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手法按摩痛处,就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经过长期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以后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医的推拿学科。
1.三里穴:保养又治病的穴道
解析
外科方面,可以用治腿肿、膝、胻(胫骨)酸。内科方面,伤寒型的感冒,以及羸瘦、劳损,都是因为慢病,而肠胃功能已经很差了,变得羸瘦,还有“气蛊”,气蛊就是腹部因为消化不良以及水份不能良好地排泄而发生鼓胀的样子。还可以用来治疗老花眼、高血压等病症。
2.内庭穴:主治四肢冰冷
解析
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它在脚的第二指、第三指的中间的这个脚丫子上五分,最主要可用以治疗四肢冰冷的现象,可以用治喜爱安静而不喜欢声音的“胃经热象”,长风疹块的瘾疹现象、咽喉痛、呵欠频繁及牙疼。其实频频呵欠就是缺氧了,牙疼在中医的概念上面,认为牙属于阳明,下牙属手阳明大肠经,上牙属足阳明胃经,这里的牙疼就是上牙疼。另外虚极而不能吃东西,针这个穴立刻就好了。
3.曲池穴:善治肘中痛
解析
它的作用是“善治肘中痛”,可用以治疗肘的疼痛。又能治疗“偏风”,也就是中风半身不遂症状。大肠经发生问题时也会“筋缓莫梳头”,扎曲池穴也有治疗的能力。还可以用治“喉痹促欲死“,就是喉头的血液循环差了,好像不能吸到气了。又治疗发热、全身性蕁麻疹、瘾疹,由这点来看曲池穴还有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
4.合谷穴:治疗“头疼并面肿”
解析
它可以治疗“头疼并面肿”,合谷还可以治疗“疟病热还寒”,就是疟疾先热而后冷的打摆子症状。也可治齿龃及鼻衄,就是蛀牙和流鼻血。
5.委中穴:治疗腰脊酸痛
解析
可以用来治疗腰痛不能站直起来,而且引到背脊梁都沉重不堪,筋也不能够舒展开来。可是必须注意这个穴道不可以使用艾灸,因为它底下有一个很大的血管。
6.承山穴:治疗腰痛、通大便
解析
善于治疗腰痛,又可以通大便,用来治疗痔疾、大便难,又能治“脚气并膝肿”。如果肢体的“展转战疼酸,霍乱及转筋,穴中剌便安”,扎了针就会痊愈了。
7.太冲穴:疏郁闷,去肝火
解析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溏泻。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移尿,癃闭,淋病,因缩,泌尿系感染。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配合谷位称为四关穴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口喎等。揉太冲穴可给心脏供血,对情绪压抑,生闷气后产生的反应有疏泄作用。配合太冲穴向行间穴方向推,起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
8.昆仑穴:加委中穴治疗腰背痛效果好
解析
它可以用来治疗足抽筋,腰和臀部疼痛。也被用来治暴喘满冲心,也就是突然的发喘,心区满胀;又可以用来治疗举步行不得,一动就疼得厉害,如果想要求得安乐,可考虑用昆仑穴治疗。昆仑加委中用来治疗腰背痛效果非常的确实。
此外还有一些穴位可以治疗腰背腿痛:(1)三焦俞: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呕吐,腹泻,痢疾,水肿,腰背痛等。(2)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耳鸣,遗精,遗尿,月经不调,腰痛等。(3)气海俞:在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痛经,痔疮,腰腿痛等。(4)大肠俞: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便秘,腹泻,腰痛,坐骨神经痛。(5)关元俞:在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泻,遗尿,腰痛等。
9.环跳穴:主治“折腰莫能顾”
解析
它可以治疗“折腰莫能顾”,就是腰像是被折了似的,不能够弯腰也不能回头。对风、寒、湿三痹都有效;又可治从胯部连到小腿肚的疼痛;转身的时候又重又痛,根本就难以忍受的,扎环跳穴也很快就可以好了。
10.阳陵泉:主治筋痛
解析
可治“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膝肿、麻木、疼痛,以及叫做偏风的半身不遂、而“举足不能起”,只要扎针深入六分,极其神妙。凡是扭伤了足踝、膝,或扭伤了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筋之会,阳陵泉”来治疗。
11.通里穴:沟通心肾
解析
缓解治疗头晕目眩、咽喉肿痛、舌强不语、心悸怔忡、心痛、腕关节痛等。
日常按摩方法通里穴位配伍:通里穴配内关穴、心俞穴缓解治疗心绞痛、心律不齐等;通里穴配廉泉穴、哑门穴缓解治疗不语。针刺通里穴的方法:通里穴直刺或向上刺0.3-0.5寸,局部酸胀,针感可下行传到无名指或小指,或循心经上行至前臂、肘窝,个别可走向胸部。艾灸通里穴的方法:通里穴艾条灸10-15分钟,通里穴艾炷灸3-5壮。
12.列缺穴:治疗头部与颈项的病
解析
可用以治偏头痛,还可以治疗遍身麻木,痰涎向上涌出,牙齿咬紧的口噤。列缺穴是有功能的络脉,可通任脉及脾部;列缺穴的功用之一,即是分流肺经液化的经水,它不光能将肺经液化的经水分配给大肠经,同时也能将肺经液化的经水导向任脉及脾经。列缺穴有调节任脉之阴的功用,每每有白带过多的患者,我皆用列缺逆经向上推按之法,皆能在二三天内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使白带迅速减少直至正常。络穴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是皆有调节平衡本经各部气血的作用。络穴不光能联络表里经脉,同时也能联络本经的上下各部气血。它以络穴所在位置为本经上下部气血的分界线,将络穴上部经脉与络穴下部经脉相互比较,若是上部经脉与下部经脉的气血虚实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不平衡状态,则本经络穴为首选治疗穴位。
中医生活小妙招
1、梳头,每天梳头可以按摩自己的20多个穴位,每天坚持梳头次,可以解决人体的气血堵塞,不仅可以治疗脱发,还可以治疗白发和头发无光泽。
2、快速美颜,按摩攒竹穴,改善视力和眼睛肿胀,鱼腰线,丝竹空穴。
3、用掌根揉耳朵,可以耳聪又益肾。
4、有节奏敲手指,让抑郁远离,生活中处处被人忽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有时候正是这一点点的小事将双眼微闭,哼着小曲,有节奏的敲打桌面。
5、转转关节,可以降低血压,解决眼疲,腰酸。
6、调理妇科疾病,敲带脉。
7、锻炼身体真谛,用意不用力。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