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心里咯噔一下!有时心慌到烦躁、出汗甚至眼前发黑!年轻的朋友们,你有过这样的症状吗?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心慌,在中医范畴称之为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使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忡。
现代年轻人心悸多发的原因
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目前年轻人群中出现心慌者众多。从大环境上说,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进入高峰期,应届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年轻人自身来说,年轻人尤其是90后、00后们对工作环境、氛围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看重收入、发展前景,而且更在意工作是否好玩、能不能表现自我,因而跳槽频繁,职业忠诚度不高。在这种频繁的转换环境中既要求迅速适应新工作,又要求尽快处理好新的人际关系。这些无形中又增加了年轻人的压力引起心慌。
从自身来讲,现代的年轻人反而越来越不在乎身体健康,拿身体当本钱来换取工作的成功,熬夜加班,睡眠质量差,喝酒应酬越来越普遍。长期的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使得心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预防与调护
调畅情志,饮食有度、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对于有原发病者,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到5次。这种锻炼,可以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2.不宜过度劳累,生活作息尽量规律。
3.心悸患者应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坚定信心,有助于康复。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4.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咖啡。
症状轻微者可选择以下常简单食疗:
红枣煎水服,或用红枣煮粥食。红枣中含有丰富铁和磷,是一种天然的补血剂。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对各种贫血、体弱、产后虚弱、手术之后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为适宜。
酸枣仁,芡实,龙眼肉,共同煎服。酸枣仁可以宁心安神配合龙眼肉和芡实,对心血不足型号心悸颇有裨益。
柏子仁,稍捣烂,同粳米汤煮粥宜作早晚餐服食。柏子仁可养心安神,适宜心血不足之心悸。
选用新鲜百合或干百合,煎水后加入适量冰糖食用。此法适宜心气不足型或阴虚火旺型心悸,包括体质虚弱,妇女更年期,以及神经管能症所致的心悸之人服食。
可选莲子肉,桂圆肉,同粳米煮成稀粥,然后加入冰糖适量,临睡前服用。此法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食用。
每日用干莲子心,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宜阴虚火旺型和痰炎上扰型心悸者服食。
单用黄精,或同枸杞子煎水代茶饮。适宜心血不足,病后产后体虚心悸者服食。
心悸之人除宜选择食用上述食品外,凡心血不足型心悸者:还宜多吃些桑椹、松子仁、枸杞子、葡萄等物品;心气虚弱型心悸者又宜食用银耳、党参、黄芪、太子参、灵芝等;心火偏旺而心悸者:又宜常饮竹叶茶、白茅根茶等。
★注意:年轻人心慌可能出现在各种原因下的心律失常。如频发的发生心慌切勿忽视,如起病急,病情重,请及时就医或专科门诊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选择对自身生活作息调节或中医科就诊治疗。
随手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