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是一种影像学表现,主要表现为小脑容积减少,脑沟增深增宽。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衰老、小脑疾病、药物中毒等。脑是神经系统一个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主要作用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当小脑萎缩后患者可出现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及构音障碍。目前来说,小脑萎缩可以中医治疗。
小脑萎缩的主要症状是共济失调,以及平衡功能障碍。小脑萎缩有家族遗传性的小脑萎缩,也有后天获得性的小脑萎缩。
小脑萎缩的主要症状: 第一,平衡功能障碍。所谓的平衡功能障碍是指患者一个人不能独立的站立,也不能独立的坐下,而且走路的时候是踩棉花的一个感觉。走不稳,特别上下楼梯的时候是需要人搀扶,患者自己没法判断楼梯的高度,所以这是一种平衡功能障碍。 第二,共济失调。所谓的共济失调是指精细活动障碍。比如,你让患者指他的鼻尖,他永远都指不准,让患者很快速的去做一些精细的需要协调的一些活动,需要手脚和脑子配合的一些活动,他也无法完成。这是小脑萎缩患者的一些常见的症状。
小脑萎缩具有不可逆转性,较为严重,未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患者可伴有记忆力障碍、性格行为改变以及全身性症状等。 1、记忆力障碍 经常性失落物品,遗忘近期发生事情,记忆力明显减退,记忆缺损发生较早。未及时干预,记忆力可出现渐进性丧失。 2、性格行为改变 性格行为改变为小脑萎缩早期症状。患者往往欲与寡和、不愿与人交往、生活习惯怪异,性格暴躁、语言啰嗦或少言;性格多疑而自私。 3、全身性症状 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晕、手足发麻、动作迟缓、反应迟钝等。而躯体方面则表现为老态龙钟、皮肤干燥,甚至伴有癫痫、震颤、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缺失。
小脑萎缩患者应该多吃以下四类食物:
一、多吃粗粮可以帮助患者补充体内的膳食纤维,还能帮助患者预防便秘等情况发生;
二、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使体内的维生素得到补充;
三、多吃豆类以及奶类,帮助身体补充蛋白质;
四、适当的食用各种肉类,比如牛肉、猪肉、鸡肉、鸭肉以及各种海鲜使身体的体质增强。出现小脑萎缩的情况之后,应该多吃各种食物来帮助患者的身体补充营养,提高身体体质之后减少疾病发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
中医辨证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有以下三种类型:
1.脾肾阴亏型:腿足自感无力,起立要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步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仆,肢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抖,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舌淡质薄苔白,脉象沉濡微弱
2.阴虚风动型: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手也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时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不清;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线,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
3.肾督阳虚型:下肢痿软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康不举,性欲减退。苔薄舌质淡白,脉象沉细尺弱。
、
御方生髓汤治疗小脑萎缩共济失调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补精养髓,止痛通络,修复神经采用御方生髓方剂,以脾、肾为根本,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十种名贵中草药,配伍千变万化,使肌肉萎缩,无力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二阶段:通脉透骨,滋养督脉,提高免疫活血镇痛,清除人体组织器官内沉积的、有害的毒素,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免疫力。
第三阶段: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平衡阴阳通过人体五脏“祛邪排毒”,刺激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中枢系统,进行应激反应,促使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产生“推陈出新”,恢复代谢平衡,达到治痿之目的。
太壹园中医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