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人医中医团队,
中医验案分享,
在降温之际,
如期而至...
失眠小专题2
前言
英德人医中医团队,“医案集叶”栏目,
第一期,我们分享了“水肿”小专题。
第二期,我们分享了“活用四逆散”小专题。
从这一期开始,
我们一起分享几例失眠的验案。
失眠有虚实之分。
有阳虚失眠者,像茯苓四逆汤证者;有相火不降者,像这段时间一位伴有五心烦热、易醒的小建中汤证者;有阳明不降者,像近日治疗的一例小孩夜啼患者;有心脾两虚者,予临床常用的归脾汤后好转的,等等等等。
上周,我们分享了
验案第6:四逆散加味治疗失眠案
这是一例从肝论治失眠的案例,今天这个医案,是我刚回大英德出诊第一个月的一个失眠医案,一起来看看,是如何治疗的?
医案重现
温某某,女,61岁,病历号:04**90
年7月18日就诊
患者于-11-19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予TA方案化疗,间中头痛及全身多处不适。
现眠差,入睡困难,容易醒,醒后难入睡,疲倦,间中晨起口苦,大便稍烂。
舌淡暗,苔腻,脉虚沉。
诊断:不寐(心脾两虚)
中药处方:
当归10g白术30g党参15g黄芪15g
远志15g茯苓30g酸枣仁30g木香10g
龙眼肉10g石菖蒲30g半夏30g
*7剂
服药后入睡困难容易醒明显好转,疲倦精神状态好转。
随访:患者9月和12月回来复诊,诉失眠反复,症状基本同前,继续予归脾汤获效。
十年前的类似病历
失眠,同时伴有大便稍烂,舌淡暗,苔腻,脉虚沉,这是失眠+脾胃虚弱典型的组合。
每次见到这种组合的失眠人儿,我就会想起近10年前我刚学中医的时候的一个案例。
暑假在家,我妈妈一个很好的朋友,来我家串门。因知道我学医,就聊起说近来失眠严重,很难入睡,基本整晚睡不着,又容易醒,两个眼圈黑得就像熊猫眼,整个人也疲倦乏力,连说话都感觉不够力。
那时候的我,还不怎么会把脉。我看了一下舌苔,淡嫩苔白。
结合阿姨体型偏瘦,当时考虑这失眠与心有关,且有脾气虚弱的表现,综合来看,就是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于是叫阿姨自己去药店买归脾丸服用。
后来好久以后再见,问起上次失眠情况,阿姨竟然说当时刚吃了归脾汤后,失眠马上就好。
这个案例,这么好的疗效,对于刚学中医的我,很是沾沾自喜。
经典的方子,用对了,就会有经典的效果。
一首治疗失眠的千古名方
归脾汤这个方子,最早见于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中,是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等症的;而后来到了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增加了一些治疗范围,比如脾不统血所导致的吐血、下血等症;直到明代薛己的《正体类要》中,更是增补了一些治疗范围,比如惊悸、盗汗、嗜卧少食、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
也正是因为历代医家的改进,这个方子才广为流传,千年不衰!
现代研究认为,归脾汤还可以用于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年期综合征、崩漏、血吸虫病兼有心脏杂音等症辨证为心脾两虚者。
心脾两虚型的失眠,归脾汤着实称得上是一首好方。
本案的辨证思路
这个医案中的温阿姨,眠差,伴大便稍烂,疲倦乏力,舌苔偏腻,脉象虚沉,考虑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故选用经典方剂归脾汤治疗,患者舌苔偏腻,大便稍烂,在归脾汤基础上加半夏开通阳明右降道路,石菖蒲化痰开胸中之气。
患者吃完中药后,失眠明显改善。
后记
失眠症,做为一个临床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失眠患者确实难治,很多失眠患者也容易反复,特别是受情绪、压力的影响之后。我在临床上也遇到有很多难治的顽固失眠,确实棘手。
不过很多时候,运用纯中医的思维治疗失眠症,采用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常常可以获得良效。
失眠相关的医案:
验案第6:四逆散加味治疗失眠案
失眠相关的科普文章:
你这样究竟算不算失眠?
往期的医案,前5期在下面:
龙胆泻肝法治疗午后下肢水肿发热案(第1案)
三阴寒湿方治疗踝周水肿案(第2案)
四逆散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案(第3案)
四逆散治疗左上腹疼痛案(第4案)
验案第5:四逆散加味治疗大便烂后阴痒案
近期流感高发,为了家人的健康,你需要看如下内容:
反复感冒究竟是什么鬼?
这些年,你对付感冒的方法或许是错的
治疗感冒如神的千古名方,竟然是?
感冒真的不要再滥用抗生素了
五虎不会煮,快来补一补(感冒系列文章之五虎汤)
手脚冰冷的你遇到天气变冷,这篇文章可以了解一下:
人体六大“暖身穴”,让这个冬天开始,不再怕冷
文/何文星医生
图源/网络
编辑/英德人医中医团队
杏林薪传
杏林集叶
坚持
你的分享,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