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中医小知识煎中药的正确姿势,你对了么

大夫唉!我的中药怎么煎啊!

放多少水!?

拿什么锅煎!?

熬多久啊!?

......

今天小中医就来和大家讲讲如何正确煎煮中药。

煎药用具

宜: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

忌:用铜、铁、铝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煎药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米泔水等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但总体以水质洁净新鲜(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好。

忌: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丢失,细小种子类的药材会被冲走流失。

煎药火候

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

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药方法

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2-3CM为度,需注意应一次加够水量,不能中间数次加水。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每次煎得药量-ml左右。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2次服用。

煎药时间:

1.一般药物,头煎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煮沸后再煎10-15分钟,二煎煮沸后5-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应延长煎煮时间。头煎煮沸后,再煎40-50分钟;二煎三煎,乃治四煎沸后,再煎30-40分钟即可。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计算。

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等不同煎煮法。

01

先煎

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下其它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生石膏、寒水石、龙骨、牡蛎、瓦楞子、珍珠母、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药。

02

后下

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它药物煎沸10~15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03

包煎

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药材表面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它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滑石、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

04

另煎

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它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

05

烊化

又称溶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粘锅或黏附其它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它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及蜂蜜、饴糖等。

06

泡服

又称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它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西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07

冲服

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它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末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和用于制酸止痛的海螵蛸、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需冲服。

服药方法

01

服药时间

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

02

服药的温度

根据病情需要,可分为温服、冷服、热服。

温服:汤剂大多需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冷服:即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证。

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证。比如外感风寒时一定要热服,服后盖好衣被,吃热粥,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温馨小提示:

上面就是我们在煎煮中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大家都可以认真的了解。正确的煎煮中药,才可以使药效完全发挥,也保证药物的安全,让我们的疾病可以尽快的康复!

中医科

中医科单文主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大学讲师。擅长中医脉诊+九宫复诊+中药方剂治疗,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三高等代谢类疾病、焦虑、抑郁、失眠、强迫等精神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曾随国医大师及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学习:医院王翘楚教授(中医内科)、医院刘嘉湘教授(肿瘤科)、医院李友林教授(呼吸科)。

-









































白癜风皮肤
白癜风皮肤防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py/406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