗经验。
年底,该院中医科团队针对失眠开设中医失眠专病门诊,采用“四联疗法”:基础疗法+中药调理+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抓核心问题,解决突出矛盾,分阶段,寻病因,有步骤,辨证、辨病、辨偏颇体质相结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中药个体化治疗为核心治疗手段,辅以针灸理疗,必要时短期或偶尔使用西药,配合指导个体化饮食宜忌及运动锻炼。重视情志调摄与心境调适,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并给与恰当的心理疏导,从而身心和谐,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据介绍,自年年初至今,医院中医失眠专病门诊接诊的失眠患者中8成以上都是中老年朋友。经过治疗后,多数人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部分失眠患者减少了西药用量或频率,其中有些患者在停用西药后,也能安然入睡。
(通讯员:喻文龙)
上观号作者: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