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各种失眠分类治疗及临床用药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其发病原因由七情、饮食、久病等引起的心神失养、心神不安有关。在治疗时主要原则是调和脏腑的气血阴阳。

失眠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种,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心火炽盛用朱砂安神丸;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痰热内扰用*连温胆汤;心脾两虚用归脾汤;心虚胆怯用安神定志丸;阴虚火旺用六味地*丸合*连阿胶汤。在具体选择药物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服用。

心火偏亢,症见心烦不寐,躁扰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脉细数的用朱砂安神丸加减。

肝郁化火,症见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便秘溲赤,舌红苔*,脉弦而数的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痰热内扰,症见不寐,胸闷心烦,泛恶,嗳气,伴有头重目眩,口苦,舌红苔*腻,脉滑数的用*连温胆汤加减。

胃气失和,症见不寐,脘腹胀满,胸闷嗳气,嗳腐吞酸,或见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舌苔腻,脉滑的用保和丸加减。

阴虚火旺,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腰酸足软,伴头晕,耳鸣,健忘,遗精,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的用六味地*丸合*连阿胶汤加减。

心脾两虚,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的用归脾汤加减。

心胆气虚的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胆怯心悸,触事易惊,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的,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那是不是失眠就是这么多了呢,当然不是,我最近一直在讲经方,今天主要和大家说一下经方治疗失眠的辨证。

《伤寒杂病论》条文中明确提出治疗失眠的几个方药。

1.清宣郁热的栀子豉汤:“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76条);

2.通腑泻热的大承气汤:“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伤寒论》第条)。

3.交通心肾的*连阿胶汤:“少阴病,得之 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连阿胶汤主之”(《伤寒论)条);

4.和解枢机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论》l07条);

5.养阴利水的猪苓汤,“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伤寒论》19条);

6.化气行水的五苓散“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五苓散主之”(《伤寒论》第7l条);

7.回阳救逆的干姜附子汤:“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伤寒论》第61条);

8.益心潜阳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论》条)。

9.治虚劳的酸枣汤: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10.咳喘导滞除痰的皂荚丸: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11.肺痈泻水逐痰的葶苈大枣泻肺汤: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12.胸痹通阳化痰的栝蒌薤白半夏汤: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13.支饮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14.治产后失眠的枳实芍药散: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15.妇人阳虚失眠的肾气丸: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可见失眠一症病因众多,并不能只用一种辨证方法就能涵盖所有的病症,因此不管什么病因引起心血虚、胆虚、脾虚、肾阴亏虚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胃失和降等等,最终都可以导致心神不安而致失眠

治疗失眠症的民间偏方有1、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2、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3、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zy/1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