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江南某地有一个钱员外,年过半百膝下无子。钱员外连娶三房妻室,总算在53岁时得了个儿子。晚年得子,合家欢喜,取名钱福禄。小福禄娇生惯养,又瘦又矮,十岁的福禄看上去仍像四五岁。远房亲戚王夫人对钱员外说:“少爷若要强身健体,非吃龙眼不可。”
王夫人讲了有关龙眼来历的传说: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还挖了龙眼。这时正好有个叫海子的穷孩子生病,哪吒便把龙眼让他吃了。海子吃了龙眼之后病好了,长成彪形大汉,活了一百多岁。海子死后,他的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一样的果子。在东海边,家家种植龙眼树,人人皆食龙眼肉。钱员外立即派人去东边采摘龙眼,并加工制作成龙眼肉,蒸给福禄吃。福禄果然身强体壮起来。
龙眼成熟时期为农历八月,古代称之为桂月,龙眼果实呈圆形,所以又称其为桂圆。龙眼产自我国南方,历史悠久,为华南四大珍果之首,又因种种传说便有了“北人参,南桂圆”的说法。
来源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的假种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地。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性味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临床应用1.玉灵膏:出自《随息居饮食谱》,又名代参膏。用龙眼肉30g、白糖3g,若素体多火者,可加西洋参片3g。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凡年老体衰、羸弱多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龙眼功效定志安神,补心养血,主治思虑劳伤心脾,用于气血亏虚,神倦乏力,面色不华者,可起到补气养血、清虚热作用。痰火内盛及湿热蕴结者不宜使用。
2.归脾汤:始载于《济生方》。白术30g,茯苓30g,黄芪30g,龙眼肉30g,酸枣仁30g,人参15g,木香15g,炙甘草8g;后又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当归3g,炙远志3g。用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服用。用治心脾两虚,不能摄血调气,健忘盗汗,不寐惊悸,食少体倦,心脾作痛。现代多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属心脾两虚证的人群。
3.阴虚口干咽燥,入夜更剧者,可在睡前口嚼龙眼肉3~5枚,含而不咽,至天明吐出,只需一周,满口滋润。
4.用于心脾两虚,神经衰弱的人,用龙眼肉15g、酸枣仁5g,睡前泡服,能改善失眠健忘,记忆力衰退,贫血心悸。
5.龙眼肉核桃粥药膳:粳米g,龙眼肉50g、核桃仁30g。将粳米淘洗干净后,同龙眼肉、核桃仁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煮粥。有养心补血,健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伴失眠、乏力、健忘等症的人群。
6.蜜饯姜枣龙眼:龙眼肉、大枣各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鲜姜汁两汤匙和蜂蜜克,调匀煮沸,冷却后装瓶。每次服用龙眼、大枣各6~8粒,每日三次。有补脾胃,益心血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浮肿等症。
本草著作讲龙眼1.《神农本草经》:五脏邪气,精气正常而厌食。能除蛊毒补气,去除人体多种寄生虫,久服能令人神志刚强而聪明。能轻身不老,通于神明。
2.《滇南本草》:主治养血安神,长智敛汗,解蛊毒,去五脏邪气,开胃益脾。
3.《本草新编》:味甘,气平,无毒。入脾、心二经。解毒去虫,安志定神,养肌肉,美颜色,除健忘,却怔忡。多服强魂聪明,久服轻身不老。
禁忌人群
内有郁火、痰饮气滞、湿阻中满者不宜服。
作者:药剂科于弘烨路淑敏
排版:陈玉轩
审核:张鹏
欢迎扫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