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捐献器官救5名重症病人》的报道,感动无数读者。这个5岁小男孩,用他幼小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他的离去,揉碎了无数人的心!且让我们为他点一盏心灯,照亮他去往天堂的路——
致伟伟
□陈通(赤坎)
五岁
孩子,你只活了五岁
假如把你形容成一朵花
那么,你只是一个花苞
或者只算一个花骨朵儿
上苍的雨露尚未滋润到你的花蕊
生命的美丽还来不及绽放
就匆匆凋谢
假如把你比做一首乐曲
你就只是一段短短的过门
刚刚开音未及高亢响遏流云
就马上戛然而止
生命的琴弦突然绷断
刺疼了上帝之手
假如世间有上帝
假如上帝在弹奏命运之琴的话
你甚至还未能很清楚地看看这个世界
这个无限精彩而又无奈的世界
然而,孩子
我还是要向你致敬
以一个父亲的名义
你虽然还懵懂于人生
但是你有爱
你说对不起妈妈
昏迷之前,还安慰妈妈会好起来
孩子,你不知道
你的爸爸妈妈还有你的祖母
此刻是多么的心如刀割
作为父母
他们情愿代替你
躺到冰凉的病床上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你令我思考无数人思考过的命题
你幼稚的躯体内
有一颗伟大的心脏
你用爱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日夜与病魔战斗
你把有用的器官奉献出来
让五个重症病人得以新生
伟伟,你没死
你的血液在他们躯体内流淌
你的爱念在他们心灵传播
你在他们的身上得到永生
我明白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宽度
与长度无关
生命有限,大爱无疆
中午,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悄悄地抹泪
我怕家人笑我
走过无数的山山水水
我的脚底已布满老茧
阅过无数的世事
我以为风刀霜剑
已使我的心长出铠甲
伟伟,我错了
你的灵魂
仍然像利刃
一下子刺破了我的心房
(年11月24日中午)
生命升华
□二零三(赤坎)
23日晚,饱受脑瘤折磨的5岁男孩伟伟离开了人世。他在深度昏迷之前,对守候在自己身旁的妈妈说了一句话:“妈妈,对不起!等我好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
让人动容的是,伟伟的父母通过捐献孩子器官的方式,让孩子的生命在他人身上继续延续。昨日凌晨,伟伟捐出的肝脏、肾脏分别成功移植到三名患者的身上,其眼角膜使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这个小男孩,还对人世间的认识还处于懵懂时,就匆匆离开了,让人惋惜不已。“生命无常!”这是笔者阅读报道后脱口而出的四个字。再有,伟伟的父母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来,挽救他人的生命,换来更多家庭的幸福。读了,怎么不落泪?!
死亡、生命、升华、永恒、大爱等词语在脑中涌现。诚然,死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终极归宿。但对于遗体的处置,又是死者家属极其慎重考虑的问题。
古语谈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部分人固守“入土为安”的生命观念,坚持完整性的“遗体观”,对于死后捐献器官,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正因如此,长期以来,我国的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只是缓慢前行。
从报道中欣慰看到,伟伟的父母虽然来自农村,但他们的思想是开明的,悲痛的遭遇并没有磨灭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别人的爱意,而是以一种大爱的胸怀捐献出孩子的器官,让五名病患者从中受益。
他们所做的背后,有着一段伤痛的悲剧。但他们的举动,让人读出生命之光换一种方式继续绽放。对于器官捐献者,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读出他们感人至深的布道精神,读出生命的一种超越与升华。
目前,加入器官捐献行列的人数依然不多,但笔者坚信,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定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爱,是成全,是永恒
□阿尤(赤坎)
伟伟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这几天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只是平常日子里的一段,无风无浪柴米油盐过着。对于你们,却是此生最艰难的日子。
只是,因为伟伟的离去,依然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昨天当我打开电脑,弹出新闻网页。隐约读到标题是“湛江5岁男孩脑瘤离世”,敏感地打开,细细读完这篇报道。
重复读了几遍。
读完,在电脑前怔忡良久,心内满是泪水。读到伟伟爸爸您签订人体器官捐献协议书时的情境,眼泪一再泛上来。
怎敢说能对你们的经历“感同身受”?只是太懂得,天下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期盼,只不过是想护佑孩子一生的健康平安。我作为一个年幼孩子的母亲,就是略为代入想像你们所遭遇的的痛苦,竟是浑身颤抖。
昨晚一夜难以入眠,想着的是伟伟还好吗?你们还好吗?
今日冒昧地给你们写这一封信,诚惶诚恐。怕言多有失,怕触碰你们的心事。又担心这样自以为是地自言自说对你们有不敬之处。对于我们普通读者,这个事件,可能只是一桩新闻,读过,感慨过,生活继续。读新闻的我与你们互不相识,有的,是擦肩而过的震憾。为伟伟的人生而惋惜,为你们的爱而感动,却没办法给你们任何真实的安慰,在真正的悲痛面前,安慰显得太苍白。可是我愿意相信,有一种温暖,虽远不如一个拥抱带来的体温那么亲切,我还是希望能和你们说些心里话。
宇宙中每一个人都是极其尊贵的,“此生难得”,能来世上一趟,因了许多的因缘。当我们认真地触碰自己的身体,用手指轻轻地从头顶开始慢慢地感受,领悟自己身体的存在。这副身体,随着我们行走,帮助我们行事,完成在现世的命运。我们会珍爱不舍自己的身体,面对死亡,最不舍的依然是这副身体。
在藏区,天葬是一种传统的丧葬方式,他们会背上亲人的遗体到达“天葬台”,用亲人的遗体喂食秃鹫,他们认为这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在藏民眼中,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
可是我是胆怯的,多年前去拉萨旅游时,不敢去现场看,会心有不忍。我想,当你们作出要让孩子捐献器官的决定时,定会引发各种反对,包括认为你们“残忍”的指控。
你们的坚持给了孩子一个重生的机会,让他的生命真正地延续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你们给伟伟的是成全。您说“伟伟知道我们这样做,也会开心的。”,是的,他会懂的。他拥有懂得大爱的父母,是他的幸运。
伟伟的身体,在您身体里孕育出生,您用乳汁喂养他长大,您喜欢闻他身上的味道,依恋他软软的小身体依偎着您的体温,他病疼时还不忘用小手掌抚摸你的脸——伟伟妈妈,您实在对自己太过“残忍”。
因为您对自己的“残忍”,成全了伟伟。
我想,这个决定也可能会引发一些误解,甚至污蔑你们是为了“好处”。
救治已经花费了30多万元,虽然据称捐献孩子的器官,便可免去后期部分的住院费用,但伟伟爸爸您却说“我只想能够无偿帮助所需的人,而不是为了这点利益出卖孩子的身体,这个好意我心领了。”
伟伟来过这个世界,他走了,但他还在。身体还在,生命在延续。他只有五岁,可他会活到很久很久。
他的眼睛还亮着,因为你们的成全。
伟伟临行前,你们对伟伟说“妈妈永远爱你”,爱,是成全,是永恒。
感恩有你们。
来源:湛江晚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