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怔忡心悸
词语怔忡
怔忡拼音
怔忡处方
怔忡中药
怔忡表现

ldquo老师,白菜一词到底有几

前天在我们《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笔试集训班中,有一位学员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她说:“白菜”一词,有几个语素?按照我们常说的替代法来看,好像是一个语素,但是答案却给了两个语素。实在是弄不明白。今天老师专门给大家讲一讲。

01一、回顾替换法在黄廖版《现代汉语》中讲到,判断一个词是几个语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替换法”。使用替换法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一个词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被替换;二是被替换之后的词与原词意义有联系。举个例子:“水果”:“水”被替换后,可以组成的词有:干果、瓜果、坚果。这些新词中的“果”意义与“水果”中的“果”意义基本一致,有直接的联系;“果”被替换后,可以组成的词有:水分、水花、水滴等等。这里的“水”与“水果”中的“水”意义也基本一致,或者说有联系。这种情况下,“水果”就是一个词,两个语素。但是以下这两种情况,只能算一个语素,比如:蝴蝶:“蝴”替换后有“彩蝶”“粉蝶”,但是“蝶”被替换后,“蝴~”?“蝶”找不到可以替换的语素。这时“蝴蝶”合在一起表示一个语素。马虎:“虎”被替换后:可以组成“马术”、“马车”等词。“马”被替换后:可以组成“老虎”等词。但是“马术”“老虎”中的“马”和“虎”语素与“马虎”中的“马”和“虎”的意思相差甚远。这时我们也说“马虎”合在一起表示一个语素。02二、替代法不是万能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词根据“替代法”来检验也不灵,比如我“白菜“黄瓜”:

如果按照替换法,“白菜”可以替换为:

白菜:白色、白云

白菜:青菜、紫菜、花菜。

其中“白色”、“白云”中的“白”与“白菜”中的“白”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根据替代法判断,所以“白菜”是一个语素。

但是如果把“白”换成其他其他“词”后,就变成了其他的菜了。这说明“白”在“白菜”一词中,也承担了一定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意义。这不就是符合“语素”的定义吗: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现在问题来了,“白”在“白菜”中到底是什么意义呢?根据对比“青菜”“紫菜”“花菜”等词来看,“白”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是“区别”“限定”的作用,没有“白”就不知道指的是什么“菜”,所以“白”在这里具有区别义。同理,“黄瓜”也是如此。

03三、语素剩余法上面我们讲了“白菜”“黄瓜”中的“白”“黄”具有区别意义,且“白”“黄”还能与其他语素进行组合。但是在汉语中还有一类词,其中一个成分可以与其他语素组合,但是它的另外一个成分找不到其他的组合,比如:啤酒:白酒、黄酒、美酒,即“啤”可以被替换,但是“酒”无法被替换,即“啤”无法和其他成分组合。“苹果”中的“苹”也是如此,也无法和其他成分组合。我们把像“苹”“啤”这样的语素称之为“剩余语素”,也即“苹果”“啤酒”是两个语素。但是有同学可能会说:替代法指出,只有一个能被替代的,是两个成分合起来表示一个语素,这是不是与这个“剩余语素”概念矛盾呢?其实不然,比如我们说“蝴蝶”是一个语素,因为后面的“蝶”不能被替换,但是“蝴蝶”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蝴蝶=蝶”,但是“苹果≠果”,“啤酒≠酒”,也即“苹”“啤”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尽管这个意义只是区别意义。所以总结来说,判断一个成分是不是剩余语素,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这个成分只有一种组合方式,比如“啤”只能与“酒”组合;2.这个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特征。综上,“啤酒”、“苹果”也是两个语素,其中“啤”“苹”是剩余语素。延伸阅读:剩余语素概念最初是来源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书中将这种成分称为“uniqueelements”,我们把它叫“独一无二的成分”“一用语素”“剩余语素”等。参考文献: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杨绪明,赵莹:《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曹志国《语素辨析中特殊问题的处理》;陈保亚:《对剩余语素提取方法的限制》。二、证书笔试备考攻略

每一届证书笔试来临时,我们都会为大家准备高质量的证书笔试集训课程,从年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年,六年来,我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1、课程质量和通过率高:每一节课,老师都严格根据考点组织教学,针对性非常强;所以从年以来,我们笔试集训课程的通过率稳定在95%左右。

2、课程互动性强:从年的第一次集训开始,我们都采用视频课+直播课+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bx/99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