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雪地拜别贾政,随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且歌且行,恍恍惚惚,觉得所走一路,似曾相识。不知过了多少时日,来到一座山峰之下。耳听到茫茫大士对渺渺真人语:“观此呆石,怔怔忡忡,似还有心事未了。”渺渺真人言道:“你我护送到此青埂峰前,也算尽了心意。这石头与那绛珠草尘缘已尽,尚余一丝情缘,且由他们自去了断,方不至再堕轮回流转,从此安居仙界罢了。”
宝玉私忖:“这两人说的石头仙草,好生耳熟,但不知所指为何。”尚在思量之际,觉得身子被人一推,晃悠悠似梦似醒,睁眼看时,却是在一处馆院,窗外数杆翠竹摇影,室内摆设清幽,墨香满室,彷佛回到潇湘馆。再定神一看,有人侧身卧榻,心想这可是林妹妹回来了。
宝玉赶紧快步上前,嘴里说道:“林妹妹,我天上地下,找得好苦,原来你藏在这里。”近前看果然是黛玉,正用帕子蒙住双眼小睡。宝玉甚是急切,又怕惊扰黛玉,便轻轻伸手去揭那帕子,心内一边百感交集,不觉落下泪来。
宝玉所洒之泪,不意滴落在黛玉颊边。黛玉睁开眼,宝玉以为黛玉要恼,刚想打恭作揖赔不是,不料黛玉从他手中取过帕子,在自己脸上拭过,又抬手抹去宝玉腮边的泪渍,说:“你来了。好端端的,怎么哭了?”边说边起身,让宝玉同坐在榻边。
宝玉心如刀绞又悲喜莫辨,只是泪眼朦朦地看着黛玉,半晌才说:“林妹妹,你一个人在这里躺了多久,不冷吗?”黛玉抬眼,凝眸看他,慢慢说了一句:“多久无妨,冷不冷的也不碍事,你终归来了。”
宝玉原本千言万语想说,听到这话,又心疼得垂泪不止。“原以为我才是那个泪多的,今儿个怎么换成你哭个不停了呢。”黛玉微微侧头,一面含笑打趣宝玉。宝玉强收住泪,用言语岔开:“真真是我的不是,好不容易才又见到妹妹,光顾着哭了。我看这儿又像潇湘馆,又不全似,倒也还是配得上妹妹的清净之地,妹妹可否带我四下观赏一番。”
黛玉颔首道:“你且随我来吧。”说罢整整鬓发和一身浅绿衣裙,袅袅起身,往前带路。宝玉随黛玉穿过竹林小径,眼前所见奇花形色各异,耳畔所听水流如琴声淙潺,想着当日大观园也如这般姹紫嫣红处处,只是再不见姐姐妹妹们笑语喧然饮酒斗诗的情景,一时出神,不知哪个才是梦,哪个又是真。
黛玉如读出宝玉心事,缓缓吟道:“古来繁华竟虚妄,十二曲终空锦瑟。倾得一生还君泪,莫做峰前惆怅客。”宝玉听罢更生悲凉:“妹妹可是还怨我,宝玉寻到此处,只想我们还像从前一样,一处住一处玩,陪你哭陪你笑的,便再无所求了。”黛玉收住脚步,对宝玉言道:“我已未唤你名姓,你也当不再如此称呼。你我当日同出一处,今时同回于此,木石之缘,相欠相偿,也算空空来去,大梦同归。再有什么舍不下的,都该撂开手才是了。”
话语未毕,已行至青埂峰前,黛玉往峰下一指,“你且看看,便不消我多语了。“宝玉只觉眼前一阵云烟缭绕,云烟散处见峰下三生石旁一株仙草,有一仙人,形容似己,以雨露浇灌仙草。仙草又幻化黛玉之形,近前对他说:”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与你一道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了,也偿还得过了。“宝玉似有所悟,却又万般不舍,待诉前情,却见黛玉虽依然柔弱如柳,却已将蹙眉舒展,双目如秋水澄明,面容无挂牵之色,方知她心事已了。特在此相候,亦是为当日两人天人永隔,各自肝肠寸断的肺腑悲情,化作郁结之气;生死之恨,各自抱憾终天的怅然愁怨,促成重见之缘。而今两人尘缘已毕,至此可得各自了然。
宝玉面上渐渐露出似悲似喜之色,向青埂峰飘然而去,口中念道:“泪非泪兮,施甘露而草痴;债非债兮,心有属而幻石;情不情兮,历百劫又何知;空不空兮,到头来,终得归一处。”
《红楼梦》
作曲:杨慕
作词:伯殷
演唱:杨慕
出品:微风乐集
那一日满园芬芳的印象我们肩并肩读过西厢到如今情天恨海一人趟你焚稿的泪湿透潇湘我千万里走回青埂峰上愿化身石头守护身旁你却说还过泪债不再伤愿做草木把往事都忘红尘中尝遍繁华与荒凉扫落花连爱一起埋葬只剩下诗篇在四季吟唱清风冷月里鹤渡寒塘▼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更多精彩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