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马强糖尿病的诊治

一、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糖尿病时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

1.碳水化合物代谢

由于葡萄糖在细胞内磷酸化减少,进而导致糖酵解、磷酸戊糖旁路及三羧酸循环减弱,糖原合成减少、分解增多。以上代谢紊乱使肝、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降低,空腹及餐后肝糖输出增加;又因葡萄糖异生底物的供给增多及磷酸烯醇型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强,肝糖异生增加,因而出现空腹及餐后高血糖。胰岛素缺乏使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葡萄糖有氧氧化减弱,能量供给不足。

  

2.脂肪代谢

由于胰岛素不足,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及从血浆清除甘油三酯的能力下降,脂肪合成代谢减弱,脂蛋白脂酶活性低下,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增高。在胰岛素极度缺乏时,激素敏感性脂酶活性增强,储存脂肪的动员和分解加速,血游离脂肪酸浓度进一步增高。肝细胞摄取脂肪酸后,因再酯化通路受到抑制,脂肪酸与辅酶A结合生成脂肪酰辅酶A,经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因草酰乙酸生成不足,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受阻而大量缩合成乙酰乙酸,进而转化为丙酮和β羟丁酸,三者统称酮体。当酮体生成超过组织利用和排泄能力时,大量酮体堆积形成酮症,进一步可发展至酮症酸中毒。

血脂异常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后果。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可使胰岛素介导的抗脂解效应和葡萄糖摄取降低以及FFA和甘油释放增加。肝VLDL、TG形成过多可影响VLDL和HDL及VLDL和LDL间的转变,而LDL增高和HDL降低。所有这些改变都与心血管病危险性增高有关联。

3.蛋白质代谢

肝、肌肉等组织摄取氨基酸减少,蛋白质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负氮平衡。血浆中成糖氨基酸(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和谷氨酸)浓度降低,反映糖异生旺盛,成为肝糖输出增加的主要来源;血浆中成酮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浓度增高,提示肌肉组织摄取这些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能力降低,导致病人乏力、消瘦、组织修复和抵抗力降低,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和延迟。同时还有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且不为高血糖所抑制。胰高糖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糖异生、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作用,对上述代谢紊乱起促进作用。经胰岛素治疗血糖良好控制后,血浆胰高糖素水平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有相同的代谢紊乱,但程度一般较轻。有些病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正常,空腹时肝糖输出不增加,故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但在进餐后出现高血糖。另一些病人进餐后胰岛素分泌持续增加,分泌高峰延迟,餐后3~5h血浆胰岛素水平呈现不适当的升高,引起反应性低血糖,并可成为这些病人的首发症状。

  

在急性应激或其他诱因影响下,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或混合型(高血浆渗透压和酮症)急性代谢紊乱,乳酸性酸中毒少见。

二、糖尿病(消渴)的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

1.中医诊断凡具有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形体渐见消瘦等征候者即可确诊。

2.辨证分型按不同的临床见症可分3型。

(1)阴虚热盛型:症以口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急躁易怒,怕热心烦,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者。

(2)气阴两虚型:证以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心悸失眠,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舌体胖大,苔薄或花剥,脉弦细或细数无力者。

(3)阴阳两虚型:证以形寒怕冷,面色苍白无华,耳鸣腰酸,时有潮热盗汗,四肢欠温,大便溏薄,小便清长,阳萎早泄,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细数无力者。

3.兼证上述3型:尤以后两型常伴有以下兼证(即糖尿病血管合并症):证见心胸疼痛,甚则彻背,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唇舌紫暗者(合并冠心病);或伴眼花视物昏糊不清者(见于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或见下肢疼痛,麻木不仁,甚则青紫溃破者(见于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或见面目下肢浮肿,小便混浊者(见于合并肾病,蛋白尿);或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甚则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见于脑血管合并症)等兼证;舌多紫暗或边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脉沉细或细涩不利等血瘀证。

三、我的自拟专方

天花粉30克,生地20克,麦冬15克,葛根20克,瓜蒌30克,山药30克,五味子10克,甘草6克,玉竹30克,糯米引,水煎服。

天花粉的功效与作用

生津止渴

天花粉的药用价值

天花粉微苦微寒,味甘,既能清肺胃二经,又能生津止渴,可与芦根、竹叶等同用常用于治疗热病烦渴;配伍沙参、麦门冬、玉竹等使用可以清热生津止渴。

2.润肺

天花粉入肺经,既能清肺热,又能润肺燥。若治疗燥热伤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症状。常与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等同用;若燥热伤肺,气阴两伤之咳喘咯血,可与人参配伍。

3.清胃热

天花粉善于清泄肺胃实热,可以治疗积热内蕴,化燥伤津之消渴症。常与麦门冬、芦根、白芷跟等同用;若内热消渴,气阴两伤,常与人参同用。

4.消肿排脓

天花粉能够清热泻火解毒,又能消肿排脓疗疮,治疗疮疡初起之红肿热痛,未成脓者可使之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常与金银花、白芷、穿山甲等同用。

5.增强免疫力

天花粉蛋白具有免疫原性,能促进免疫球蛋白产生,有较强的抗原性,能引起过敏反应。能使孕妇的血清抗天花粉蛋白IgE和IgG抗体逐渐升高

6.抗癌

天花粉蛋白对绒毛膜上皮癌有独特的疗效,能选择性地损伤绒毛膜上皮癌细胞和黑色素瘤细胞。临床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有效。

7.抗病毒

天花粉蛋白对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复制和蔓延的作用,并降低感染细胞和无感染细胞的比率。近几年已经用于治疗艾滋病。

8.降血糖

天花粉中含有的天花粉凝集素是一种半乳糖特异性的植物凝集素,在体外实验中有证明,天花粉凝集素具有抗脂肪分解和促进脂肪合成等胰岛素样作用,对半乳糖有特异结合力,帮助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9.终止妊娠

天花粉有中止妊娠的作用,天花粉能选择性地使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坏死,凝血,循环障碍;还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类固醇激素迅速下降,母体血浆和尿中HCG、雌二醇、雌二醇受体、雌三醇、雌三醇受体、孕酮、催乳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强。

天花粉的营养价值

天花粉中含有大量的天花粉蛋白、天花粉凝集素、α羟甲基丝氨酸等13种氨基酸、肽类等5种糖类物质。另外还含有7-豆甾烯-3β-醇、泻根醇酸、葫芦苦素、二氢葫芦苦素等成分。

天花粉的食用方法,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生地的功效与作用

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的作用.

生地的药用价值

生地也叫生地黄,来源于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秋季采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并内部变黑,捏成团状,为生地黄。

生地味甘而苦,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的作用,用于热病、舌绛烦渴舌、阴虚内热、骨蒸消渴、吐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症。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地黄明目丸、知柏地黄丸、消渴丸、三九胃泰、乌鸡白凤丸、汇仁肾宝、消糖丸等。

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1.具有清热凉血功效。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热入营血、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处方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凡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耗伤,口干舌燥,夜热早凉者,可与青蒿、鳖甲、知母等配伍(青蒿鳖甲汤);凡温病血热发斑者,可与牡丹皮、白芍、犀角(水牛角代)配伍;凡心阴不足,心火偏亢,惊悸怔忡,心烦不眠者,可与黄莲、朱砂等相配。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本品勿令犯铜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

麦冬的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经,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主要含沿阶草苷、甾体皂苷、生物碱、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此外,麦冬还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友处方中的常用品。麦冬可代茶饮。取适量麦冬,开水浸泡,每天多服几次,能有效缓解口干渴的症状。部分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因此饮用麦冬水时,可搭配一点党参,更能起到补气的作用。

麦冬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否则可能生痰生湿,适得其反。另外,麦冬并非人人适合,脾胃虚寒、感冒的人,最好不要随便食用麦冬,否则会加重病情。

葛根的药用价值

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①《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②《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③《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④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⑤《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⑥《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⑦《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⑧《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⑨《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⑩《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⑾张元素:"发散表邪,发散小儿疮疹难出。"

⑿《纲目》:"散郁火。"

瓜蒌的药用价值

瓜蒌的功效与作用:清热化痰、利气通便,其作用似为消炎、祛痰、通便。又药理实验证实:

1.抗菌。体外试验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2.抗癌。动物实验对肉瘤和腹水癌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率不高。

炮制:压扁切块,生用。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肺、胃、朋肠经。

功能:通胸痹,消痈肿,润肺化痰。

主治:痰热咳嗽,胸痹堵闷,消渴,大便燥结,痈肿疮毒。

山药的功效

1.滋补健身,延缓衰老

国内外研究证实:山药能促进大脑分泌脱氢表雄酮。服用脱氢表雄酮,可使睡眠改善,心情愉快,充满活力,显得年轻,使人胃口好等,获得健身强体,延缓衰老的效果。

山药具有滋补细胞、强化内分泌、补益强壮、增强机体造血功能等作用,可诱生干扰素,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等,对延缓衰老进程有着重要作用。

山药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养血、补脑、益肾、抗衰老等功能。

2.收涩固肠止泻

山药味甘,补而不腻,香而不燥,治疗脾虚腹泻效果好。山药是缓和滋补强壮药,健脾益胃宽肠,对胃肠功能减退的久泻有较好的疗效。

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能收涩。能治疗大便溏泻,是因为其有利小便的功能,小便利,使水分从膀胱排出,减少了肠道内的水分,所以减少了溏泻的症状。

山药健脾益胃宽肠而能止泻,因为山药可平补脾气,加强了补气运脾之功,故能止大便。

3.防治动脉硬化的冠心病

山药是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理想食品之一,其原因如下:

①.山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这是种多糖蛋白的混合物,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过渡肥胖。

②.山药含有的淀粉酶,能分解成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蛋白质和糖类,能减肥轻身。山药所含的谷甾醇,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症有一定疗效。

③.山药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它可以降低胆固醇。因为膳食纤维可缩短食物通过小肠的时间,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利于胆固醇转变为胆酸及胆汁酸而排出体外,避免了血胆固醇的含量增高,减少了多余的胆固醇和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机会。

④.山药中所含的粘液质、淀粉酶、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20余种营养素,具有对抗动脉硬化、改善心肌供血的功能。

⑤.山药的重要成分之一——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该成分在循环衰竭的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⑥.山药有调节内分泌、补气通脉作用,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循环血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

4.益智健脑

山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粘液质等多种营养素,特别是所含的淀粉酶有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的作用,直接为大脑提供热能有,对健脑有重要作用。

山药中含有丰富的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大脑的记忆力。山药营养丰富,具有增强神经细胞活性,补心气、安心神、治健忘、养心益智,增强记忆功能。

5.补虚降血糖,治疗糖尿病

山药是补虚上品,对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其原因如下:

①.山药性味平和,不寒不燥,可充五脏,为治虚症要药。而糖尿病主要是阴虚燥热所致,阴虚燥热消渴,可食山药,有益阴效果,所以山药可治疗糖尿病。

.山药中所含的糖蛋白,在体内水解为蛋白质和糖类,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山药所含的淀粉酶具有帮助食物消化、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且胃肠虚弱者也可食用。

③.山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补而不滞,养而不腻,补脾气而益胃阴,为平补脾胃要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对轻型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6.益气补气,止咳定喘

山药具有补肺益气、养阴止咳、调肺化痰的功效,可治疗肺虚气阴不足、气短久咳、虚喘等。山药具有营养滋补、诱生干扰素、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可以治疗慢性气管炎。

7.减肥美容,护肤养颜

作为高营养食品,山药中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choline)、尿囊素(allantoin)等。其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薯蓣皂,是合成女性荷尔蒙的先驱物质,有滋阴补阳、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改善皮肤的滋润感和色泽。山药对于MM们而言,更是一种天然的纤体美食。它含有足够的纤维,食用后就会产生饱胀感,从而控制进食欲望。其次,山药本身就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会有发胖的后顾之忧。山药对于MM们而言,更是一种天然的纤体美食。它含有足够的纤维,食用后就会产生饱胀感,从而控制进食欲望。其次,山药本身就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食品,可以放心地多加食用而不会有发胖的后顾之忧。

当然,山药的减肥美容护肤养颜不单是对MM们很有用,而且对中老年的男女朋友也都有同样的作用,中老年人经常食用山药可以使自己显得年轻,使皮肤红润光泽,焕发青春容颜。对于鱼鳞皮肤病患者,长期吃山药,可以使皮肤变得白皙光滑润泽。

8.填精固肾,增强性功能

山药平补肺、脾、肾、三焦气阴,填精固肾,涩精止遗,使气血生化有源,是气阴不足、下焦不足之要药,对肾虚梦遗、滑精、早泄、阳痿有较好的疗效。对于中老年人由于肾虚引起的性功能下降有较好的疗效。

9.填精固肾,治疗小便频数

人到老年后,小便频数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夜尿频多,这主要是老年人肾气不固、肾阳衰退的缘故。严重的尿频给老年人造成极大有痛苦,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而经常食用山药,则能填精固肾,对治疗尿频有显著的疗效。尿频和尿潴留有很大的关系,老是觉得尿不净,刚尿了一次接着就又想尿,而山药不但能填精固肾,而且还有利尿作用,可以有效克服尿潴留症状,从而达到治疗尿频的效果。

10.富含有机锗,治疗癌症

山药富含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特别是富含有机锗,在锗元素具有抗癌作用。山药有温补而不骤、微香不燥的特点,所以很适合癌症患者食疗。

11.增强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山药能健脾益胃,使脾胃健运,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强体质,对食欲不振、小儿厌食、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疗效。

12.软坚散结,治疗赤肿硬结、结核坚硬不溃等症

山药捣泥外敷有软坚散结作用,治疗赤肿硬结、结核坚硬不溃等症。而且对于乳腺炎、乳房肿痛、疖肿、冻疮等炎性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13.增强骨质,治疗软骨病

山药中的粘液多糖物质与无机盐结合后,可以形成骨质,使软骨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对软骨病有一定的疗效。

14.防止结缔组织萎缩为,预防胶原病发生

山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的结缔组织萎缩,可以预防胶原病发生,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及关节腔的润滑。

15.补中益气,可使人耳目聪明

山药烊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常吃山药可以使人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益寿。

五味子的药用价值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包括:

1.敛肺补肾: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2.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人参、麦冬;3、涩精止泻:主要适用于男性遗精、女性白带增多;4、生津止渴:主要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患者表现为口干、出汗、津液亏少;5、收摄心神: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失眠。

甘草的功效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的药用价值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此外,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玉竹的药用价值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胃经。

功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主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熬膏涂。阴虚有热宜生用,热不甚者宜制用。

糯米的药用价值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1.滋补佳品

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

2.缓解脾胃虚寒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

3.缓解尿频症状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年2月6日,杜某,男,偏瘦,46岁,cm身高。自诉:这几天不知道为啥老老心烦,而且喝的特别多,喜欢喝冷水,觉得冷水解渴,小便色黄,便秘。我诊查:舌红苔黄,脉细滑数。诊断为糖尿病(消渴)。

于是自拟处方:天花粉30克,生地20克,麦冬15克,葛根20克,瓜蒌30克,山药30克,五味子10克,甘草6克,玉竹30克,糯米引,水煎服。7剂。

2月16号来我处,说有所好转。为了加强和控固疗效于是制作为丸。

天花粉克,生地克,麦冬克,葛根克,瓜蒌克,山药克,五味子克,甘草60克,玉竹克,猪胰7具(焙干,研末)。共为细末,蜜炼为丸,每丸10克,一日两次。用糯米粥冲服。先后两剂。于年底愈。至今未复发。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稿件投荐稿邮箱:

qq.







































金扬沙银屑胶囊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py/314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