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喜欢把“寿头”挂在嘴边,不仅吐槽别人,有时候也用来吐槽自己。一般常见的用法如:“寿来”、“寿兮兮”、“寿伐”、“寿头寿脑”、“寿头模子”等等。
事实上,这个词并不仅仅是嘉兴的地方方言,在更广泛的江南区域,乃至粤语中都有这个词汇,比如这句粤语:“人哋撚你都唔知,真寿!”意:别人作弄你都不知道,真笨。从用法来看,可能各地有些细微的差异,比如粤语这句用法是指蠢笨,但是如果在嘉兴话里考察这个词的用法,就有所不同,比较确切的语境,嘉兴话中的“寿”是指人做事说话,不谙情人世故或者逾越常情。这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蠢笨,因为有时候,明知“寿”而做出的行为,可能也会得到正反馈的回报,比如问人借东西。但不管怎么说,“寿”作为形容词,在嘉兴话是一个明确的贬义词。那么这句朗朗上口的贬义形容词,究竟有说什么由来?在传统社会,江南一代的祭祀喜欢在祭案上摆一个猪头,清代杭州文学家吴锡麒《新年杂味》记载:“杭俗,岁终祀神尚猪首,至年外扰足充馔。定买猪头在冬至前,选皱纹如‘寿’头字者,谓之‘寿字猪头’。于是掩透风干,以备敬神之用。”旧时部分黑猪的猪头上皱纹特别多,且凹凸不平、弯里弯曲,看上去像个繁体的“壽”字。久而久之,猪头因为祭祀用途就多了一重“寿头”的含义,而寿头虽然等同于猪头,但是在骂人时表达更为隐晦,用嘉兴话来说就是骂人更“戳卡”。事实上,在骂人时,用上更抽象的形容,越能刺痛别人,比如说骂人被戴绿帽子,如果直接说,虽然让人下不来台,但是杀伤力还不够重,如果形容为“乌(wu)龟(ju)王八胚”!显然比前者更甚一筹,更难以反驳。因为这里的语义出现了转进,使人更难以招架。
擅长骂人,因骂梁实秋而创造“泛走狗”一词的鲁迅先生,曾在《准风月谈·抄靶子》一文中指出:“‘寿头码子’虽然已经是‘猪’的隐语,然而究竟还是隐语,含有宁‘雅’而不‘达’的高谊。”想来也是他老人家的心得之语。
小编:嘉兴小小新欢迎文章和素材投稿,接受免费商务信息发布。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