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邓楚玉
审核医生:蔡锦莲
《本草纲目》记载“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以皮治皮”。
相信中国人都从小听过“以形补形”这个话,例如说吃脑补脑、吃腰补肾、吃核桃补脑、吃血补血、吃肺补气、吃心补心......尤其是在广东,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煲汤的,什么食材都能烹饪出来。
然而,近年来一些科学辟谣也不少,例如吃猪蹄嫩肤的话更多是在吃脂肪,喝骨头汤其实不能补钙......
那么什么样的食材适用这个“以形补形”的规律呢?擦擦口水来听吧!
1吃脑补脑——有点风险中医认为猪脑具有补益脑髓、疏风、润泽生肌之功效。常用于头痛,眩晕,失眠,手足皲裂,痈肿,冻疮。
从中医角度来看,吃猪脑的膳食确实可以补益脑髓。而现代研究也表明,猪脑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另含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和大量的胆固醇等成分,对神经衰弱、眩晕、耳鸣有一定食疗效果。
可是!
据研究,每克猪脑胆固醇含量为毫克,猪脑胆固醇含量比普通猪肉高出32倍!
由于猪脑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若是多吃会增加脑梗、动脉硬化、中风、高血脂的患病风险,所以即使普通人也要少吃猪脑(当然普通人偶尔吃一吃是可以的!),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的中年人要应该慎食。
正确的补脑药膳——桂圆猪髓鱼头汤
食材:鲢鱼头克、桂圆克、猪脊骨克、紫苏叶2克、香菜10克、大葱15克、姜10克、辣椒2克、米醋15克、盐4克、味精2克。
做法:
将猪脊骨、鱼头清洗干净,加入清水煮沸;
下桂圆及葱、姜、椒、蒜、料酒、米醋等,文火炖至烂熟;
加入适量的食盐、味精调味;
下紫苏叶、香菜,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养血健脑,宁心安神。适合学生、上班族等脑力工作者,失眠患者,是非常好的补脑益脑、改善失眠、补血食谱。
2吃心补心——可以有吃心补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猪心不仅是香甜、口感爽嫩的食材,也是一味好中药。
《随息居饮食谱》:“补心,治恍惚,惊悸,癫痫,忧恚诸证。”
中医认为,猪心性平、味甘咸,入心经,有养心安神、镇惊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惊悸怔忡、自汗、失眠、神志恍惚,或癫、狂、痫等。
《中华本草》有记载猪心的现代药理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得出,从哺乳动物新鲜心脏制取的浸膏(心脏素即心脏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降低血压等作用。
猪心作为动物内脏也是胆固醇较高,所以患有高脂血症患者要忌食;但是猪心的大部分脂肪集中在外层心膜上,若是食用的时候去掉或者避开这层膜食用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
此外,据现代营养学分析证明,猪心含有的营养成分非常高,除了脂肪,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所以食用猪心好处很多。
那如何正确吃猪心呢?
《证治要决》记载将猪心破开,用人参、当归,装入心中煮熟,去掉两位味药、只吃猪心,治心虚多汗不睡;《圣惠方》中的“猪心羹”用猪心、枸杞菜、葱白、豆豉煮作羹食,治风邪癫痫,忧恚虚悸,及产后中风、痫、恍惚。
这里推荐养心药膳——玉竹猪心
(内容来源:《经验方》是清代元福辑撰著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
食材:玉竹50克、猪心克、生姜、葱、花椒、食盐、白糖、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
将玉竹洗干净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0克;
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葱、花椒同置锅内在火上煮到猪心六成熟时,将它捞出晾凉;
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揩净浮沫;
在锅内加卤汁适量,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
功能主治:安神宁心,养阴生津。适用于冠心病、心律不齐以及热病伤阴的干咳烦渴。
用法用量每日2次,佐餐食。
3吃血补血——要对症在中医看来,动物血有补血、解毒、清肠的功效。
比如猪血,中医认为,猪血味咸、性平,入心、肝经,具有补血养心、熄风镇惊、下气、止血的功效,能够治疗头风眩晕、癫痫惊风、中满腹胀、奔豚气逆、淋漏下血、宫颈糜烂等。——《中华本草》
再比如鸡血,鸡血性平、味咸,具有祛风、活血、通络、解毒等功效。主小儿惊风、面歪斜、目赤流泪、木舌舌胀、中恶腹痛、痿痹、跌打骨折、痘疮不起、妇女下血不止、痈疽疮癣、毒虫咬伤等。——《中华本草》
还有鸭血,中医认为,鸭血味咸性冷,解诸药毒。
而现代医学认为,动物血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可直接被人体吸收,补血效率会提高,“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通过吃动物血改善贫血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地中海贫血是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导致的一种贫血,并不能通过吃动物血补血,因为其患者体内的血清中含有大量的铁,因此不适合吃铁补充剂血液食物。
补血小提示:
小提示1:吃血补血,鸭血最好。如果仅从补铁的角度来看,鸭血的含铁量是猪血的近4倍;鸡血的含铁量是猪血的近3倍。
小提示2:搭配维生素C能更好地促进铁的吸收。
小提示3:买血要当心假血。现在市面有不少人工血、血豆腐等以假充真,这样的食材可不会有补血的作用呢。
4吃猪肚养胃——猪肚是一味好药引农村老话“一个猪肚三副药”,我们说的“猪肚”就是猪的胃,猪肚作为药引有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
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猪肚有着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常用于虚劳羸瘦、劳瘵咳嗽,脾虚食少,消渴便数,泄泻,水肿脚气,妇人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中华本草》有记录猪肚的药理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得出,从猪胃窦部可制取的胃泌素对胃肠道粘膜和胰腺均有营养作用;从猪胃粘膜提取的胃蛋白酶有促进消化作用;从猪胃粘膜制取的胃膜素中的粘蛋白能抵抗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腐蚀,并能吸附胃酸,遇胃酸能形成极为粘稠的胶状物质,覆盖胃粘膜表面起保护作用,可予防溃疡病发作,从而发挥抗溃疡作用。
烹饪时可以往猪肚里塞纳各种食材、药材,搭配出各种功效的药膳来满足各种需求,灵活配置、任君选择!
《食医心镜》中记载用人参、橘皮、猪脾拌饭酿猪肚中,空腹服食,可以治脾胃气虚,不多下食。
根据《随息居饮食谱》,将红莲子连着莲子心和莲衣纳进猪肚,煮成糜状,就着淡盐汤食用来治疗虚弱遗精。
《御药院方》的猪肚丸是用白术、牡蛎、苦参研成药末、将猪肚煮熟熬成膏,用药末和猪肚和成药丸服用,治肌瘦气弱。
另外茴香、胡椒有很好的理气散寒止痛的作用,配合用猪肚这个“药引子”煲汤,就能起到暖胃的作用。
推荐养胃药膳——猪肚粥
(膳食来源:《保健药膳》)
食材:猪肚1个,白术60克,槟榔1枚,生姜45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猪肚洗净去涎脂,再将白术、槟榔、生姜捣为粗末,装入猪肚中缝口,加水煮肚熟后,取汁入粳米及调料(如茴香、椒粉、盐、葱等)煮粥。
功效:健脾和胃,调中导滞。凡因脾胃失和而引起的腹胀、两胁作痛(肝脾肿大)、呕恶、食少、四肢倦怠等症,可辅食此粥。
小小提示:养胃的正确方式还是应该首先养成规律的用餐习惯哟。
5吃肺补肺——值得吃《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猪肺...甘平,补肺,止虚嗽。治肺痿、咳血、上消诸症。
中医认为,猪肺味甘、性平、入肺经,具有补肺止咳嗽、补虚止血的作用,适用于肺虚咳嗽、久咳、咳血。
《中华本草》有记录猪肺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显示,从猪肺灌洗液中可制取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有显着疗效。
另外,猪肺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烟酸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对人体有非常多好处。
推荐补肺药膳——猪肺粥
食材:猪肺克、大米克、薏苡仁50克、料酒葱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猪肺制净,加水适量,放入料酒,煮七成熟,捞出,切成肺丁;
同淘净的大米、薏苡仁一起入锅内;
放入葱、姜、食盐、味精、料酒,先置武火上烧沸,然后文火煨炖,米熟烂即可。
功效:补脾肺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用量:可当饭吃。经常食用效果显着。
另外,猪皮富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美容养颜等这里就不赘述啦。“以形养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论证之处,例如骨头汤并不能让人体很有效地吸收钙质,但仅仅从美食角度来看的话,也不失为人间美味呢!
医生
点击图片即可预约医生
蔡锦莲
主任医师
内科/中医科/脾胃病科
简介
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深圳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副主编《中医药理论与脾胃病学术研究》等4部著作,发表论文《萎胃散治疗萎缩性胃炎》等11篇论文。
擅长
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肠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溃疡,内分泌失调,失眠等,慢性结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脂肪肝等胆道疾病,尤其擅长调理脾胃疾病,呼吸疾病,肝胆疾病,顽固失眠均有很深的造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周六日下午,固生堂竹子林二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