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接触的人当中,属于气虚体质的女性很多,可真正知道自己是气虚体质的人并不多,懂得调养气虚体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在一次聚会上,朋友带着女儿小兰参加聚会。那天来了很多人,非常热闹,但是小兰好像不太喜欢这种热闹的气氛,独自躲在角落里喝东西,见到我们这些长辈也是三言两语应付过去,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懒散,一副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样子。
不过,其他朋友倒是对她大加夸赞,说一看她就是大家闺秀,说话轻声细语,给人一种斯文的感觉,不像有些年轻女孩儿那么飞扬跋扈。
可我并不这样看,我觉得这个女孩儿并不是很对劲儿,年纪轻轻就一点精气神也没有,实在不应该。于是,我坐到了小兰的旁边,看着她倦怠的双眼、慵懒的身姿,随口问道:“小兰,工作很累吗?”
她看了看我,笑着说:“不累,就是在办公室做做文字编写工作,但是最近总是觉得没精神,懒得言语,也不想动,有时甚至觉得身心俱惫。”
听到这里,我继续问道:“那是不是经常自汗,身体稍微一动就汗流不止,但并未因为流汗而出现热感,并且时不时感到头晕脑涨、两眼发昏,有时甚至觉得周围的事物都在旋转?”
“对啊,我确实经常自汗、头晕。有时候出去吃午饭,还没走几步路我就累得不行了,经常汗流浃背的,其实穿的衣服不多,也没觉得有多热。”
“你的抵抗力一定也不太好,容易伤风感冒,对吧?”
“是啊,尤其到了换季的时候,感冒、发烧更是家常便饭,而且还不容易好转,您说我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
我笑着对她说:“其实也不是什么难治的病,只不过你没有注意到自己是气虚体质,日常也没有着手调理过,导致气虚更甚,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
为什么气虚体质的女性总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呢?
《黄帝内经》中曾提到:“人始生,先成精……精化为气。”气为人体内的精微物质,由精化生而来,可激发身体各项机能,抵御外邪的入侵,维系我们的生命进程。此外,《难经·八难》也提到:“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摄生类》也有“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的说法。
脏腑功能衰退,气就会短缺,进而出现气虚现象。气虚后,身体的潜能不能被激发,脏腑器官机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整个人就会懒得动弹,这就是为什么气虚的女人看上去总是那么“懒洋洋”的了。
气不仅是身体的动力,还是身体的防护网。身体一旦缺少了气,免疫力就会降低,外邪入侵之后,头疼脑热就会三天两头找上门。
此外,气虚者患病还与其他人有差异。普通人头疼脑热过个三五天就自动痊愈,但是气虚者体内的“邪”似乎很难祛除,有时小病甚至会持续一月之久,很容易发展成慢性疾病。
如果任气虚体质发展下去,肌体的承载能力就会越来越差,自汗、脏腑下垂、脱肛等现象也很容易找上你。气虚症状越严重,问题就会越严重,阳虚、血虚、阴虚也会随之而来。
气虚体质对身体的伤害虽大,但并非每个气虚体质者所表现出的症状都相同,因为不同脏腑所导致的气虚症状也是有差别的。
(1)心气虚这类女性多面色苍白无血色,经常会出现心悸、胸闷、疲惫、易出汗等症状。
(2)肺气虚这类女性时常会患咳嗽,咳嗽起来费劲,并且容易出现气短、气喘等症状,咳出的通常是清稀痰液,说话时有气无力,精神易疲惫。此类气虚者还怕风,风一吹便觉浑身冰冷,不舒服,易患感冒。
(3)脾气虚这类气虚最为常见。肺气虚女性经常会觉得浑身无力、食欲不振,饭后容易腹泻。这类女性的面色无生机、淡黄,身体瘦弱或虚胖(这种胖很可能是浮肿所致),容易便溏。
(4)肾气虚这类女性经常出现腰膝酸软无力、耳鸣、尿频等现象,还会出现一系列妇科疾患,如月经淋漓不尽、白带量大而清稀。
(5)胃气虚。这类女性肠胃功能不好,经常会出现胃痛、食欲不振、食后容易腹胀等症,不过也可能会有食后胃肠不适得到缓解的情况出现。
气虚的诱因非常多,大病或久病、过度劳累、营养缺乏或先天不足都有可能会导致气虚。此外,随着年龄渐长,机体组织、脏器功能也会出现衰竭现象,体内的气会越来越少,慢慢地形成了气虚体质。
要想保住体内的气,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负面情绪很容易扰乱体内气的协调性,损伤体内元气,加快气的消耗。因此,气虚女性如果想修身养性,首先应做到调摄七情,不因外界不快而苦恼,保持体内的气有序升降,同时配合食疗方案,气虚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更容易些。
知道了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气虚体质,为了避免自己成为气虚体质,或为了调养自己的气虚体质,我们就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