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辨证论治 ①气血亏虚 四肢麻木疼痛,抬举无力,可见肌肉瘦削,面色萎黄无华,唇甲淡白,多汗或少汗,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心慌气短头晕,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调补气血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5g,当归12g,秦艽10g,桑枝10g,牛膝15g。 ②气滞血瘀 四肢麻木伴有郁胀疼痛,或痛如锥刺,按之则舒,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口唇发紫,舌质可见紫色瘀斑、舌苔薄偏干,脉涩。 行气活血通络 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柴胡10g,枳壳实各10g,白芍15g,甘草6g,地黄15g,川芎15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30g。 ③肝肾亏虚 四肢麻木或酸痛,或有肌肉瘦削,或有颤抖,筋惕肉,步履踉跄,伴腰酸腿软,头目眩晕,爪甲枯脆,齿摇发脱,舌红少苔,脉沉细。 补肝益肾 宣痹和络 虎潜丸加减:龟板10g,黄柏10g,知母10g,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5g,锁阳10g,木瓜30g,虎骨12g,狗脊15g,牛膝15g。 ④湿热阻络 下肢麻木伴有灼热疼痛感,或局部CA66红肿胀,患肢扪之发热,甚则两足喜踏凉地,舌质黯、苔黄白而腻,脉弦数或濡数。 清热利湿活血 加味二妙散加减: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5g,当归12g,防己10g,薏仁30g,龟板10g,黄芩10g,茯苓15g,泽泻10g,秦艽10g。 (2)经验方 桂枝加术附汤加减:桂皮6g,芍药10g,干姜6g,白术6g,甘草5g,大枣4枚,水煎服,日一剂。 济生肾气丸: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炮附子、桂枝、牛膝、车前子。(《济生方》) 据日本报道:运用桂枝加术附汤合八味丸、济生肾气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获得较好的疗效。动物试验表明八味丸、济生肾气丸均有抑制大白鼠晶状体醛糖还原酶活性的作用。 经验方:菟丝子15g,枸杞子10g,补骨脂10g,全蝎4g,元胡10g,桃仁10g,牛膝15g,桂枝6g,白芍15g,白术10g,荔枝核30g,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肾虚血瘀型,症见小腿、足背疼痛麻木,双足发凉舌胖暗。(《北京中医》) 止消活络经验方:太子参15g,狗脊、川断、牛膝各12g,木瓜、白芍各30g,山萸肉、皂刺、祁蛇、川芎各10g,细生地、元参各20g,桃仁、全蝎各6g,水煎服,每日一剂。适用于肝肾气阴两虚,筋脉失养证型者。 (3)针刺治疗 主穴:脾俞、肾俞、肺俞、足三里、三阴交。配穴:下肢麻木疼痛加承山、承筋、委中、阳陵泉等穴,上肢麻木疼痛加曲池、手三里。手法: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糖尿病脊髓神经病变中医如何治疗? (1)湿热浸淫 肢体拘急麻木,感觉异常,或有痿弱无力,身热肢困,头重如裹,胸脘痞闷,大便粘浊不爽,小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体大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燥湿 加味二妙散加减: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5g,当归10g,龟板10g,防己10g,萆15g。 (2)瘀血阻滞 四肢软弱无力,或麻木不仁,或拘紧挛急,屈伸不利,肌肤甲错,唇青舌紫或舌见瘀斑,脉迟而涩滞。 活血化瘀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地黄、川芎各15g,当归12g,白芍15g,黄芪15g,牛膝15g。 (3)肝肾亏虚 双侧或单侧下肢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或下肢屈伸不利,或痿废不用,肌肤麻木,腰背痿软,头晕耳鸣,遗精滑泄,阳痿不育,或月经不调,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细数。 滋补肝肾 虎潜丸加减:龟板10g,黄柏10g,知母10g,熟地15g,当归12g,白芍15g,锁阳10g,虎骨10g,牛膝15g,鹿角胶12g。
糖尿病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中医如何治疗? 1心气虚损 心悸不宁,面色白,胸满少气,神疲乏力,口唇淡白,手足不温,善欠或太息,自汗懒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养心益气 安神定志 五味子汤加减:五味子10g,麦冬10g,黄芪15g,人参10g,酸枣仁12g,柏子仁10g,合欢皮15g,炙甘草6g。 2心阴不足型 心悸烦躁,头晕目眩,颧红耳鸣,口干咽痒,失眠多梦,低热盗汗,舌红少苔或光剥,脉细数。 滋阴降火 宁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组成:人参6g,玄参15g,丹参30g,茯苓12g,五味子10g,远志10g,桔梗10g,当归12g,天冬12g,麦冬12g,生地15g,柏子仁10g,酸枣仁12g。 3心血不足 心悸怔忡,面色不华,心悸不寐,手足乏力,精神不振,唇淡爪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弱。 养心补血 安神定志 归脾汤。组成:黄芪15g,茯神10g,白术10g,龙眼肉12g,人参9g,甘草6g,木香10g,当归10g,远志10g,酸枣仁12g。 (4)痰浊阻滞 心悸短气,心胸痞闷胀满,痰多,食少腹胀,或有恶心,舌苔白腻或滑腻,脉弦滑。 理气化痰 宁心安神 导痰汤加减。组成:半夏10g,橘红10g,茯苓12g,南星6g,枳实壳各10g,甘草6g,酸枣仁12g,远志10g,柏子仁10g,菖蒲10g,郁金10g。 (5)心血瘀阻型 心悸气短,胸闷胁痛,重则痛引肩臂,面唇紫暗,四肢逆冷,口干咽燥,舌质青,或见瘀点,或紫绛,苔白或黄,脉涩或结代。 行气活血 化瘀通络 血府逐瘀汤加减。组成:当归12g,生地12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实各10g,赤芍15g,柴胡10g,甘草6g,桔梗6g,川芎12g,牛膝12g,丹参30g。 糖尿病颅神经病变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 体倦乏力,面色白,视物昏蒙,或有复视,眼睑下垂,舌胖暗,苔白,脉沉细。 益气活血 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赤芍15g,川芎15g,当归尾12g,地龙12g,僵蚕10g,菊花10g,谷精草10g。 (2)肝肾亏虚 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或两目干涩,或复视,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舌淡暗,苔白,脉沉细。 滋补肝肾 兼以活血 杞菊地黄丸加减:菊花10g,枸杞10g,山萸肉15g,泽泻10g,山药15g,丹皮10g,熟地12g,丹参30g,当归12g,川芎12g,茯苓10g。 糖尿病脑病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急性病变详见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章,慢性病变可按以下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 情志不舒,终日思虑,或急躁易怒,不欲饮食,胃脘胀闷,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陈皮10g,香附10g,枳壳实各10g,川芎10g,芍药15g,佛手10g,木香10g,炙甘草6g。 (2)湿痰阻窍 精神抑郁,表情呆滞,胸胁胀满,健忘嗜睡,口流痰涎,舌苔白腻,脉沉滑。 豁痰开窍 导痰汤加减:陈皮10g,半夏、茯苓、枳实各10g,胆南星6g,菖蒲10g,远志10g,甘草6g。 (3)气郁血虚 精神恍惚,或有幻觉、呓语,善惊或焦虑,胸闷急躁,虚烦不眠,舌质淡,脉弦细。 理气和血 逍遥散加减:当归10g,白芍15g,柴胡10g,茯苓12g,白术10g,丹皮10g,栀子10g,甘草6g,薄荷3g。 (4)肾气不足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健忘,思想不集中,时有心烦易怒,腰膝软,舌淡红少苔,脉细。 补肾益气。 河车再造丸。组成:龟板10g,杜仲10g,牛膝12g,生地15g,人参10g,天冬10g,麦冬10g,黄柏10g,紫河车15g。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刘红云汉传针雕面部美容鱼尾纹(实操视频)
徒手私密操作视频崔庭耀77种疑难杂病之三针治腰痛实操视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