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绝不仅是戴口罩这么简单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年12月12日,武汉,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随后,境内多地出现确诊病例,截至1月21日7时30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例。此时适逢春运,大家开始返乡回家,人员也开始呈扩散状流动,这些增加的确诊病例,确实牵动着每个人敏感的神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确定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大家外出时尽量佩戴医用口罩,预防飞沫传播。从SARS、H5N1、H7N9,到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病毒也在不断的变异和发展。人类疫苗的研制速度永远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近几日,全国多地的口罩价格成倍上涨甚至脱销,抵御新型冠状病毒,戴上口罩就是预防的关键吗?“非典”、甲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传染性疾病,均属于中医“疫病”、“瘟疫”范畴,引起感染性疾病的各种病毒,中医称之为“戾气”。对于传染性疾病,无论病毒如何变异,中医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人体的正气强,人就不容易得病,人体的正气弱,人就容易得病。提高人体的正气(即免疫力),是抵抗外邪,预防病毒感染的关键所在。

所以,面对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绝不仅是戴口罩这么简单。根据中医外邪致病的理论,我们提倡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思维,从以下4点来进行真正有效的防御。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引起此次疫情的冠状病毒比普通的细菌病毒更强大,所以对于这种外邪我们还是应该给予足够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与去过疫区的的人进行接触,避免去封闭且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口密集的场所;●平时外出注意防护,应戴好医用外科口罩;●室内应常通风,注意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鼻,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烧不退者,医院就诊。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从此次病毒感染发病规律来看,更偏向于在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肥胖者这些人群发病。因此,注意饮食,增强体质,作息规律就更加重要了。此时我们应该:●饮食清淡,规律饮食,不暴食暴饮。饮食过于辛辣刺激,会耗散人体津液和正气,也会使体内更易生热。饮食过甜、油腻、口味重则容易生痰湿、湿热。清淡规律的饮食可令人体气血平和,利于提高身体体质;●规律作息,不熬夜。《黄帝内经》里说:“阳气者,烦劳则张。”过度熬夜不仅会增加中风、心梗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也会消耗人的正气、津液,而导致我们身体的阳气不能闭藏,从而更易患上发热性疾病。

辨证食疗,平衡阴阳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来看,我们提倡具有中医思维的食疗干预。基于本次疫情易发人群特点,我们建议:●面色萎黄或苍白少血色者,多是气虚或气血虚的体质,常伴有消瘦、少气乏力、易疲倦、声低懒言、食少便溏、心悸怔忡、易出虚汗等虚弱症状。气虚体质应少吃辛辣刺激类食物和苦味食物。可用大枣3枚(掰开,去核)、龙眼肉6克、生黄芪9克煮水代茶饮。●体瘦易上火,两颧发红,夜间心烦,手脚心烫,甚至夜间盗汗者,多为阴虚体质。阴虚体质应忌食辛辣刺激、苦味、过咸的食物。可用百合9克、玉竹6克、石斛3克、生山药12克煮水代茶饮。●体胖而面色红者,多是痰火体质。常伴有口臭、便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多脾气急躁易怒,喜冷怕热,舌红苔黄腻。可用杭白菊6克、桑叶6克、夏枯草6克,栀子3克煮水代茶饮。平日可常吃些生白萝卜、荸荠、竹笋以清热化痰,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体胖而面色白者,多是气虚痰湿体质。常伴有体倦乏力,易疲劳,嗜睡,心悸气喘,头晕昏沉,易出汗,汗出黏腻,便溏。此类体质应忌食肥腻的肉类、蛋奶类食物。可用生黄芪9克、新会陈皮6克、茯苓9克、生姜3大片、荷叶3克煮水代茶饮。●平素易口苦、口中黏腻、不喜饮水、心烦、皮肤油腻,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量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者多属于湿热体质。湿热体质尤其应忌甜食、肥肉、少吃蛋奶类食物,应多食蔬菜。可用生苡仁、赤小豆、绿豆各15克煮水代茶饮。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适量的运动确实可以明显提高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但仍然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时间灵活调整。过量运动反而消耗人体正气,适当的运动则能升阳气,促进气血运行。运动应以运动者出小汗而无疲劳感为宜,且冬季不建议剧烈运动,运动时间以中午前后为宜。慢跑、快走、八段锦、太极、五禽戏均可根据个人情况选用。总之,面对肆虐的传染病,应记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放下恐慌,做好该做的防护措施,注意防寒保暖、清淡饮食,不要过度劳累,适当增强正气,愿你我共度一个健康吉祥年。----------●大寒养生

寒气逆极时,做好这几点,健康过大年!●小年

浓浓年味起人间小团圆●不负韶华守正创新——定格新春年会美好瞬间●暖心腊八,让爱在特殊的小世界里流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cf/544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