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治病的主要武器是藉靠药物调整阴阳、扶正驱邪。
中药有数千种之多,临床常用者亦有四百余味,每味药单用仅能起单一的治疗功效,只有合理配伍之后才能发挥多种治疗功效。
祝谌予先生:用药配伍心得祝谌予先生师从于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医院中医科主任。
张仲景《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仅用九十多味药,治疗范围之广,令后人仰止,其关键是配伍严谨。
缪仲淳《本草经疏》曰:“上古之人,病生于六淫者多,发于七情者寡。故其主治尝以一药治一病或一药治数病。今时则不然,七情弥厚,五欲弥深,精气既亏,六淫易入,内外胶固,病情殊古,则须合众药之所长,而又善护其所短,乃能苏凋瘵而起沉疴。”
可见医家不仅要熟谙药性,而且要详究配伍,再参照现代某些药理研究成果,方可用之有效。余临证数十年,对用药配伍聊有心得,兹举十对药配伍为例示范于下,供同道参考。
01黄芩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大肠经。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能清肺、胃、大肠之火热兼有解毒、燥湿、止血、安胎作用。
药理研究可抗菌、降压。
配柴胡清少阳而退寒热往来;
配白前、桑白皮清肺热而治咳嗽;
配白术清热而治胎动不安;
配黄连、葛根清大肠热而治湿热泻痢;
配半夏和胃降逆而制酸;
配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而治痈肿疗毒;
配白茅根凉血而治鼻衄;
配茵陈、金钱草利胆而治胆石症、胆囊炎。
02黄连黄连,性味大苦大寒性燥,归心、肝、胃、大肠经。尤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治湿热、火郁、热毒之要药。
常治心火亢盛之烦热神昏、心烦失眠,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胃肠湿热之呕吐泻痢及热实之消渴症。
配黄芩善治烘热多汗;
配枣仁清心除烦而治不寐;
配山栀泻火解毒而治痈肿;
配干姜和胃降逆而治呕吐泛酸;
配胆草清肝泻火而治目赤肿痛;
配桂枝治上热下寒之口苦足冷;
配羚羊角清热凉血而治高热神昏;
配花粉、生地清胃火而治消渴。
03黄芪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补脾益气、升阳举陷为其主要功效。又能外达肌表,护卫阳、实腠理以固表止汗,鼓舞正气以托毒生肌,温运脾阳以利水消肿。
药理研究有利尿消肿、降低血糖、消尿蛋白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配地黄益气养阴、降低血糖而治糖尿病;
配枳壳升清降浊而治脱肛;
配当归气血双补治血虚贫血;
配桂枝温运阳气治疮疡久不收口或下肢溃疡;
配补肾药如川断、女贞子等治气血两亏、肾失摄纳之习惯性流产;
配石韦治化疗后血象低下;
配桔梗托疮生肌而排脓;
配柴胡升阳举陷治头晕;配防己益气利尿治水肿;
配苍白术益气健脾治久泻;
配肉苁蓉益气润肠治老人气虚便秘;
配芥穗炭、艾叶炭益气摄血治妇女崩漏。
04桂枝桂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本药辛散温通,有温通一身之阳气,流畅气血的功效。可治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心悸水肿等症,不要把其功效只局限于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配麻黄辛温发汗而治太阳伤寒无汗;
配白芍调和营卫而治太阳中风有汗;
配柴胡解肌退热治发热身痛;
配白术温阳降逆治寒饮上冲之眩晕;
配防己、茯苓温阳利水治尿少浮肿;
配羌活、独活祛寒蠲痹治风寒痹痛;
配香附温通经脉治经闭、痛经;
配五味子温通心阳治心悸怔忡;
配黄芪温中健脾治虚寒胃痛;
配仙灵脾温阳壮肾治阳痿、早泄。
05桔梗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能开宣肺气,利咽止痛,化痰排脓,导肠滞,启癃闭,治疗咳嗽痰喘,咽痛失音,胸膈满闷,肺痈吐脓等症,有“诸药舟辑”之称。
配甘草为甘桔汤,利咽喉而治咽痛音哑;
配黄芪排脓生肌而治咳吐脓血,疮疡不敛;
配杏仁宣肺止咳而治咳喘多;
配枳壳宣畅气机而治胸膈满闷;
配萆宣肺利水而治身体浮肿;
配石韦、土茯苓利水通淋而治淋痛、尿道炎;
配银花、地丁解毒消肿而治肺痈、肠痈。
06川芎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温通血脉,辛散气滞,为“血中气药”,有活血行气功效。气血流行,血脉畅通,通则不痛。
故又为止痛要药,尤其是顽固性头痛,可大量用至20克。常治气滞血瘀之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仆作痛、疮痈肿痛及风湿痛等症。
配白芷、菊花辛温升散,清肝明目而治风寒头痛或肝热目昏;
配当归、丹参活血行瘀而治肺心病及冠心病心绞痛;
配羌活活血散寒而治肩背风寒痹痛;
配白芷祛瘀消斑而治面部色素沉着斑;
配香附活血行气可治经行腹痛;
配桂枝温经活血可治经闭。
07丹参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专入血分而凉血散瘀,凉血而不致留瘀,散瘀而不致血液妄行。
有凉血化瘀、清心除烦之功,主治妇女闭经、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心烦不寐,肝脾肿大等症,近年研究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故常用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配当归养血活血可治经闭;
配元胡行气止痛可治痛经;
配黄连凉血清心可治心烦失眠;
配川芎行瘀止痛治瘀血头痛;
配柴胡、牡蛎软坚消症治肝硬化肝脾肿大;
配生山楂扩冠定痛治心绞痛;
配刘寄奴、苏木破血通络治脉管炎;
配三棱、莪术治腹部肿瘤。
08生山楂生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健胃,更长于消磨油垢内积,散瘀活血,用治消化不良之泻痢腹痛,亦治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生胃酸,降血脂。
配神曲、麦芽醒脾开胃,治食欲不振或小儿停食;
配槟榔消食化积治宿食不化,大便秘结;
配川楝子、乌药治疝气疼痛;
配川芎、当归治红细胞增多症;
配红花化瘀治经闭和产后恶露不净;
配丹参治血脂增高之心绞痛;
配制首乌治胆固醇增多症;
配乌梅治胃酸缺乏。
09五味子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五味俱备,而酸独胜,《本草汇言》称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
”故主治久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自汗盗汗,久泻不止,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症。
药理研究五味子对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核仁中有降转氨酶的有效成分,故打碎后用之有效。
配麦冬生津止渴,宁心润肺治津伤口渴,心烦失眠;
配熟地补肾固精治梦遗;
配生牡蛎潜阳敛阴治自汗、盗汗;配枣仁养血安神治失眠多梦;
配人参、蛤蚧益气定喘治肾虚久喘;
配补骨脂温阳止泻治久泻;
配益智仁、桑螵蛸固肾缩尿治滑精、遗尿,加入枳壳治尿失禁则效果更佳。
10石菖蒲石菖蒲,性味辛温,入心、胃经。其气清爽芬芳,为宣气通窍之佳品。
功用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化痰开窍,用于治疗湿阻中焦,气机不畅之胸脘闷胀、不思饮食以及湿浊蒙闭清窍而致的神昏、癫痫、痴呆等症,也可治疗耳鸣、耳聋、健忘。
配佩兰芳香化浊而治脘痞不饥;
配郁金解郁开窍、宣痹止痛可治气滞血瘀之心绞痛;
配蝉衣启闭开窍可治耳鸣、耳聋;
配远志交通心肾可治失眠、健忘;
配生蒲黄化痰祛瘀可治中风舌謇;
配辛夷宣肺通窍可治鼻塞不通;
配羌活、路路通温通胞脉可治输卵管不通;配乌药化气启闭可治尿频不畅。
○本文选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本文来源:叮当国医。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