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据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8月8日报道,以往水葫芦的爆发期一般在每年的9月底,由于上海去年遭遇暖冬,使得水葫芦安然越冬,加之近期晴好的天气以及潮位上涨,导致了水葫芦比往年提早了近3个月爆发。
位于黄浦江上游的松江区水域首当其冲,水葫芦几乎铺满在水面上。为避免上游的水葫芦进入黄浦江中下游,松江区加大了对水葫芦打捞拦截的力度。全区水上保洁等人员冒着酷暑日夜清除打捞水葫芦、绿萍和其他水面垃圾。
水葫芦蔓延成灾,已经有很多年了。这些年来,每年进入10月后,上海就进入了水葫芦等季节性水生植物的大面积爆发时期,来势汹汹的水葫芦严重威胁到上海河道水环境健康。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因为其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这个“优点”,所以,出于净化河道水质或许顺便可增加数量可观的猪饲料等因素考虑,当年,有关方面”从南美洲引进“了水葫芦。谁曾想到,若干年过去后,这大量的水葫芦和当年曾从国外引进的“一枝黄花”一样,长势呈“疯长”蔓延状态,让人真有点猝不及防,每年要有一段时间动用不少人力物力,打一场“围剿”水葫芦的战役。然而世上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
在我们为围剿水葫芦或“一枝黄花”而忙得不亦乐乎的同时,可否换一个思路,换一种路径,来对那些如今麻烦不断的水葫芦换一种整治方法,甚至将水葫芦变废为宝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葫芦,将之变废为宝,这方面确实是有很大的文章可做的。比如,经过必要的去污染等加工手段后,水葫芦可转化为无污染的猪饲料,那将会大大降低养殖户的成本。此外,只要适当控制数量,水葫芦也确实是能净化水质的。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
如何将水葫芦变废为宝,变成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其实也是有比较成功的案例的。
比如,上海一家企业将水葫芦加工成了草粉饲料饲养獭兔,并把兔粪和水葫芦的压滤液作为沼气发生源使用。水葫芦的花和嫩叶也可直接食用,并有润肠通便功效,马来西亚的土著居民常以水葫芦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此外,水葫芦也是很好的造纸原料。
由此看来,将水葫芦变废为宝,不但不是“客里空”的无稽之谈,而是一项产出效益连续不断、发展空间颇为宽广、很可能形成一条“产业链”的项目,值得让我们期待。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话用在水葫芦或其他垃圾身上,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文章来源:松江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