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香”与“茶”均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吸收了日月精华,深得自然的秉性。这恰恰与古人追求清净淡泊的心性相吻合,尤其在焚香啜茗的过程中更能体会这一韵味。因此香与茶的结合备受古人的推崇,无论在一丝不苟的茶道仪式中,或者在随心所欲的品茶时,都能见到“名香与香茗”相伴的身影。
不论禅茶十二道、或是平日的茶道仪式演示中,焚香都是第一道程序。从禅茶的角度看,焚香是表达茶人对茶的尊重、对茶圣的恭敬与感念、对茶器茶席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禅的感悟。
在茶道仪式里,焚香即起到了“除妄念”的作用,通过收敛心性,缓和气息,平心静气,使表演者及观赏者都能进入一种宁静祥和的心境;袅袅的轻烟与似有还无的香气也能为茶室的环境营造一种肃穆的气氛。在这样内境与外境相契合的状态下,在一丝不苟的仪式中,泡茶者自然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追求,品茗者亦能通过品味每一款茶,品味人生中的苦涩甘甜种种不同滋味。
而随心所欲的心性,更是茶人津津乐道的态度,品茶同焚香一样,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常项,抛开仪式与拘束,以茶会友或独品觅神、对品觅趣是一种闲适的追求,让甘露在齿颊留芳,心性在幽袅中舒卷,品茶之真香,领略大自然的清明与空灵,澄心净虑;品香即观形、嗅气,看香氤氲时聚时散,时开时合,静如山丛,动若流云,曼妙如是。
茗香趣成,养生养心茶与香,可以归之为一个字:“味”。而茶道与香道的异曲同工之处,则均属“味道”。
茶以口入身,身心同受,香以鼻入身,达身体经络。两者相伴,相得益彰之余又显得妙趣横生,既符合于道,又安养于心,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此即为“焚香啜茗”完美的契合。茶之为物,采自高山云雾中,吸收天地的灵气,还必须配上清洁的水冲泡。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茶不但有对多类疾病具有治疗的功效,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而古人的一杯茶更多包含的是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与智。
传统的和合香,同样采于深山、聚于药室,经由不同的香药配伍,以馨悦的香气为使者,适时熏燃,能够改善空气、防疫、安神养心。
香的养生作用是针对身心同时进行的,它首先通过香的药性清除体内的浊气,使心灵的光芒由此得以释放,心灵得到滋养,心态平和、不急不燥,又能反过来调理身体。并且香品中某些药性具有扶正祛邪、助长正气的作用,使心灵的力量不断增强,这样通过身心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香之为物,在古人的思想中,更多包含的不是香料的名贵或奢侈,而是文人雅士对和合香附以情思而生的创造,一缕意韵悠长的轻烟,携带文人雅士思想中那深邃的、轻盈的,对万事万物的认知和感悟,它超越了馨香的实用功能,从古延绵至今香气不息。
泡上茶,焚上香,看着蒸汽腾空,冉冉而上,茶香四溢,馨香幽淡,沁人心脾,慢啜细饮,但觉齿颊留芳,妙趣横生;而香烟袅袅,缭绕周周,此情此景胜绝,亦奇绝。
“香”与“茶”向来是不分家的,品茶时燃上一柱沉香,口齿间的醇香味与清雅之气交相辉映,手端茶盏,边品边欣赏烟气升腾的意境,高雅之意能给身心带来极大的享受与满足。不过,更令人愉悦的是沉香与茶品的搭配,沉香香韵淡雅,茶香清冽怡人,两种古老的味道相互融合带来独特风味。
毫香型茶+惠安系沉香
惠安沉香惠安沉香的香韵带凉,有甜味,较通透,有的含有水果或花香,可与一些干茶搭配,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
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这几种茶与惠安沉香线香搭配效果更佳。
嫩香型茶+达拉干沉香
达拉干沉香中的清香味特别的浓郁,而且其中大部分甜味较淡,清浅的奶味之中泛着微甜,尾韵带有清爽的凉意。这种醇厚清香的味道与一些带有鲜嫩香气的茶品最搭,一起泡饮可以丰富茶香的层次感,还能冲淡茶中的青涩感,和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都是不错的搭档。
花香型茶+西马沉香
靠近南部的西马,略带花香气味,甘甜而清凉。而有的茶也是一样,有着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栀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
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果香型茶+柬埔寨沉香
除了惠安系越南芽庄料等沉香,柬埔寨菩萨等产区的沉香较多出现这种怡人的果香味,生津效果很好。柬埔寨沉香偏果甜的果香更为醇厚。一些茶叶中也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
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清香型茶叶+印尼安汶沉香
印尼安汶产区的水沉最大的特点就是香味中带着印尼水沉那种特有的沼泽地水草的香韵,清新高雅。而与之相类似的茶叶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
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甜香型茶+芽庄沉香
芽庄沉香的香味变化应该是先凉、涩,中甘甜,与之搭配的茶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
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这几种茶与芽庄沉香搭配更为精妙。
火香型茶+越南红土沉
红土沉味甘悠远,浓重,比起芽庄没有那种凉意的感觉,但是香味中的甘醇是极具爆发力的。而与之相对应的茶最佳的就是鲜叶较老,含梗较多的,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醇香型茶+玛泥涝沉香
普通玩家几乎很难分别达拉干沉香与玛泥涝沉香,这两者之间的味道特别相似,只是比较而言,玛尼脑沉香的的味道非常的浑厚,即使在常温下也十分明显。玛尼脑沉香最适合跟味道同样浓厚的醇香型茶品搭配,这样才不会被茶香掩盖,还能增加味道中的层次感,像普洱茶、黑茶这种经过发酵的陈茶是再合适不过了。
松烟香型+加里曼丹沉香
加里曼达沉香的药香与凉意可与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同品用,因为这类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也有凉意。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
沉香+陈皮
沉香性温,上能醒脾祛湿,下能降气纳肾。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沉香与陈皮搭配,能行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痰阻、胃炎等引起的胀痛症状。
沉香+丁香
沉香有降气调中,温肾助阳的功效;丁香味辛,性温。入胃、脾、肾经。沉香与丁香搭配,温中降气,行气止痛。用于虚寒呃逆等,或微寒呕吐、胀痛等。
沉香+石斛
沉香辛温降气;石斛善清阳明虚热,为滋养胃阴之常用要药,亦有益肾滋阴之作用。沉香与石斛搭配,寒温并用,顺气养阴。用于阴虚气逆所致干呕不止,口渴,舌红少津等。
沉香+肉桂
沉香辛苦芳香,善行于气分,性专下降,直达于肾;肉桂辛苦大热,走肝肾血分,能温补脾肾阳气,功专温经散寒止痛。沉香与肉桂搭配,一行于气,一行于血,同温于下,共奏温肾壮元、散寒止痛之功。用于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症。
沉香+茯苓
沉香温肾行气,导水外出;茯苓助肾化湿行水,分别清浊。沉香与茯苓搭配,沉香坚实下气,茯苓甘平宁心,合而降火清心,主治心肾不交,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沉香+人参
沉香下气降逆而平喘,人参益气扶正,补益脾肺。沉香与人参搭配,行气开郁而不伤气,且有温肾纳气之功,增平喘之力。用于健脾益气,补而不滞。
·end·—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学习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