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者如何调理体质
素食者宜多吃面食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
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
吃面食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
麦比参力尚高数倍。
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慎吃冷食
午餐虽系冷饭,必须煮热方可。
倘日常冷食,久则受病,不可不知。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志梵居士书二》
常吃麻油、豆油
又大磨麻油亦能补人;
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
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
平常专食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鲍衡士书》
辅以干果
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印光法师推荐滋补粥
粥的材料和做法
莲子0粒、桂圆(剥掉外壳)0枚、红枣(掰开)2枚、芡实(大型超市里面或药店都有)两、薏米两,一起用小火熬粥。
功效:补气化湿,固肾强精
粥中之莲子,可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芡实,开胃助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泄
此四种搭配相辅相成,温补脾肾,养血安神,同时再佐以薏米,其性味甘淡微寒,功用健脾利湿,流通湿气,正可兼制桂圆之热,温阳而不助火;
又可反佐红枣之腻,使补虚而不留湿。
诸种补养食品相配,共奏补气养血,固肾强精之效。
药补不如食补
此粥宜长期服用,对于气血不足、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怔忡健忘和血虚萎黄等现在社会常见虚弱类疾病有良效。
其中加大桂圆、大枣的量便可针对失眠类患者;加大莲子、芡实的量可针对脾胃虚弱泻下伤精的患者;加大薏米的量可针对湿气较大的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和肺脓疡患者。
此外,现代研究发现薏米里含有抑制癌细胞的成分,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薏米粥不失为调养身体的佳品。
面食为增肥主因?不
面食为增肥主因?不,那只是谣言
很多人尤其是减肥中的女士,反对多吃面食,她们认为面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是增肥主因。
可她们并不知,面食是增强身体能量的最佳食粮,功能与人参不相上下。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本身,就是食用大麦等素粮的身体结构,并非多吃水果蔬菜就会好过食用大麦等粮食。
水果等食品均为凉性。
水果对人体的肾脏并不太好,汉人多居平原地区,即使居住山区,海拔也不是很高,因此汉人普遍肾功能偏虚,身体偏凉;
而肾脏是供给人身体能量的仓库,长期吃水果蔬菜,而少吃面食粮食者,虽然身体纤瘦了,但身体的耐力与热量肯定不如食粮者高,这是肯定的,这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之所在。
少盐戒盐,尽量清淡
另外根据修行人的经验,在修法之际易多食面食,尤其戒盐,口味尽量淡些,修法效果和感应会更好。
因为盐增长欲望。
食之无味并不是坏事,建议修法的同修道友可以尝试清单口味,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青莲师兄结缘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